•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8

南宫爱默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如何理解会计恒等式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uyanni1987

已采纳

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记帐、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会计恒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会计恒等式(2):收入-费用=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费用+成本——这不是会计恒等式,不用费神理解错误的东西。收入和费用,本身归属于所有者权益,不能与所有者权益并列。注意不要偷换概念成本,在会计核算里面有两种含义,一个指的是生产成本,归属于资产;一个指的是营业成本,在会计恒等式里面归属于费用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弄清楚了,会计恒等式自然就清楚了

如何理解会计恒等式

302 评论(8)

豆豆侠3

会计恒等式 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相等.从任何时点来看,两者之间都保持着数量上得平衡关系. 可用等式表示为:资产 = 权益 = 债权人权益 + 所用者权益 = 负债 + 所用者权益 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得一时刻,企业的会计等式就可儿转化为 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130 评论(14)

bamanai119

会计等式有两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在经营一段时间之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费用)

193 评论(8)

辣椒0908

百练老师为您解答:会计恒等式改革了会计原恒公式,即“资金占用总额=资金来源总额”,取而代之以能够体现企业作为法人的权利和义务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揭示了各会计对象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复式会计恒等式记帐、试算平衡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不同会计期间,它的会计恒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

10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