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8

sleepworm88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机关单位编外会计招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冬日红葉

已采纳

编制外人员就是合同工,俗称临时工。事业单位主要指医院和学校。所有公务员都有编制,大部分医生和老师有编制;80年代以前的工人也有编制,现在的国企领导都是政府指派,也有编制。有编制和无编制有很大区别:有编制的福利远远优于无编制的,有编制的不用担心失业;过去有编制的工人下岗了有工龄买断补偿,现在的工人因工厂倒闭后离职不叫下岗叫失业,只有少的可怜的失业保险赔偿;

机关单位编外会计招聘

261 评论(14)

cdzsmz5288

编制外招聘是指招聘单位不给予被招聘人员编制。

“编外人员”在政治、经济上的待遇都不及正式员工,属于单位里的“二等公民”。一些“编外人员”即使比“正式员工”干得更好,也享受不到正式员工的相同待遇,这种体制背离了“同工同酬”、“多劳多得”等用工法则。

在管理上,“编外人员”则是“防范对象,所以他们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客观上的身份歧视,与公平公正的现代理念相去甚远。

扩展资料:

编外人员问题解决方案:

1、逐步取消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制度。

这是一个制度性的改革方案。这需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对事业单位的财政供养体制从以“养人为主”逐步变为以“养事为主”,人员规模不与“编制”挂钩,而与“事业”挂钩。

当然,这一方案改变巨大,需要从全局进行统筹考虑。

2、改变传统编制管理方式,建立动态化的人员编制管理机制。

这是一个在现有管理体制下的调整改革方案。这一方案要求编制主管部门抛弃原有僵化简单的编制管理手段,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特点。

不同地区面积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层级服务人口等多种因素,将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引进当代先进的数量统计模型和技术,综合科学地确定人员编制需求总量。

并建立常态化的动态调节机制,适时调整和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分布,使人员编制管理有利于而不是阻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编外人员

135 评论(15)

爱吃牛蛙的鱼

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经费是由财政供给的,所以不可能存在随便招聘,肯定是经过批准的,经过批准的时候批准部门会有一个人数的限制,编外人员可以担当财务人员。

90 评论(15)

哇塞小熊

可以外聘,结合自己机关内部的情况。不过出纳最好是找个自己人好一点。

117 评论(15)

xian蝦米

具体看单位的安排,单位认为可以就可以,没有规定不准外聘人员担任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不过为了单位业务的稳定性,一般不太让外聘人员担任

253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