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妖梦懿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二)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等科目;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本科目如为贷方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借方余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三、本科目结转后应无余额。
wwj快乐柠檬头
分录不对,应该是:借:现金(或者银行存款,总之是资产类账户)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管理费用3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销售费用20当然上述分录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也可以不写明细科目。如果没有计提盈余公积的情况下是: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0如果上年有计提盈余公积(假设比例为10%)就是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5 盈余公积5新制度下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科目仍然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关于你的上述业务我没有调整所得税费用,因为不知道上年的收入和广告费、招待费的具体金额。
易超风格
在经济生活中,一般指的是会计处理的的一个内容,即调整账务以达到预期的或规定的结果。如:某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或税务稽查后对本企业会计账务的进行调整(包括收入、成本调整,年度审计后调整等)。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第一,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首先,累计影响数;第二,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调账),对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企业还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进行调账;3第三,调整相关的会计报表,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要对受影响的各该期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4第四,在表外进行披露,即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说明。 其中,累计影响数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三种不同角度给出了三种定义: (1)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项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 (2)指它是假设与会计政策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额之间的差额; (3)指它是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未来适用法:1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即,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根据披露要求,企业应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END红字更正:1又叫红笔订正、赤字冲账法。它是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错误,且已入账。更正时,用红字填制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冲销原有错误记录,并用蓝字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的一种更正错帐的方法。END补充登记法:1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的金额的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采用补充登记法时,将少填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补充第×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这样便将少记的金额补充登记入账簿。 END不能按错误额直接调整的调账方法:1税务检查中审查出的纳税错误数额,有的直接表现为实现的利润,不需进行计算分摊,直接调整利润账户;有的需经过计算分摊,将错误的数额分别摊入相应的有关账户内,才能确定应调整的利润数额。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在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结转、生产成本的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其错误额会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及利润中,导致虚增利润,使纳税人多缴当期的所得税。因此,应将错误额根据具体情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则一旦全部调增利润后就会造成虚增利润,征过头税。 2如某企业某月多计材料采购成本20000元,生产领用一批,所领材料部分加工完成产成品一批,完工产品销售一部分,其10000元的错误额此时已进入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之中。因此应按比例计算确定各部分相应的错误额,相应调整各有关账户,而不能将10000元的错误额全部调增当期利润。3原则上讲,分摊时应按产品成本核算过程逐步剔除挤占因素。但具体操作起来困难很大,计算麻烦,效率很低,不易推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较多地采用“按比例分摊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END第一步:计算分摊率1查出的错误额分摊率=期末材料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产成品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2说明:上式是一个基本计算公式,具体运用时,应根据错误发生的环节,相应选用某几个项目进行计算分摊,不涉及的项目则不参加分摊。一般说来应在出错环节或由出错以后的各环节进行分摊。如:在材料账户借方查出的问题,即多记或少记材料成本,要在上边公式中分母的四个项目之间分摊。在材料账户贷方查出的问题,即多转或少转成本的错误,应在公式中分母的后三个项目之间分摊。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查出的错误额,也须在上述三个项目之间分摊,在“生产成本”账户贷方,“产成品”账户借方查出的数额,只需要在期末产成品,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分摊。 END第二步:计算分摊额(1)期末材料应分摊的数额=期末材料成本×分摊率 (2)期末在产品成本应分摊的数额=期末在产品成本×分摊率 (3)期末产成品应分摊的数额=期末产成品成本×分摊率 (4)本期销售产品应分摊的数额=本期销售工厂成本×分摊率 END第三步:调整有关账户1将计算出的各环节应分摊的成本数额,分别调整有关账户, 使企业的错误账务处理改正过来。需要说明的是,在期末结账后,当期销售产品应分摊的错误数额, 应直接调整利润数。
卢卡与凯丽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会计分录如下:1、企业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要借记有关科目,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企业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和调正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要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有关科目。2、企业由于调整或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亏损增加的所得税要通过本科目反映,即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企业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的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要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有关科目。3、经上述调整后,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结转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没有余额。拓展资料:会计学中, 在期末对隐含交易进行的记录被称为调整分录。调整分录(adjusting entry)的目的是把相应的收入和费用金额分配到每个会计期间。这些分录调整了各种分类账户的余额,因此叫调整分录。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会计分录是会计处理的核心,一般将会计分录按简易程度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按会计处理的时间、依据、作用将会计分录分为实时会计分录、调整分录、结账分录三类。1.从理论上来讲,在交易成立时即可进行会计处理,做实时会计分录,其依据的一般是业务活动产生的原始凭证,交易是一次性完成,可以在会计期间的任何时间进行会计处理,会计分录对应的是一个时间点。如根据销售发票等做销售收人实现的会计分录,根据入库单做结转材料成本的会计分录。2.结账分录是在会计期间终了时按编制会计报表和结账要求而做的有关会计分录,它是会计期间最后为结清相关的会计账户而做的会计处理,如在月末将收入和费用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3.转账分录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只要从其他一个会计账户转人另一个会计账户的会计分录均被认为是转账分录,其内容非常广泛,所以我们没有将它单独作为一类会计分录。会计主体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处理时,在月末需要将收入和费用确认入账,这时所做的会计分录一般称为调整分录。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因,调整账簿日常记录所作的会计分录。一般在会计期末编制。主要指在期末对各种应收未付费用以及本期已收的预收收入和已付的预付费用,在本期与以后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并转账而作的会计分录。编制调整分录,有利于正确划分各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以及本期已收的预收收入和已付的预付费用,在本期与以后各个会计期间进行分摊并转账而作的会计分录。会计工作中的调整分录,还包括更正错账、计提坏账准备等所作的会计分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