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水灵儿^O^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这是定义,相信你看过了。我们来解析一下,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未来发生的事项不会形成负债。又例如现在是09年7月,6月我公司赊购材料一批,用的是应付账款科目。是一项负债。要是我公司预付9月份的房租,那就不是负债了,要用预付账款了,很多初学者都搞不懂,同样有个付字,怎就不是负债了呢?你看,这笔业务时发生在今年9月,对于现在而言是未来发生的事,根据定义是不能确认为负债的。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业务的归属期为9月,也就是说,我现在付的钱是预付款,是定金,现在是7月不能确认9月的负债费用。按照理论来讲,没到9月份,我的钱还没出去,还留在企业里。所以你明白为什么预付账款是资产类的了吧同理预收帐款也是如此。预收帐款是负债账户,例如你把东西卖给人家,人家按合同价先付你定金,这时你公司就确认为预收账款。但同样的,收到定金是不能确认为收入,要当货发出,真正的收入拿到手后才确认为收入。多退少补。
洋洋捌月
备考2019年初级会计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掌握重要的考点,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学习初级会计实务考点之资产负债表。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作用(一)概念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内容,并满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平衡式。(二)作用(1)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2)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3)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二、资产负债表的列示要求(一)分类别列报资产负债表应当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类别分类列报。(二)资产和负债按流动性列报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流动性分别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三)列报相关的合计、总计项目资产类至少应当列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合计项目;负债类至少应当列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以及负债的合计项目;所有者权益类应当列示所有者权益的合计项目。三、资产负债表的格式资产负债表由表头和表体两部分组成。表头部分应列明报表名称、编表单位名称、资产负债表日和人民币金额单位。表体部分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表体部分是资产负债表的主体和核心,各项资产、负债按流动性排列,所有者权益项目按稳定性排列。巩固练习【单选题】年度终了前,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 )填列。A.“利润分配”科目余额B.“本年利润”科目余额C.“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D.“应付股利”科目余额【答案】C【解析】“本年利润”账户的金额只有在年度终了时才能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在未结转前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也应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中,根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进行填列。“应付股利”科目余额应单独列示在“应付股利”项目中。【多选题】下列资产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应收票据B.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C.应收利息D.商誉【答案】ABC【解析】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流动资产项目通常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商誉属于非流动资产。今天的初级会计实务关于资产负债表的知识点就学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夏oo淡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抽象的代表“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这是抽象的代表“利润表”的会计等式。而一般会计教材上写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它的实质是告诉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那就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抽象成收入减费用)最终会归属到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去,变成使所有者权益增加的因素。所以你观察这个等式的时候,心里要明白它表达的经济关系的实质,而不要去纠结在某一时点每个要素的金额最后是否能相等。不要简单的从金额数量的角度去思考它,而要明白它所抽象出的经济内涵。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分开的,因为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表,而利润表是“期间”报表。你如果简单的根据这个公式把“期间”数据(收入、费用)加在“时点”数据(资产、负债、权益)上,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缺乏明晰的会计理论功底的就很容易产生混淆。下面给你转一段关于这个式子的详细阐述,你再理解一下:会计恒等式是指各个会计要素在总额上必须相等的一种关系式。 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该等式是会计记帐、核算的基础,也是编资产负债表的基矗它表明了股东与债权人两者在企业的资产中到底占了多大份额。在负债不变时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方向变化。所有者权益不变呢,资产就与负债同方向变化,而当所有者权益与负债都变化的时候,其资产的变化则等于两者之和。 会计等式(二)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即:得到的-付出的=赚的(或亏的)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消为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还有剩余,企业才算是盈利了。 会计等式(三综合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企业在经营中,“收入-费用=利润”中的利润就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也就是企业资产增多,从另一个方面说,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与赔都是股东的。 新的所有者权益=旧的所有者权益+利润=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而,新资产=负债+新所有者权益=负债+旧的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旧在现在
(1)月初资产总额125万元,负债总额50万元,所有者权益125-50=75万元。 ①不影响资产、负债。 ②资产、负债同时减少6万元。 ③资产、负债同时增加20万元。 ④资产、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18万元。 ⑤不影响资产、负债。 ⑥不影响资产、负债。 月末资产157万元,负债64万元,所有者权益93万元。(2)当月利润=100-75=25万元。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