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猫叫毛毛
与预防性控制相比,不同被审计单位之间检查性控制差别很大。许多检查性控制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执行人员的能力、习惯和偏好。检查性控制可能是正式建立的程序,如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追查调节项目或异常项目,也可能是非正式的程序。有些检查性控制虽然并没有正式地设定,但员工会有规律地执行并作记录,这些控制也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财务总监复核月度毛利率的合理性;信用管理部经理可能有一本记录每月到期应收款的备查簿,以确定这些应收款是否收到,并追查挂账的项目;财务总监实施特定的分析程序来确定某些费用与销售的关系是否与经验数据相符,如果不符,调查不符的原因并纠正其中的错报等。
依玛语录
按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类型,猜测你问的是以控制的时效划分应为:前馈控制、实时控制、反馈控制。另外的详见一下:控制的基本类型现场控制用在计划正在执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基层主管人员采取的一种控制工作方法。通过深入现场亲自监督、检查、指导来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其内容有:向下级指示恰当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过程;监督下级的工作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反馈控制主要是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和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实施,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再度发生。实时控制是反馈控制的一个特殊情况,指在得到反馈信息后,立即采取相应的对策,纠正偏差的一种控制。此种控制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发展起来的。前馈控制在活动开展之前就认真分析研究进行预测并采取防范措施,使可能出现的偏差在事先就可以筹划和解决的控制方法,叫做前馈控制。前馈控制系统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输入因素常常混杂在一起,这就要求前馈控制建立系统模式,对计划和控制系统作好仔细分析,确定重要的输出变量,并定期估计实际输入的数据与计划输入的数据之间的偏差,评价其对预期成果的影响,保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前馈控制比反馈控制更为理想,但由于计划必须面对许多不肯定因素和无法估计的意外情况,即使进行了前馈控制,也不能保证结果一定符合计划要求,因此,计划执行结果仍然要进行检验和评价。间接控制是观察管理人员的未来行动,跟踪和找出造成不良结果的原因,追究个人责任并使他们在实践中改正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在所定的标准是正确的前提下,产生偏差的原因常常有两种,即由于不肯定因素或是由于直接负责的管理人员缺乏知识和经验判断力。对于不肯定的因素是无法估计的,因而由此造成的管理失误也就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间接控制就不能起作用。直接控制是相对于间接控制而言的,它是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领导水平,从而消除或减少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偏差的一种控制。其指导思想认为,合格的主管人员出的差错最少,他能觉察到正在形成的问题,并能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所谓“合格”,就是指他们能熟练地应用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技术,能以系统的观点来进行管理;因此,主管人员及其下属的素质越高,就越不需要进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的优点有:管理人员的质量可以得到控制,在对个人委派任务时可有较大的准确性,从而使出现偏差的机会得到控制;可加速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并使其更加有效;由于提高了主管人员的质量,减少了偏差的发生,也就有可能减轻间接控制造成的负担,节约经费开支;直接控制的心理效果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主管人员的质量提高了,他们的威信也就得到了提高,下级人员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也会增加,这样就有利于整个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cestlavie88
审计预防性控制有:
1、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收货报告,同时也更新采购档案。
2、在更新采购档案之前要有收货报告。
3、销货发票上的价格根据价格清单上的信息确定。
4、系统将各凭证上的账户号码与会计科目表对比,然后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测试。
预防性控制通常用于正常业务流程的每一项交易,以防止错报的发生。预防性控制可能是人工的,也可能是自动化的。
检查性控制:
1、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跟踪调查挂账的项目。
2、将预算与实际费用间的差异列入计算机编制的报告中并由部门经理复核。记录所有超过预算2%的差异情况和解决措施。
3、系统每天比较运出货物的数量和开票数量。如果发现差异,产生报告,由开票主管复核和追查。
4、每季度复核应收账款贷方余额并找出原因。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