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e甜甜圈
简论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新形式
【摘 要】当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培养出更加实用的会计人才,找到最佳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目前状况的分析,阐述深化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建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新形式。
【关键词】高职;会计;校企合作
一、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目前状况
教育部 《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但由于民办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实习经费不足。实践教学投入不大会计专业实习单位不易找等困难,许多会计专业毕业生实习几乎处于“放羊”状态,更谈不上重视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了。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建设,保证财会专业实习能够持续顺利地进行,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二、建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建立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强专业技能实训是会计专业的基本要求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教学指导思想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的核心,而专业实习是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实习单位或基地又是专业实习的重要场所与必要条件。为了适应将来的财务工作,学生不仅要掌握会计理论及实务知识,更需要在实习单位或基地通过专业实习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策略,提高动手能力。如果学校财会专业没有校企合作的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就有如车辆驾驶没有练车场一样。
(二)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是当前高职教学新模式的迫切要求
当前职校教育多采用2.5+0.5模式。即2.5年在校学习,0.5年专业实习或顶岗实习。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新模式,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第六学期进行全面规范的专业实习。避开专业实习出现“放羊”现象。迫切要求职校建立各种专业实习基地。尤其是财会专业,一方面由于专业实习内容涉及到实习单位的经济财务理由,比较敏感,实习学生不容易被单位接收。另一方面,即使实习学生有单位愿意接收,但由于专业特点的限制,每个单位每次最多只能接收3至5个学生。而高职院校每届财会毕业生一般都有数百甚至上千人,这就造成了“庙少和尚多,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因此,建立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立专业实习基地能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是解决高职财会专业就业难理由的有效途径
当前,由于大学年年扩招,大专以上财会生剧增,高职院校层次的财会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学历层次低一个档次的职业院校,应看到自己的短处,扬长避短,在动手能力方面进行重点培养,以期培养出以动手能力见长的“打工皇帝”。尤其是对高职财会学生,更应在实际操作技能方面进行重点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实习条件,建立健全财会专业实习基地,让他们在实习基地里得到充分的实践。达到一出校门就能胜任本专业工作的目的。
三、财会专业实习基地新形式具体做法
(一)“校园实训超市”式
具体做法:1.实训超市由学校、教工、学生入股,办成股份制企业。2.经营方式:实训超市、书店及其他服务行业。3.岗位设置及管理方式:董事会、经理、财务主管、会计、出纳、营业员。董事会决定分红等大事,经理负责日常管理,财务人员负责会计核算工作,营业员负责营销工作。4.学生分批进行实习,每批实习时间4-6周,轮番进行。5.实习结束后由指导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实习的收获与存在理由。
这种形式的优点:学校投入不大,能充分利用学校、教工、学生的力量,建立起来不难;为财会生提供实习场所的同时,还可以安排物流、营销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实习,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又可以使学校、教工、学生创收。发展校园经济;学生实习就在“家门口”,可以节省一大笔实习经费。降低实习成本;方便教师兼顾授课与指导实习工作,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方便教职工与学生的生活。
(二)“学校+专业企业”式
具体做法:职校可以本着“互助互利”的双赢原则,找一些有合作意向的专业性强的企业,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作为财会实习基地。
这种形式的优点有:1,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单位都是从事查账、代理记账及编制会计报表、代理纳税申报等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业务,专业性强、专业实习内容丰富。2,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业务最繁忙的时间与财会学生毕业实习时间相吻合。易于各取所需,达成合作。3,在这种形式基地实习的财会生。既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又能获得可观的收入。减轻求学的经济负担。4,学校建立这种形式的实习基地,可以不用从头到尾派专职的老师带队实习,使学校节省实习经费,降低实习成本。
(三)“学校+校友企业”式
具体做法:职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情谊,仿效其他专业建立实习基地的成功例子,找一些合适的有条件的校友企业作为财会专业实习基地。这种形式的优点一是使能为母校提供实习基地的校友有一种为母校、为自己争光的荣誉感、成就感与被赏识感,因而会很支持母校实习工作。二是在师兄师姐的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学生会以成功的师兄师姐为榜样,实习时会更加努力、认真,收到很好的实习效果。
总之,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与严峻的招生、就业形势下,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各种专业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势在必行。只要我们能够高度重视,始终以学校的存活发展和学生成才就业为中心,积极探求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发展校园经济,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新形式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小茉莉0906
构建校企合作共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一)深化课程改革,侧重实践教学为了更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重视校企合作共建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构建,加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改革力度,规范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明确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环节,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受新型方式的冲击,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在它的课程设计上要正确对待理论与实践。比如会计学它的教程应围绕企业会计核算的流程,因此在教程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实践,应与企业展开合作,按照会计岗位需求合理设置岗位,让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中学会各个会计岗位的会计核算内容。(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财务管理专业可以与企业展开合作,采用企业真实财务管理案例进行教学。财务管理专业运用企业案例教学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本领,从而实现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另外,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展开沙盘模拟对抗来进行。它通过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从而将企业中的财务知识融入到虚拟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知识。通过沙盘模式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到财务管理所具有的价值,更好的掌握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从而培养出素质极高的财务管理人才。(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先进教学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当中,教师在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先驱者与引导者,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共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我们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建设的投入力度。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与企业展开合作,由企业长期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岗位,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锻炼与提高,进而增强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占比。教师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锻炼,可以将在企业中的获得的实践技能引入课堂,进一步探索先进教学模式,从而更好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模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财务管理专业应当立足社会实践,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积极探索出校企合作共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更好的推动财务管理专业向前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加大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培训力度,能够让学生养成自己实践动手习惯,让学生将所学的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只有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才能促成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来源:锦绣·下旬2020年9期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