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花语
1.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备,监督功能缺失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现行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社会审计不规范。我国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挂靠在各主管部门,事务所与挂靠的主管部门在人事管理、资金投入、收益分配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种体制不利于保证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政府监督存在重复进行和职能不到位的问题。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重复检查,增加被查单位负担,有了问题却相互推诱。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2.会计系统缺乏监督职能和监督动力 在现在国有企业的制度安排下,国企经理人员掌握着企业经营管理权,会计信息系统作为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在企业管理系统中运行,负责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会计人员是由经理人员聘用的,其权力是由经理人员赋予的,会计人员在企业组织体系中与经理人员处千不同的权力层次,在行政职能上不具备监督经理人员的权能。在监督动力问题方面,会计人员和其他职工一样,是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从理论上讲应该具有监督经理人员的动力,但现有的制度安排又使其不得不放弃监督。3.缺乏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完全性、不公开性,影响了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判断,降低了银行信贷决策和政府决策的效率;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完全性,也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合理地区分国有企业的好与坏,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监督效率。我国审计工作要求对会计凭证逐笔审查其真实性,对资产逐项清点,要求做到账实、账款、账据、账账、账表五相符。然而,由于会计原始凭证数量庞大,来源复杂,逐笔审查实际很难做到,只能采取抽查和重点调查的方式。 (1)监事会模式对于企业监事会这种监督模式,具体的做法可以在国有控股公司总裁下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该内部审计机构负责组织对整个控股公司范围内的国有企业进行会计监督和财务监督。对于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监督要以经常性监督和定期性监督相结合,国有控股公司总裁下设的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外派代表进驻企业监事会,代表国家出资者行使会计监督权和财务监督权。此外,代表国家出资者的定期监督则采取由国有控股公司总裁下设的内部审计机构定期组织审计或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2)会计委派制模式。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不完全一致,加之经营者直接控制着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经营者以牺牲所有者利益为代价,所以,现代企业制度下,既要给经营者合法的、独立的经营权,但也不能放松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3)财务总监委派模式。对于特大型、大中型企业可以试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可以由国有控股公司直接委派,或由国有企业董事会聘任,报经国有控股公司批准。
毛毛球英子
新《会计法》颁布后的会计监督体系新《会计法》在“会计监督”问题上有较大突破。新《会计法》将会计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规范,构筑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即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这种规范更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构建和完善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会计监督体系提供了法律依据。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对单位经济活动过程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实行内部会计监督,而外部监督分别赋予单位所有者、政府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新《会计法》中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本质上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基础。
blackiron.sh
三位一体: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吧,我觉得民间审计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政府审计不可取代的。因为政府审计是属于宏观控制的一种手段,具有强制性的,而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政府不应该干预经济,只用宏观调控就可以了。所以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民间审计对市场经济个体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使得市场经济个体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我是丽香
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制度是指由若干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组织所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它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本质上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经济活动进行内部会计监督,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监督。
2、政府监督。政府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监督行为。
3、社会监督。企业管理部门、董事会或者其他利益相关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实施的监督行为。
扩展资料
会计监督体系的问题如下:
1、会计监督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职能。
社会审计是不规范的,不利于保证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政府监管存在重复性和职能不充分的问题。各种监督职责不明确,造成重复检查,加重被调查单位的负担。当问题出现时,他们互相诱导。政府监督不形成威慑力,影响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
2、会计系统缺乏监督职能和动力。
会计人员在企业组织体系中有上千种不同于管理者的权力,他们无权监督管理者行使行政职能。在监督动机上,会计师和其他雇员一样,是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理论上,他们应该有监督的动机,但现有的制度安排使他们不得不放弃监督。
3.缺乏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不完整、不公开,影响了报表使用者对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判断,降低了银行信贷决策和政府决策的效率。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完全性,报表使用者无法合理区分国有企业的好坏,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监管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监督体系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