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捌月
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企业财务负责人素质不高,对财务工作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制度不健全,单位负责人又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简单认为财务就是支付中心,不重视财务工作,长期以往,造成财务部门工作消极,员工没有上进心,会计基础工作无法规范。2、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觉学习精神会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会计人员日常不注重学习,业务水平跟不上现代企业的需求,还有的因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不认真严格执行制度,造成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规范。3、存在部分企业造假形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一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蓄意做假账,有的收入不入账,有的虚列费用,人为制造假账,偷税漏税,给国家造成损失, 还有一些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企业负责人不懂财务,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这必然导致会计基础工作混乱。4、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主管部门监督作用未发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有些基层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也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因此,这些单位的会计工作实际上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问津。缺乏对基层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
浅夏oo淡忆
(一)加大《会计法》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让所有从业人员懂法、守法、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诚信观,促进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实施财务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财会人员的行为是依法履行财务职责的行为,建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公开透明操作,建立“阳光财会”,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促进财经秩序规范,消除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根源。(三)加大对经济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一是搞好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建设,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及法律责任意识,真正做到客观公正、依法执业。二是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监督管理,严格规章制度,约束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对注册会计师不依法履行职责,出具虚假报告的,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行政处罚法》对其进行依法处理。建议在实际执行中,不仅要加大处罚结果执行力度,把处罚结果落到实处,还要采取吊销违法注册会计师证书或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等强硬措施,提高处罚的威慑力。(四)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财政监督任务艰巨,不能孤军作战,建议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对外,加强财政部门与审计、税务、工商、国有资产管理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对内,加强与各业务机构的沟通协作。在内外配合中完善共同监督机制,以便更好地对单位实施检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加强监督成果利用和资源共享,形成监管合力,实现监督效果的最大化。
旧在现在
会计工作不仅是政府作出正确宏观经济决策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广大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考核企业经营业绩、作出投资决策时的依据。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水平,两者缺一不可。业务技能水平高但职业道德败坏的会计人员,给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业规范。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方面的内容。健全的会计职业道德,既要重视良心主导,更应重视制度规范。道德规范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树立正确的行业观念,强调会计行业自律。要以朱镕基总理提出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作为会计从业者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理念,认识到“诚信”是行业自身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根基,也是行业发展的源泉。首先,要加强会计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在传授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养成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的良好习惯。其次,要注重已工作的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将“不做假账”作为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业标准,树立良好的行风。 二、完善会计管理机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时刻与利益在博弈,一旦利益占了上风,故意犯错或有意回避等现象就会产生。因此,应不断完善政府、中介机构、单位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逐步建立与社会中介为基础,以政府行政部门的再监督和司法部门查处重大会计信息失真案件为重点,基层单位对会计信息质量全面负责的良性机制。 三、加快会计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会计人员造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度不健全。要建立企业诚信与经营管理者诚信的记录制度及两者有机联系的机制,使企业与经营管理者的诚信程度公开化;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单位内控制度;大力推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制,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同时,要及时曝光造假行为,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那些造假者付出惨痛的代价。 四、建立激励机制,奖励诚信。《会计法》对会计人员诚信执业没有具体的奖励规定,这不利于倡导和培养诚信。只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诚信奖罚措施,才能让诚信成为主流,成为大家遵守的行为准则。 反之,如若会计人员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但业务技能差,经常算错账、记错账或漏记账等,同样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必须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避免会计信息的技术性失真。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应从三方面着手:1、规范会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前几年“会计热”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为了抢生源,争相开办会计专业,但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不足,培养的会计人员业务技术不过关。因此,首先要堵住源头,规范会计教学。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针对部门会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各单位要科学地制定培训内容,做到教育对象层次化、知识结构系统化,为会计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提供保证。3、严格会计人员的定期考核及上岗证的管理工作,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会计人员的忧患意识。用人单位要坚持每年定期培训、定期考核,严格会计人员上岗证的管理工作,不够条件的不得从业,让会计人员产生不断学习的动力。 总之,只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专业判断能力,切实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规则,不做假账”,才能促进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达到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橘子的新生命
首先是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的供、产、销及人、财、物均纳入相应的计划,企业没有独立经营权,更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相当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观念意识不强,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会计意识,有些会计人员有着习惯性思维,经常把领导的意识当成了最高意识,形成了误区。三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很多都只是掌握了书本的知识,限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没有实践经验,甚至有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低下,弄虚作假。四是法制不健全,五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反垄断法”等法律,这方面的法律很不健全,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时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减弱。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等情况,这就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缺乏一定的保障。以上种种因素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消弱了在企业中的作用。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