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狂魔
1、收回a公司欠款汇兑损益:20000*(8.24-8.23)=200借:银行存款-美元 164800(发生日汇率) 贷:应收账款-a公司美元 164600(4月30日汇率计算的余额)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002、向c公司销售商品借:应收账款-c公司美元 66000(发生日汇率) 贷:主营业务收入 660003、以美元还b公司货款借:应付账款 32920(余额)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80 贷:银行存款-美元 33000(发生日即期汇率)4、5月31日美元余额=60000+(1)20000-(3)4000=76000美元人民币余额=60000*8.23+20000*8.24-4000*8.25=625600元以当日汇率折算人民币余额=76000*8.27=628520元银行存款汇兑差额=628520-625600=2920元借:银行存款-美元 2920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920应收账款a公司余额0应付账款b公司余额0应收账款c公司汇兑损益=8000*(8.27-8.25)=160借:应收账款-c公司美元 160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160
pang小妞
我现在先简要的给你个公式,如果你有点这方面得知识应该能看懂。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 此处外币账户余额是指用外币的计算的账户余额。比如银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余额是指用报表本位币,比如 银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币) 举个例子 应收账款上期2008年末余额100 美元,08.12.31.汇率 8,2009.12.31 汇率 9,09年发生应收账款借方10美元,即期汇率8.5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100+10)*9 - (100*8+10*8.5) 出来正负代表汇兑收益损失
政哥哥哥哥哥哥
中国会计制度归定,记账本位币一定是人民币,如果有外币的,要折算成人民币记账,这里面就有一个汇率问题,而汇率是一直在变动的,所以,折算用的汇率可以选择月初汇率,也可以选择月末汇率,一般指是间价,年末时用年未汇率折算,这就是产生汇兑损益的一个原因。 举例,你有100万美元应收款,1月31日 ,汇率6.89 折成人民币689万 2月28日,汇率6.87折成人民币687万,产生汇兑损益2万,3月31日,汇率6.34折成人民币634万,又产生汇兑损益3万,4月15日收到100万美元并结汇,实收人民币636万,又产生汇兑损益-2万.1月31日借应收账款689万,贷主营业务收入689万2月28日 借财务费用 汇兑损益 2万,贷应收账款2万3月31日 借财务费用 汇兑扣益 3万,贷应收账款3万4月15日 借银行存款636 借财务费用 汇兑损益-2万 贷应收账款634
樱花龙女
汇兑损益正常来说应该每个季度处理一次,但是现在的汇率变动比较快,所以如果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通常是一个月处理一次。 每个月的月初第一天的汇率为当月做帐时用的汇率,在下个月的第一天会有一个新的汇率,这时需要把帐面的外币折算人民币的金额按照新的汇率进行计算,并调整帐面数字,调整数字时产生的差异就是汇兑损益。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将外币与人民币相互兑换时,由于银行采用的价格和帐面上的汇率不一致,产生的差价就是汇兑损益。 具体的帐务处理方式如下 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购汇时 借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每月月末调整汇率时,若月初汇率低于上期汇率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银行存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应收帐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预付帐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 应付帐款(外币) 借 财务费用-汇兑收益 贷 预收帐款(外币)
super船长
1、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2、购汇时
借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无敌小猪猪侠
1、收回a公司欠款汇兑损益:20000*(8.24-8.23)=200借:银行存款-美元 164800(发生日汇率)贷:应收账款-a公司美元 164600(4月30日汇率计算的余额)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00
2、向c公司销售商品
借:应收账款-c公司美元 66000(发生日汇率)贷:主营业务收入 66000
3、以美元还b公司货款借:应付账款 32920(余额)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80贷:银行存款-美元 33000(发生日即期汇率)
4、5月31日美元余额=60000+(1)20000-(3)4000=76000美元人民币余额=60000*8.23+20000*8.24-4000*8.25=625600元以当日汇率折算人民币余额=76000*8.27=628520元银行存款汇兑差额=628520-625600=2920元
借:银行存款-美元 2920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920
应收账款c公司汇兑损益=8000*(8.27-8.25)=160借:应收账款-c公司美元 160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160
5、应收账款a公司余额0,应付账款b公司余额0
扩展资料
注意
一、实现与否
是否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汇率变动应确认为汇兑损益,因此,对外币账户均应按新汇率作为折合率,重新折合,并每月调整一次所有外币账户余额。如采用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人民币发生贬值,则外币资产发生汇兑收益,外币负债产生汇兑损失;反之,采用某种外国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人民币发生贬值,则人民币账户发生汇兑损失,人民币负债产生汇兑收益。
二、处理得失
按会计制度规定,汇兑损益按照下列原则处理:
1)筹建期发生的汇兑损失与汇兑收益相抵后,如为损失净额,应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为收益净额,按下列方法处理:一是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转销;二是留待弥补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亏损;三是留待并入清算收益。上述三种处理办法,由企业自行选定。
2)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失净额,计入财务费用;
3)清算期间发生的汇兑损失净额,计入清算损益。其中与购建固定资产等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在所购建的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前,计入资产的购建成本,同利息处理办法一样。
三、是否合法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外币兑换应遵守这样几项规定:应通过中国银行或国家授权的外币机构办理;应为国家规定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只允许将自由兑换货币兑换成人民币,而不得相反。稽查外币业务往来交易时,应注意以上规定。
根据规定,企业将外币存款向银行兑换人民币,银行要按兑换当天牌价的买价计算。企业应将卖给银行的外币,按当天买价折算所得的人民币金额,与企业外币存款减少时按当天或当月1日国家外汇牌价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处理。企业将外币向银行兑换另一种外币时,应按实际兑入的外币金额和企业选用的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实际兑出的外币金额和企业选用的汇率折合记账本位币,两者差额计入汇兑损益。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汇兑损益
橘子汽水2046
先简要的给你个公式,如果你有点这方面得知识应该能看懂。
期末汇兑损益=(上期末外币账户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发生额)*期末汇率-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余额-本期外币账户借贷方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的发生额
此处外币账户余额是指用外币的计算的账户余额。比如银行存款 100(美元)
上期末外币账户化为记账本位币余额是指用报表本位币,比如 银行存款 100*8=800 (人名币)
举个例子 应收账款上期2008年末余额100 美元,08.12.31.汇率 8,2009.12.31 汇率 9,
09年发生应收账款借方10美元,即期汇率8.5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100+10)*9 - (100*8+10*8.5) 出来正负代表汇兑收益损失。
扩展资料: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
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分类
(一)按业务归属划分
企业经营期间正常发生的汇兑损益,根据产生的业务,一般,可划分为四种:
1、交易损益
在发生以外币计价的交易业务时,因收回或偿付债权、债务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交易外币汇兑损益”;
2、兑换损益
在发生外币与记账本位币,或一种外币与另一种外币进行兑换时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兑换外币汇兑损益”;
3、调整损益
在现行汇率制下,会计期末将所有外币性债权、债务和外币性货币资金账户,按期末社会公认的汇率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调整外币汇兑损益”;
4、换算损益
会计期末为了合并会计报表或为了重新修正会计记录和重编会计报表,而把外币计量单位的金额转化为记账本位币计量单位的金额,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益,称为 “换算外币汇兑损益”。
企业除了上述四种正常经营期间内发生的一般外币业务汇兑损益以外,还有非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和经营期间特殊外币业务发生的汇兑益。
包括企业开办期间收到外币性投资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的汇兑损益;企业筹建期间由于外币收付业务产生的汇兑损益;
企业清算期间由于企业各项资产及外币性长短期债权、债务的调整和结算处理而产生的汇兑损益;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特殊外币业务,如外币性长期投资、外币性长期负债、外币性的风险规避措施等经济业务也都会产生汇兑损益。
一般认为,只要汇率发生变动,就应在期末确认其汇兑损益实现,而不管其实实际的业务是否已经发生。也有人认为,本期汇兑损益的确认,应以实现为准,即以实际的外币买入卖出已经发生,
外币性的债权、债务在本期已经结算,以此作为确认汇兑损益的依据,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要递延到以后会计期间,即当实际业务发生或已经结算完成后,才能作为已实现汇兑损益,计入该期的损益表。
(二)按本期实现与否划分
汇兑损益按其是否在本期实现,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已实现的汇兑损益
已实现的汇兑损益,是指产生汇兑损益的外币业务在本期内已经全部完成所产生的汇兑损益。
2、未实现的汇兑损益
未实现的汇兑损益,是指产生汇兑损益的外币业务尚未完成。
处理方法
不同性质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不同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上的不同内容。
对于交易损益来说,由于它是随着外币业务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外币业务由通常对应着一定的货币兑换行为,所以交易损益会真正发生,即交易损益的产生会最终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损益应当计入企业的损益表,影响企业的应税收益。
对于换算损益来说,它只是换算外币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汇率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差额数字,它是永远不会真正产生的,即换算损益的产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
因此,换算损益不应当计入公司的损益表而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它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换算损益”进行反映。
从处理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会计报表,进行立即认定,一种是根据各种不同的规则进行递延处理。
对于“已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清算当期的损益表,影响当期的损益;而“未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项目,则应递延至其发生,即递延至交易实际清算时,再列入损益表。
总之,对于交易损益而言,只有当其实际发生时,才会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应当计入损益表。此外,某些与取得长期资产或产生长期负债有关的汇兑损益,如果数额较大,则应当在长期资产的使用期或长期债务的有效期内进行摊销。
换算损益由于不涉及不同的会计期间,所以不存在递延与否的问题。
汇兑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汇兑损益
小琪1128
一般企业应固定一个计算时点,比如月初,或是月末的那一天中间汇率为基准计算汇率。平时记账按实际发生当日或合同约定汇率来计算,到月末结账时,银行存款和现金余额按基准汇率来结算当月盈余或亏损,调整计入汇兑损益科目,月末将汇兑损益发生额均转入财务费用,结转后汇兑损益科目月末无余额。1、调整分录( 盈余) 借 : 银行存款(现金) 贷: 汇兑损益 结转 借 : 汇兑损益 贷: 财务费用2、调整分录(亏损) 借 :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现金) 结转 借 :财务费用 贷: 汇兑损益我给你举例说明,供您参考:假设5月末外币银行存款余额为USD178(收到资本金),月末汇率为6.94726月21日收到银行利息USD1.52,当月初汇率6.93726月末银行存款余额为USD179.52,月末汇率为6.8591 6月末的汇兑损益是多少,收到资本金当天结汇有汇兑损益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 5月31日银行存款记账本位币余额 = 178 * 6.9472 = 1 236.60元 6月21日银行存款记账本位币入账金额 = 1.52 * 6.9372 = 8.46元 6月30日确认汇兑损益前的银行存款记账本位币余额 = 1 236.60 + 8.46 = 1 245.06元 6月30日应确认的汇兑损益 = 179.52 * 6.8591 - 1 245.06 = -13.71元记账 分录:借:财务费用 13.71元贷:银行存款 13.71元 注意,对于题中的实收资本,属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由于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不过,题中在计算汇兑损益时所使用的USD178是指银行存款余额,而非实收资本余额,注意不要混淆。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