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9

小猴小吃货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查纰漏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吸管狂魔

已采纳

会计查错账的十大方法

查错账的方法值得研究和探讨,找出查错账的捷径,使财会人员减少查错账的时间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加强企业管理和经济核算上。只要在实际工作中掌握错账发生的规律,查起错账来就比较容易,运用熟练后就能得心应手,将错账逮住。那么错账要怎么查,有什么方法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查错帐的十大方法,仅供参考!

一、除九法

在日常记账中常会发生前后两个数字颠倒、三个数字前后颠倒和数字移位。它们共同特点是错账差数一定是九的倍数和差数每个数字之和也是九的倍数,因此,这类情况均可应用“除九法”来查找。下面分三种情况来讲:

第一种情况是两数前后颠倒,除以上共同特点外还有其固有的特点,就是错账差数用九除得的商是错数前后两数之差,例举如下:

1.差数是9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1.如10、21、32、43、54、65、76、87、89及其各“倒数”。

2.差数是18/9=2,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2.如20、31、42、53、64、75、86、97及其各“倒数”。

3.差数是27/9=3,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3,如30、41、52、63、74、85、96及其各“倒数”。

4.差数是36/9=4,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4,如40、51、62、73、81、95及其各位“倒数”。

5.差数是45/9=5,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5,如50、61、72、83、94及其各位“倒数”。

6.差数是54/9=6,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6,如60、71、82、93及其各“倒数”。

7.差数是63/9=7,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7,如70、81、92及其各“倒数”。

8.差数是72/9=8,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8,如80、91及其各“倒数”。

9.差数是81/9=9,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是9,如90及其各“倒数”。

(这里的“倒数”是指个位与十位前后颠倒的错数)

例如,将81误记18,则差数是63,以63/9=7,那么错数前后两数之差肯定是7,这样只要查70、81、92及其各“倒数”就是了。无需在与此无关的数字中去查找。

第二种情况是三个数字前后颠倒,它具有共同特点外也有其固定的特点,就是三位数前后颠倒的错账差数都是99的倍数,差数用99除得的商即是三位数中前后两数之差。例举如下:

1.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1,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是99,如100-001、221-122、334-433、445-544、655-556、766-667、889-988、998-899其的差数都是99.

2.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2,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的一倍,即为198,如311-113、466-664、557-755、775-577、886-688、997-799其的差数都是198.

3.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3,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的三倍即为297,如441-144、552-255、663-366、744-447、885-588、996-699其的差数都是297.

4.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4,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的四倍即为396,如551-155、662-266、773-377、844-448、955-559其的差数都是396.

5.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5,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的五倍即为495,如550-055、661-166、722-227、833-338、944-449其的差数都是495.

6.三位数头与尾两数之差是6,那么数字颠倒后的差数则是99×6=594,头与尾数之差是7,那么数字颠倒的差是99×7=693;头与尾数之差是8,那么数字颠倒的差是99×8=792;头与尾数之差是9,那么数字颠倒的差是99×9=891.

第三种情况是数字移位,或称错位,俗称大小数,这是日常工作中较容易发生的差错,它的特点除它的差数和差数每个数字之和是九的倍数外,也有其固定的特点,就是数字移位的错误,只要将差数用九除得的商就是错账数。

例如2000错记为200或20000,它的差数为1800和18000,它们的差数和每个数字之和都是九的倍数,将差数分别用九除得的商则是200和2000,只要查找这数字就查到记账移位的错误了。

数字移位危害很大,如同前移移位它的'差数就虚增了9倍,向后移一位就虚减了90%,如不及时查处就严重影响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因此,对此错账必须高度警惕,要及早发现纠正,确保会计核算数字的正确反映。

由此看“9”是个奇妙的数字,它的奇妙之处还很多,上面两位数与其倒数的差数和三位数字与其倒数的差数是9的倍数,数字与其移位后的数字的差数也是9的倍数,其实任何数字与其倒数的差数都是9的倍数,而且任何四位顺序数与其倒数之差都是3087,如4321-1234、6432-2345、6543-3456其倒数的差都是3087.任何五位数顺序数与其例数之差都是41976.任何六位数顺序数与其倒数之差都是530865.任何七位数顺序数与其倒数之差都是6419754……这些差数都是9的倍数。

还有这样一个奇怪的数字12345679若用9乘积变成111111111.若用2×9=18乘积变成9个2,若用3×9=27去乘,积变成9个3……若用9×9=81乘,积变9个9,这些说明“9”的奇妙,我们查错账就利用9的奇妙。因此,除九法在查错账中占了重要的地位。

二、除二法

记账时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借贷方记反或红蓝字记反;简称为“反向”。它有一个特定的规律就是错账差数一定是偶数,只要将差数用二除得的商就是错账数。所以称这种查账方法为除二法,这是一种最常见而简便的查错账方法。

例如,某月资产负债表借贷的两方余额不平衡,其错账差数是3750.64元,这个差数是偶数,它就存在“反向”的可能,那么我们可以以3750.64/2=1875.32元,这样只要去查找1875.32元这笔账是否记账反向就是了。

如错误差数是奇数,那就没有记账反向的可能,就不适用于“除二法”来查。

三、差数法

根据错账差数直接查找的方法叫做差数法。有以下两种错账可用此法:

第一种是漏记或重记,因记账疏忽而漏记或重记一笔账,只要直接查找到差数的账就查到了,这类错账最容易发生在本期内同样数字的账发生了若干笔,这就容易发生漏记或重记。

例如错账差数是1000元,本期内发生1000元的账有十笔,这就可以重复查找1000元的账是否漏记或重记就是了。

第二种是串户,串户可分为记账串户和科目汇总串户。先讲记账串户。如某公司在本单位有应收款和应付款两个账户,如记账凭证是借应收账款某公司500元,而记账时误记入借应付账款某公司500元,这就造成资产负债表双方是平衡的,但总账与分户明细账核对时应收款与应付款各发生差数500元,这就可以运用差数法到应收账款或应付款账户中直接查找500元的账是否串户。还有一种是科目汇总(合并)时将借应收款500元误作为应付借款借500元汇总了,同样在总账与分类明细账核对时这两科目同时发生差数500元,经过查对如记账没有发生串户那么必定是科目汇总合并时科目汇总发生差错,查明更正就是。

四、象形法

在核对账目表时较多的遇到仅相差几分钱的错账,这类错账最头疼。这类错账一般来说是数字形状相像而发生差错。根据其数字形状象形的规律去查找错账的方法命名为“象形法”,按其差数一般有如下规律:

1.如差数是1可能是3与2,5与6之误。

2.如差数是2可能是3与5,7与9之误。

3.如差数是3可能是3与6,6与9之误。

4.如差数是4可能是1与5,4与8之误。

5.如差数是5可能是1与6,2与7,3与8之误。

6.如差数是6可能是0与6,1与7之误。

7.连续同数字的账,容易发生少计或多计一位同数如833330而容易误记为833333或误为833300,如差数是3或30而有了连续数字的账,就可重复查找一下。这里仅举几个例说明,因为个人书写数字形状字体不同而有区别。

五、追根法

若为了一笔错账已查了半天,对本期发生额都查得正确无误,但就是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不妨运用“追根法”去追查一下上期结转数字进行逐笔核对一下是否结转差错,很可能问题恰恰出在那个“源头”。

这是因为会计账表的平衡关系是绝对的,假如本期发生额确实查明是正确无误,那么必然是期初数(上期结转数)在结转记账时有差错。只要对期初数认真追查,必能发现差错。

六、母子法

在核对明细分类账与总分类账科目余额发生不附时,用以上有关方法查找也无着落,即可用“母子法”来查找。就是以记入总账借贷数额为母数,本科目记入各明细分类账的借贷数字为子数,各子数相加必等于母数。若不相等说明有差错就在此了,必有漏记、错记或重记。

例如,某企业一月在总账应收账款余额是借1981.50元,而各明细账余额相加是借2526.50元。这说明应收明细账借方余额多545元。就按照顺序,号科目合并表记入总账应收款科目的数额为母数,把1号凭证科目汇总合并表应收账款记入明细分类账的为子数进行相加,是否与母数相符,相符就查对2号、3号……。发现一号不附就查哪一号,这样一定查出错账或漏账。

七、顺查法

当错账发生笔数较多,各种错账混杂一起时,不能用一种方法查出,那就必须用“顺查法”来查,这是查错账最后绝招。查账程序基本上与记账程序一样,每查对一笔就必须在账的后端做一个符号,这样一笔笔查下去就一定能查出。在顺查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在顺查时还必须结合以上方法同时应用。总之不要被错账的假象所蒙蔽而滑过去,如有滑过去又必须从头查起,对此,只要仔细认真去查错账一定会暴露出来的。

八、优选法

为了能较快的查出错账,必须在各种查错账方法上进行优选和在查错账的程序上进行优选:

1.查错账方法上的优选,首先根据错账差数进行分析,适用哪种方法的就采用哪种方法,适用两种方法以上的应按“先易后难、先逆查后顺查”的优选程序进行。查错账方法选择当否与查错账速度有关。

2.查错账的程序上也要用优选法,就是在查账时间的程序上先查什么时间较好,这要看企业大小而定,一般采用三分法。如某企业一月份资产负债表不平衡,如差数是资产方多1001元。本月记账凭证共三册共1-30号,那么就将第一册1-10号的各科目余额先进行试算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差数也是1001元,这说明错账就发生在第一册1-10号的账上若1至10号是平衡的,这说明错账在11号凭证以后的账上,那么再将第二册11-20号上的总账各科目余额进行试算,试算后即可确定,错账究竟发生在第二册11至20号凭证上呢还是在第三册21至30号凭证上了,这样错账的目标缩小了,就便于集中精力在小范围中查找错账,就容易查找。

九、防错法

当掌握错账各种规律后,可采取一些预防发生错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先要加强复核工作。有条件的单位要配备专职复核,人员少的可以采取相互复核或自我复核。复核必须从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记账、结账、报表层层进行复核。这是预防发生错误的最基本方法。

2.凭证编制和记账时书写数字要按标准书写,不要写奇形数字,而让记账人员误认误记,从而造成“象形”的错误,这是避免错账的重要环节。

3.凡是制证、记账、算账、编制报表时思想必须高度集中。切不可一面记账一面闲谈,那样会容易发生错账。会计记账时思想要高度集中,这是防止发生错账的根本条件。

4.掌握错账规律后,在记账时,时刻警惕着反向、移位、颠倒、错字、错格、串户等差错的发生,这就有效地减少差错。

十、纠错法

错账查出后必须及时纠正,要按规范纠正严禁挖、擦、补、涂改。但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划红线订正法。将错账的数字上划一条红线注销,然后在错账上方记上正确的数字,并在红线末端加盖记账人印章。

2.补记差额法。查出错账发现少记部分差额,若用红线更正,已结余额必须全部划红线重结余额,严惩影响账册清晰,故采用补记少记差额的办法,但要在补记账的摘要栏说明于某月某日补记和补记某月某日某号凭证少记差额。

3.差额红字冲正法,查出错账发现借方(或贷方)多记部分差额,若用划红更正已结余额必须全部划红线重结余额,就在相同方向将多记差额用红字冲正,摘要说明同上。

4.补结余额法。查出错账属金额错结,如错结余额不多可用划红线更正,如已错结余额账很多,如划红线更正影响账册清晰可采用补结正确余额办法,但必须在摘要栏内说明某月某日错结余额多少特更正。适用银行往来日记账。

5.全额转正法。适用记账串户和科目错用,科目汇总差错,就采用全额转正法,先将错账转平,而后编制正确记账凭证,摘要栏内要详细说明更正何月何日和凭证编号的账。

6.全额红字冲正法。一般牵涉到收入支出科目的会计分录先将错误会计分录,而后用蓝字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摘要栏要说明冲正何月何日和凭证编号的会计分录。

会计查纰漏

107 评论(13)

pang小妞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一项关系到投资者利益保护和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具体工作。披露工作做不好,不但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弱化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监管,而且会严重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会计信息披露论文,供大家参考。

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范文 一:国内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逐渐成形、金融创新及衍生产品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逐渐成为我国强化银行市场约束、提高金融透明度的重要 措施 ,也关系到银行监管部门和相关者的利益。本文以质量特征为出发点,深入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信息;信息披露

一、引言

现阶段全球经济活动一体化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常出现在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首的金融监管机构行使权力过程中。在如此情况之下,我们的解决 方法 是通过市场约束来达到补充监管的作用。商业银行在我国入世至今,信息透明度仍然被各方所怀疑,由此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也主要关注信息透明度。我国经济为了避免出现金融危机,政府以及各银行机构必须牢牢遵守国际巴塞尔协议中有关信息披露的内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及其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

1.会计信息供求主体。现阶段的我们国家,一般而言管理层是会计信息供给主体。 企业管理 层并没有参与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然而他们更关注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与产生的影响,尤其是相对于普通会计人员来说。因此他们或多或少会影响会计人员信息生成的过程,从而干预普通会计人员的工作。归根结底就是企业管理层在操纵会计信息的生成及传递工作。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管理层实质上是会计信息的最终主体而不是直接操作的会计人员。

2.影响会计信息供求的因素。

2.1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基于利益最大化及信息透明的考虑,他们会充分考虑到提供会计信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会与别的企业或往期对比提供会计信息所需花费的成本及可能带来的潜在利益。确保效益大于成本这个假设的前提能够成立,假如此假设不成立的话则不提供会计信息。换句话说,企业所获取的信息量不足,即使内部成本不高,然而外部使用者仍然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信息的正确性及可靠性,从而会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产生怀疑,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和发展。

2.2会计法律法规的健全度和监管力度。由于披露的会计信息有着较好的确定性,使得会计信息编制者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同时使得会计信息的社会成本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编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全面有效的监管管理之上,目的是防止商业银行在披露会计信息的时候出现造假行为,使社会处于健康的信用环境之中。

2.3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商业银行首先必须在自身内部对会计信息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这就需要商业银行有完整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大股东侵占公司资产,经理层追求个人利益授意编制虚假财务报表。

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分析

现今我国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虚假,信息质量不高等,而出现这些制约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多而且复杂,综合来说其原因大概有以下这些:商业银行缺乏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银行内部监管制度不健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

1.管理体制不完善。基于我国国情以及国家政策,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处于垄断地位,其主要特点是竞争压力小,从而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很少或者不考量其自身信用情况以及债权人和投资人的信息。商业银行由于自身财务状况不好从而会顾虑其披露的信息质量,会顾虑由于资产质量不佳或者数据不好看等各方面的原因,从而披露给利益相关者看之后会影响银行自身形象,最坏的结果甚至会失去市场占有率,所以因为害怕而回避信息披露。

2.管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我国的会计信息主要还是披露财务会计信息,而对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风险的计量缺乏实质性的研究,正是因为对这些风险缺乏衡量,而且对这些风险的监测技术和方法还不够完善,导致了很多差错的出现。比如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由于没有规定统一可行的方法,所以也很难有估算其未来产生不确定的损失或收益的估算的技术和方法模型。

3.银行内部监管制度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还不完善,还处于发展时期,没有形成有效统一的制度,不能可靠保证其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准确性,因此金融监管机构和利益相关者不能根据其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风险估计,从而会影响其做出投资决策起。所以国家监管机构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完善和改进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

四、对策建议

我们在借鉴其他国家的 经验 的基础上,更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1.完善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高效的结合了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强制性披露手段的优点一方面是能为信息披露提供标准化的价值尺度,从而降低投资者的机会成本,最终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市场对银行的约束作用,促使银行能认识到根本性问题即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使经济能够稳健增长。强制性披露的缺点是银行的商业秘密可能由于强制披露被竞争者获得从而导致在竞争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我们不能以损害银行利益的方式而去追求充分披露。

2.健全银行内部控制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优良内控制度,我们所说的内控不仅包括合理的 规章制度 ,还应该受企业环境影响,更应该受企业精神和管理理念等的影响。银行首先要做的是宣传,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的宣传工作,使他们从精神层面重视内控制度,从而知道内控不仅仅是静止的规定,而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3.强化信息披露法律机制建设。商业银行的出发点在于盈利和扩大市场筹资,因而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经常出现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则置之不理的情况。因此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遏制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对民事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然后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刑事责任,追加问责职能,尽可能构建完整详尽的信息披露全效机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存在各种复杂的问题,为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措施,为其发展指引了方向。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借鉴国际银行信息披露指引不断完善的方法。而且在这种环境背景之下,银行的“最高”标准是我国银行信息披露规定,而基本没有任何愿意自愿披露银行高于标准,因此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应参考国际最新监管思想,注重提高银行本身治理水平,争取早日实现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关新红.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与市场约束[J].会计研究,2004.5:82-85.

[2]李小娟,魏博,范淑芬.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J].时代经贸,2008,(6):76-79.

[3]郑晓玲.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J],时代经贸,2008.9,(6):203-204.

会计信息披露论文范文二:上市公司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网络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已经是现今的主要发展趋势,许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都通过网络获取第一手信息。由此可见,在上市公司运营过程中,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实度

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迅速,逐渐与世界接轨,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披露,已经为了企业获取第一首信息的一条主要途径。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上市公司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环节并不完善,因此对其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一、研究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的价值及其比较优势

(一)研究价值

会计信息的价值具有内在和外在两种,利用会计信息可以对公司的投入和收益进行合理的衡量。高真实度信息披露可以使会计信息价值得到体现,而上市公司通过网络虚拟会计信息披露,则与之价值向背离。部门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为了实现一些目的,虚拟会计信息,投资者通过信息决策直接反映在股票的价值上,最终将会导致上市公司股票的价值被扭曲,使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度量。此外,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会对市场经济造成误导,从而可能会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会计信息披露优势

过去一段时间,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采取的方式是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方式。强制性主要体现在理论表、财务 报告 、现金流量等方面。现代经济逐渐复杂化,使用者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这种形式的财务报告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其滞后性和欠灵活性已经无法满足市场要求。而网络会计信息披露优势则变得越来越明显,其具有针对性、高效性、成本低、查找便捷等诸多优点,企业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需求者制定相应的信息,使信息变得更加多样化,从而提高相关性。

二、影响上市公司网路会计信息真实度的因素

(一)上市公司自身利益

上市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为了考虑自身的利益,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在激励的市场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脱颖而出,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对利润进行虚报的显现路见不鲜。虽然,因为受自身利于的驱使,网络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原因有所不同,一些上市企业是为了对业绩进行粉饰;有的则是为了通过配股对利润进行扩大或者单纯的为了使公司的估价被抬高;也有部分公司为是了对利润进行操作,多别特殊处理,上市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舞弊行为,会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最终将会导致投资者在决策上出现失误,最终将会引发市场发生混乱。

(二)公司内部控制

公司为了资金经济的安全、完善,在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上要以信息的真实性为发点,建立相应的制度。在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对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控制、联系关系进行合理应用,从而构建出一个合理的体系,控制与调节公司的在运行过程中的各项经济行为。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公司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国的研究学者在对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进行考量好普遍认为,管理层为了确保业绩能够得到要求,公司为了配股抑或为了应负监管,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都有可能会出现违规行为。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则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遏制,从而降低对会计信息进行操作出现的差错和过失,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会计信息不会发生偏离,从而提高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度。

(三)公司股权结构

公司的治理受公司结构的影响,前者是后者的运行形式,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基础。股权结构的差别不仅对公司的治理结构有着影响,并且也会对公司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现今,一些发达的国家对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政府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超过20%,会计信息披露程度将会有所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会上市公司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分析外部规制因素

证券市场外部规制会对网络会影响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度。主要表现在制度、政策、网络环节等多个方面对网络披露和会计信息起到一定的约束和监督作用。

1、会计准则

在我国,所有的上市公司在运行过程中都应当以会计准确为主要依据,对会计信息进行纰漏,虽然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会有较大差别,但是在目的差别并不大,其宗旨都是为投资者服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新会计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适目前我国的投资环境,一项关键内容是提高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对上公司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度,虽然涉及到的内容有限,但是依据理论,上市公司应当具有向投资者发布“高质量”信息的实力,尽量降低投资者因为掌握的信息不足,而出现焦虑心里,这也是目前我国上市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家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逐渐变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市场监管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受到市场监管质量的影响,市场监管的主要作用是限制上市公司的二次融资资格,通过合理的措施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在我国内,上市公司在盈利管理上的动机主要有两个,即避免亏损遭受处理、争取进行二次融资。具体来说,市场监管考虑的主要的内容有:二次融资资格、特殊处理等,从影响的程度来说,特殊处理并不会对网络信息披露的真实程度造成多大影响,但是企业所获得的盈余平滑机会将会明显减少,会对二次融资资格造成较大影响,程负相关,其余盈余平滑度的相关性为正,上市公司的规模与盈余平滑度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度的相关都为正。

3、行业竞争

行业市场化,会行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惨烈,在这种环境下,上市公司针对网络信息披露过于保守,不希望因为信息披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被动,而为了使投资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高质量”信息,在完善尽量的传播“好消息”,会计信息披露造假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同一般行业相比,上市公司所经营的行业如果为自然垄断行业,则应当相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但是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了最大幅度降低政治成本,减少支出,其盈余平滑度始终处于较高状态。

(五)加强证券监管

证券机构应当增加对上市公司通过网络进行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处罚。证监会作为我国证券监管最高机构,在纵向上可以向下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调查委会和惩治委员会,合理分配资源,从而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可靠,通过这种方式,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网络技术 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使其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也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目前,网路乱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是上市公司关注的重点问题,在该背景下,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本哲,于建民.上市公司网络财务报告自愿披露信息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

[2]刘青,刘彤.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4

[3]陈运森.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J].审计研究,2012

[4]周晓苏,吴锡皓.稳健性对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3

[5]李莎,兰芬.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J].东方 企业 文化 ,2013

会计信息披露论文相关 文章 :

1. 会计信息监管成本效益分析

2. 环境会计论文

3. 信息经济学论文

4. 会计审计论文

5. CPA行业论文

19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