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sharon
优秀毕业生张淼同学主要事迹材料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提高个人的党性观念。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经典著作;系统深入地学习党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于2004年12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平时,我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各项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在行动上入党,在思想上也紧跟党的脚步;积极参加到校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中,与研究会成员一起讨论交流心得,并于2004年荣获青岛大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优秀论文报告会三等奖;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作为支部宣传委员,按照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统一部署,配合支部书记完成了本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任务,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学习,撰写了读书笔记,与党员、群众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深刻剖析自己党性,对今后的发展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经常向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在平时的组织生活中,积极主动,精神饱满,为支部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秀,勇于创新。凭借着刻苦钻研的学习劲头和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一等、二等奖学金,综合测评成绩名列前茅,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在同学中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经常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经验、方法,并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带动他们共同进步;积极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努力用创新的思维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作为学院科技创新小组的主要成员,积极参加了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难题,不断拓宽专业领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于2005年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设计师资格(水平)考试。 三、在工作上,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大胆创新。“想同学之所想、解同学之所难”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宗旨的体现,也是我的工作巨大动力。作为班级团支书,热情的为广大同学服务,积极带领广大同学学习党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活跃了班级气氛,提高了班集体和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用我独特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深刻影响着周围的同学,团支部内几乎所有同学都向党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担任院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副主席期间,工作大胆创新,踏踏实实地完成了学院的各项宣传任务,切实起到了沟通学院和同学们的桥梁纽带作用,成功举办了校园书画大赛、阳光大学生素质大赛、科技作品图片展等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担任《环球风》主编期间,策划编辑了多期《环球风》,及时准确的宣传了中央、省市、学校学院的方针政策,使广大同学及时地了解国内外形势及政策,真正的把《环球风》办成了在广大同学之中十分受欢迎的刊物。任青岛大学学生委员会委员期间,经常与同学沟通,向学校领导反应同学中广泛存在的问题,为同学服务,并向学校提出好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任青岛大学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代表。几年来,我一直加倍努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多次获 “青岛大学三好学生”、“青岛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青岛大学优秀团干部”、“青岛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常性的广泛深入社会、深入社区,不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及时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2003年暑期,参加了学院防治“非典”志愿服务团,在青岛市街头广泛向市民宣传防治“非典”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服务了广大市民,并为我校及学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2004年暑期,参加了学院赴沂源县科技服务实践队,到淄博市沂源县参加科技服务活动,为当地的学生和员工提供各种指导性的科技服务,解答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将所掌握的知识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了地方经济,同时还被评为青岛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水平;2005年青岛大学承办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期间,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所服务的参赛队伍的一致好评,为我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上,我告诫自己要一直向前看,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并以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影响着周围的人。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上再创佳绩,工作上再上新台阶,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诗情画意*~
载于2022年7月12日《联谊报》 1947年2月,温州旅杭同乡会以杭州市教仁街(今邮电路21号)温州会馆为校址,创办“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1956年2月,该校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接办转为公立,同年9月,与杭州市惠兴女子学校合并,成立“杭州第十一中学”。2000年,高、初中学校实施分离,原杭十一中初中部独立为“杭州市惠兴中学”,在原址(今惠兴路11号)办学;高中部独立为新的“杭州第十一中学”,在杭州市拱墅区大关南苑八丈井办学至今。 同乡会创办私立东瓯中学 抗战胜利后,各界复员杭州,“为联络乡谊并谋旅杭温州同乡福利起见”,依照《收复地区人民团体调整办法》第三条丁款之规定,在杭部分温籍人士发起要求恢复同乡会。1945年12月10日,杭州市政府批准成立温州旅杭同乡会整理委员会,林树艺、张淼、陈纯白、赵咏八、郑邦琨为整理员,蒋文宪为整理指导员,赵咏八为常务委员 。 1947年2月24日,在温州旅杭同乡会第六次理监事会联席会议上,洪季川等人提出创办中学议案。会议同意这个提议,并要求同乡会全体理监事为该校创建发起人。同日,东瓯中学筹备组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推定张强、陈文、林树艺、洪季川、孙孟晋、林竞等15人为校董,张强为董事长、林树艺为校长;推定苏步青、王国松、王季思、董伯豪、夏瞿禅、王梅庵为名誉校董。 1947年6月4日,张强向杭州市政府呈报《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校董会请示》,《请示》提及办学背景及目的,“八年之惨烈战争,而我教育文化机关亦为敌寇袭击之目标,备受摧残,几无幸免”,又由于“我政府于国家、地方财政万分拮据之中”,所以“爰有号召社会人士捐资兴学,以协助政府发展教育之昭示”,办学的目的“为旅杭同乡子弟解除失学之痛苦”。从《请示》得知,东瓯中学成立时间是抗战后,办学目的为解决旅杭温籍同乡子女就学问题,学校性质是私立学校。11月27日,《浙瓯日报》对创校情况作了报道。1948年2月,分两次进行招生共 600人,5月25日开学上课。《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创办经过情形报告》总结:“本校只属初创,而地点适中;人事健全,规模已具,希望甚大。如吾旅外同乡热心于地方教育者,时予物质或精神上之拔助,前途发展当未可限量也。” 校董均为社会名流 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是在温籍旅杭同乡共同努力下创办的,在15位筹备员及校董中,党政界有:张强、林树艺、洪季川、赵咏八、林竞等;教育文化界有:郑邦琨、陈博文、褚寿康、孙孟晋等。 张强(1895~1968),温州鹿城区人,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主任委员、浙江省参议会参议长。其在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中央党部经营多年,是资深党魁。在东瓯中学筹办时期,张强是浙江省参议会会长和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主任委员,有一定政治影响力和社会资源。 林树艺(1906~1962),瑞安市人,曾任遂昌县长、新昌县长、浙江省浙西行署秘书处处长等职。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书记长,1946年当选为浙江省参议会参议员,积极参与旅杭同乡会事务,时任温州旅杭同乡会常务理事 。 林竞,苍南县人,抗战胜利后,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洪季川(洪铎),瑞安市人,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与著名诗人徐志摩是同学,曾任泰顺县长,时任浙江省地政局局长。赵咏八,乐清市人,曾任国民党乐清党部书记长、温岭县长,1947年至1948年,任处州中学校长,时任温州旅杭同乡会理事会理事长。 在教育文化界同乡中也是人才济济。郑邦琨,平阳县人,抗战胜利后,曾任安吉县长、浙江省参议会参议员,1947年在杭州创办《当代晚报》,同时,被推选为杭州报业公会理事长 。 陈博文,名绶章,江苏无锡人(迁居温州),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法科经济系。1945年至1949年任浙江图书馆馆长。褚寿康,余杭区人,系乐清人吴万里的夫人,担任惠兴女校校长25年之久,《温州旅杭同乡会理事名单》(1949年11月),登记籍贯为乐清人。孙孟晋,名延钊,瑞安市人,瑞安名儒孙诒让之子,1947年左右,任浙江省通志馆总纂(总撰)。 名誉校董苏步青、王国松、王季思、董伯豪、夏瞿禅、王梅庵均为教育名家。苏步青是浙江大学的数学家;王国松是浙江大学工学院院长、著名电机工程学家;王季思是之江文理学院教授、著名戏曲家;董伯豪曾任江苏省江阴南菁中学校长、浙江大学退休教授;夏瞿禅(夏承焘)是之江大学中文教授、著名词学家;王梅庵(王荣年)曾留学日本,时任钱塘江管理委员会秘书。 师资雄厚 学科齐全 在社会名流校董支持下,特别是在有教育、文化背景的校董指导下,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办学是高起点、高要求。学科上既有国文、数学、英文,也有地理、历史、化学、生物等主课,同时开设政治、体育、美术、音乐等副课。学校师资力量雄厚,从管理层到教师都毕业于专业院校,就连出纳及会计也是专业院校毕业。据《杭州市私立东瓯中学教职工履历表(1949年秋季)》统计,共有教职工31人,其中,专职教师23人,兼职教师2人,职员6人。 校长(校委会主任)仇岳希, 1932年毕业于法国南锡大学。1945年在上海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浙江民盟重要创始人之一;副校长洪炽昌,字芷坨,国立北京大学毕业,曾任瑞安县中学、永嘉私立瓯海中学、省立高级中学教职,前教育厅督学、科长,省立湖州中学校长等;校委成员陈楚淮,剧作家,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在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浙江大学外文系任教。 1949年5月,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担任校董事会董事长,并在学校兼课两年。1989年1月,苏步青应浙江师范大学《中学教研》杂志社之邀,发表《谈谈教书育人问题》一文,文中提到,“解放前,我在杭州市东瓯中学教过两年”,这是“我60年数学教育与研究中很短一段时间”。苏老此语可见,他虽只在东瓯中学教了很短一段时间,但却是难忘的经历。 夏承焘在日记中也多次提及东瓯中学。夏承焘从1947年2月担任名誉校董至1950年1月申请辞职,担任校董共三年多时间。1949年3月11日,他在日记里载“夕作东瓯中学校歌”,可惜的是,夏承焘日记没有记载校歌。 浙ICP备05062106号-1 © 联谊报版权所有|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服务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