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狼追月
销售商品发生退货时会计处理,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尚未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将已记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额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借:库存商品贷:发出商品。
第二种情况,已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除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外,一般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
会计分录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的重要环节。会计核算中,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以前,按照记账规则,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不同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要求要素齐全,并有严格的审核与编制程序,而会计分录则只是表明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科目与金额,是记账凭证的最简化形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西西里的蘑菇
收到退货款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原材料或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退货会计分录:销售退货,借:主营业务收入,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同时冲回成本。借:库存商品,贷:主营业务成本,进货退。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贷:库存商品。
退回货款会计分录条件:
条件1,银行存款之前收到了货款,那么根据分录银行日记帐当然记在借方增加了,现在退回了货款,根据分录当然要冲减本期的银行存款日记帐的借方增加额了。
而不是在银行存款日记记帐的贷方登记,如果是贷方登记,就是属于虚增的支付,实际是退回的,也就是只能在银行存款的借方冲掉。
条件2,如果是电算化做凭证的,现金流量表也是自动显出经营收入负数,也是自动冲减当期的经营收入。而最后的两个会计帐务处理总有一个会计科目不符合退回货款的原始冲减。
再次,根据借贷记帐法原则,上借下贷,左借右贷的要求都符合。而最后的两个会计帐务处理总有一个不符合借方记帐法的原则。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收到退货款会计分录?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丁国栋3
首先看发票是否已开,是否跨月:如果发票已开,尚未跨月,直接当月红字冲销或者作废,办理退款,无需分录;如果跨月,小规模纳税人可以直接红字冲销,一般纳税人,需要购买方已抵扣,需要到其当地税务机关开具红字发票申请,再开红字发票,做收入确认分录的红字即可。
1、如果是销售退回,做: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同时,冲回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2、如果是进货退出,做:
借:银行存款/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贷:库存商品
扩展资料:
(1)先借后贷。分行列示,“借”和“贷”字后均加冒号.其后紧跟会计科目.各科目的金额列在其后适当位置。”贷”字与借方科目的文字对齐.贷方金额与借方金额适当错开。
(2)在复合会计分录中.“借”“贷”通常只列示在第一个借方科目和第一个贷方科目前。其他科目前不再列示“借”或“贷”。所有借方、贷方一级科目的文字各自保持对齐;所有借方、贷方金 额的个位数各自保持右对齐。
(3)当分录中需要列示明细科目时,应按科目级次高低从左向右列示,二级科目前加破折号,三级科目放在一对小圆括号中,即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
(4)借方或贷方会计科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级科目同属于一个一级科目时,所属一级科目只在第一个二级科目前列出,其余省略.
每个二级科目各占一行,其前均应保留破折号,且保持左对齐 。需注意的是,如果这些二级科目分别列示于借方和贷方.应在借方和贷方分别列出一个该一级科目;处于同一个方向的每两个二级科目之间均不能列示其他一级科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叶子晓桐
退货的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销售退货和采购退货,具体的会计分录书写如下:
1、销售退货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同时,冲回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2、进货退货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企业)(红字)
贷:库存商品
扩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
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
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