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听风
CPA的会计和审计的学习方法如下:一、通读教材,整体感知 审计不像其他课程一样,学会了某一章节就会做某一个题目,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发挥到一定的作用。审计在于贯穿,只看到眼前的,不从整体把握,终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主义者。无法应对考试,更无法执业。通读教材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开始,所有的实务内控,主要的审计程序都要有个印象。总体感知,需要形成一个脉络,让自己明白审计是做什么的,如何做,弄懂这一点可能需要大量的阅读教材。 二、把握基本概念,夯实基本功 审计考的是一种思维,一种职业判断,在实际工作中更是这样,没有一个法条可以说这个证据可以用,那个证据不可以用,全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在考试中更是如此,纵观历年考试题,都是书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灵活应用。基本概念不懂,何谈起灵活运用。 独立性,职业怀疑态度,重要性,审计证据,审计风险,风险应对,审计抽样,监盘这些都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概念,考试肯定不会考书上的概念,但是不掌握好这些概念,就像高楼没有地基一样。 三、贯彻风险导向观念,快速做好审计工作 现在的审计不是查账,考试的重点也不是单纯的会计调整分录。审计与会计相通,但审计最终是审计,考试就要知道错在哪,如何查,查处来如何办的问题。 错在哪,这个问题成为了近几年的热点。主要从风险评估开始,针对考试来说,把教材的“了解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六个方面全部的掌握就行了。切不可认为都是书上的条条框框,考试不会考的,如果是那样就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考了。6个方面,全部掌握,全面理解,尤其是被审计单位的内容控制的问题,做到融会贯通。 如何查,经过风险评估后发现存在重大错报,如何办,就要查出来,错报的金额、错报的性质,这样才能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报表。查的方法具体有8中,所谓的观察、检查、分析、函证、重新执行、重新计算等等。如何查还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两种重要的方法,也就是上述8中方法的灵活结合。这是个真本事,需要项目经理进行设计。针对考试,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的具体要求,一定要一口就能说出。否者,考试就会出现五十多分的现象。 查出来如何办,把错报进行分类,哪个错报是性质的错报,哪个是数量的错报,把不是性质的错报进行汇总,与重要性错报想比,进行出报告。 四、结尾工作要做好,高标准,严要求出具审计报告 结尾的工作就是期初余额,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等等的问题。验资、内控审核、审阅也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重要内容。
南京爱华会务
个人觉得自己看书比较累,看教程比较好,再加上一定量的做题。网上的教程最便宜的300一门,如果淘宝上买卡的话,两百左右搞定了。书的话,最主要是买做题目的书我考过的4门中,教材基本没碰,所以感觉做题目的书最重要~
julielovecat
有会计基础的话建议由难到易考,它的期限只有五年,五年后就要重新考。如果没有会计基础,《会计》是注会六门的基础,故零基础童鞋首次报考必选《会计》。零基础考生因此前未接触过会计知识,对会计的很多概念问题就是一知半解的,直接学注会《会计》肯定会打击自己的积极性。所以,大家可以先从《初级会计实务》进行入门学习,时间不要长,二三十天就行了,自己看看教材,或者听听初级会计职称培训课程,了解会计的基础知识,比如借贷记账法、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等。对于零基础学员可以参考下面建议学习:1、报考两门(1)会计+审计这两门是公认的报考两门的最佳组合,也是本人极力推荐的组合。审计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财务报表是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如果不了解《企业会计准则》,又怎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呢?再者说审计中涉及很多会计知识,比如综合题中总会涉及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资产减值的有关知识等。同时报考这两门比将这两门分开报考所花费的精力要少很多。(2)会计+税法将这两门进行搭配主要是他们的关联性大,而且税法相对简单,对于零基础考生,更容易通过。《会计》有一章所得税,而《税法》中有一部分企业所得税,放在一起比较容易理解。建议先学《税法》中的企业所得税,再学《会计》中的所得税,具体抽象结合学习。2、报考三门(1)会计+税法+经济法此组合中会计和税法关联性较大,而经济法则相对独立且比较简单,故此组合的难度比较小,作为零基础考生第一年的三门考试科目,还是挺合适的。(2)会计+审计+税法虽然一直以来小编都认为此组合是报考三门的最佳组合,但有些零基础考生还属于上班族,备考时间不是很多,同时备考会计、审计两大科目,还要再加一科税法,备考难度较大。本组合比较适合备考时间相对充足的零基础考生。会计和审计与税法之间的关系参见上面,在此就不再赘述。
开心3点0
一,CPA的会计的学习方法分如下三步:
1.第一步把全书通读一遍
不要求快通读CPA课程,制定一个计划,每天用多久学完几节课,在此之前先预习那本预科读本,要快速的看过去,不贪多,也不要钻牛角尖。
这个阶段不做题,只看例题和习题及解析,彻底弄懂例题,理解最好,不理解也要尽量去记。
2.第二步请精读
逐章逐节的细看书,大量做习题了,强化基础。听老师的单独录制高清网课。轻一的习题是要用心反复做的!通过做题来巩固学习。难点不能跳过,如果不懂,就要去论坛发帖提问,或者自己准备好在课后去问老师,想办法弄懂。
无论你懂还是不懂上课还是要好好听,习题要做,真的懂了加深一下记忆也没有坏处,有时候上课老师讲的那么一句话没听清,可能就会断链子,影响整个的效果,有时候上课老师讲的那么一个学习小方法没听到,就可能失去了另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学习要专注。
3.第三步基础已经打牢
那狂做题来巩固知识,发现不会的继续听听串讲,习题班,千万别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对考试没有任何好处!不懂的就去论坛提问,正常老师的答疑很到位。
二,CPA的审计做题的三种方法
1.不修改尽量一次到位
做模拟的时候,稍微思考看清楚题目题意,关系理顺了然后下笔如果能连着做下去,不回头改前面的数字,时间一般都是够用的。但如果做着做着发现前面错了,倒回去改,那就往往来不及做完了。
2.少用计算器尽量心算。
把计算器拿起来,敲按钮,再放下去的动作本身就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比如一个简单的加减计算,用心算一秒钟就算出来了,用计算器也许三、四秒都搞不定,这就是非增值成本。注会很多考试计算量都很大,一份卷子要算几百个数字,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3.笔帽不要倒扣在笔端。
把笔帽摘掉了,发现笔居然变轻了,写字也快了一些,轻松了一些。
因为笔帽本身并没什么分量,最多几克吧,但是我们的手是很敏感的,一点点分量也能影响到它的速度和体力。所以如果这种倒扣笔端的习惯的,不妨也试一试,看看这样是不是能写得更轻松一些。
扩展资料:
CPA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CPA为中国唯一官方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质,唯一拥有签字权的执业资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成立地方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简称地方考委会),组织领导本地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工作。
地方考委会设立地方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地方考办),组织实施本地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工作。地方考办设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在国际上说会计师一般是说注册会计师,而不是我国的中级职称概念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每年的通过率一般在全国考生人数的10%左右。至2017年12月31日,中注协个人会员达到237203人,其中执业会员(注册会计师)105570人,非执业会员达到131633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cpa
秋末夏初
cpa会计推荐老师如下:‘
1、郭建华老师
老师介绍“会”言“会”语,逢“郭”必过。高校副教授,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职称、资产评估师考前辅导专家,“梦想成真”辅导丛书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经典题解》、注册会计师《会计应试指南》《会计最后冲刺8套模拟试卷》主编。
2、张敬富
基础差,但时间比较多的小伙伴,可以选张敬富(讲的会全面一些,也会通俗一些),课程有146小时,每天3小时学习,1小时做题,大概基础阶段要学2个月(部分章节一次听不懂,耗时多一点)。张老师上课深入浅出,自己编了很多方便理解段子。
3、张志凤
基础好,时间少的小伙伴,可以学张志凤(讲的会深入一些,对基础差的不友好,很多推荐张志凤的都是有中级会计基础的考生),课程有115小时,每天3小时学习,1小时做题,大概基础班要学40天。
张志凤老师是会计业的泰山北斗,张老师对每个知识点的原理把握精准、理解透彻,知识点讲得很全面,属于高于考试的一种教学风格,听他的课能掌握会计的真谛,不过不适合零基础学员,零基础学员可以直接放弃!
4、慕容仙
想及格过线,0基础的小伙伴,可以跟完仙姐的会计入门课后,再跟我们的基础阶段课程。我们主要针对0基础,目标是应试,所以讲的会通俗,基础章节和重难点章节分开,重难点章节除了课程还配套经典题目的讲解,解决做题障碍,这样效率就更高,针对0基础的针对性就更强,保证在第一轮最难点章节的学习效果!
5、王颖
备考时间比较多,可以学王颖(讲的会很全面,还有各税种的古今中外历史,听起来很有意思),课程有116小时,每天3小时学习,1小时做题,大概基础阶段要学一个半月。
’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