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9

阳光通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诚信评价体系原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食客小蒲

已采纳

培养诚信理念 财务会计是由人主导的信息系统。会计信息是否真实而完整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取决于企业主管、财会人员等是否有“不做假账”的诚信理念。如果这些人员缺乏诚信素养,就会置公认的会计准则于不顾,为了一己私利而大肆造假,使会计信息面目全非。从许多中外上市公司舞弊的案例来看,都无不说明这一事实。他们或者釆取高估资产、低估负债的手法,制造利润的假象;或者釆取低估资产、高估负债的手法,制造秘密准备金。其结果使社会公众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并且使非诚信行为的监督者——注册会计师的声誉受到极大伤害。 由此可见,企业主管、财会人员是否具备诚信经营理念至关重要。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将这一点列于分析企业固有风险的首位。如果企业主管、财会人员缺失诚信经营理念,则造假账的固有风险陡增。因此,可以说诚信多一分,固有风险就会少一分。 人的诚信经营理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培养和灌输的。在当前全国诚信体系建设如火如荼之际,各行各业都在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信用岗位和信用管理的培训,包括企业内部培训。企业主管和财会人员应该当仁不让,积极参与,补上这一课。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应以案例教学为主。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和教训,触动企业主管和财会人员的神经,使他们确立诚信经营理念。 建立建全诚信措施 光有良好的诚信经营理念,而没有建立建全良好的诚信措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借鉴培训课程中的诚信措施,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建立对本企业行之有效的诚信措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包含了许多诚信措施,因此,诚信措施是寓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中的,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 企业的管理和核算上一般归结为供、产、销、人、财、物6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都应设计好诚信措施。 在供应环节上,要建立购货合同的诚信管理措施,购货合同的签订、授权批准、验收、入库、记账都应各司其职,事后有专人复核。应付账款要按购货合同条款及时结清,以保持企业良好的信誉。 在生产环节上,要坚持各项消耗定额制度,定期分析消耗定额升降原因。要认真复核成本计算的正确性,避免成本造假。 在销售环节上,要建立赊销的诚信管理措施,尤其是信用限额的管理要持之以恒。销货合同的签订、信用授权、发运、记账、应收账款管理应由专人负责。应收账款催收要及时,对于坏账应经过审批才能核销。 在人事环节上,要建立招聘的诚信管理措施,聘用诚信可靠的雇员。在关键岗位,诸如信用经理应经常进行培训,取得岗位资格证书。要建立雇员的诚信记录档案,表彰,晋升在诚信体系建设做出贡献的雇员。 在理财环节上,要建立资金调度的诚信管理措施,遵守银行结算纪律,树立按时归还银行贷款的信誉。在债券和股票发行、流通方面,要树立及时结算利息和股利的信誉。在物资环节上,要建立定期盘点,保证账实相符的诚信管理措施。物资的计价方法一经釆用,没有特别的理由,不能随意变动以调节利润。物资的报废、毁损要经过授权批准,才能销账处理。另外,在会计核算上,对会计估计事项,诸如坏账准备、折旧、或有事项等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 监督非诚信行为 除了培养诚信理念、设计诚信措施,监督非诚信行为亦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在会计核算上的非诚信行为主要表现为: 1.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 3.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 4.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者隐瞒利润。5.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其它行为。 针对会计核算上的非诚信行为,只有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监督,才能加以披露和制止。 企业内部审计最好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领导,可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应当明确以下内容: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它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另外,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也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企业外部审计最好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选任聘用与企业无利害关系的注册会计师,以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要与内部审计师配合,分析企业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确定检查风险和审计方案,力求最大限度查出错弊。 综上所述,培养诚信理念、设计诚信措施、监督非诚信行为,这三者在财务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中是缺一不可的。

会计诚信评价体系原则

336 评论(9)

陆老头11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独立于委托单位应本着诚信为本,独立自主,摒弃任何外界干扰应基于客观的立场,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不能对未来事项可实现程度的大小做出保证注册会计师的信誉和法律责任犹如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注册会计师只有遵守职业道德,才能给投资者创造一个安全诚信的投资环境。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对此出具的审计报告是证券交易所做出决定的重要依据。为增强会计报表的可信度,注册会计师必须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进行检查,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必须遵守独立、客观、公正这三条最重要的职业道德要求。注册会计师无论是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还是最终出具审计报告都应当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独立于委托单位和其他机构。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应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毫无任何利害关系,而且要做到在第三者面前,注册会计师所表现的身份应是完全独立于委托单位,即在他人看来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对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负法律责任。因此,无论是业务的承接、执行,还是审计意见的形成和审计报告的提交,注册会计师都应本着诚信为本,独立自主,摒弃任何外界的干扰,同时他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也无需任何部门的审定和批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的执行过程中,对于有关审计事项的调查、取证、分析、判断应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被委托单位和第三者的意见所左右,不应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所以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和研究。注册会计师提供的是高质量高标准的专业服务,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品德,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不应承接、从事本人不能胜任或不能按时完成的业务,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如此。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一方面要对过去发生的事实以独立客观的原则做出判断,另一方面还要对未来事项进行审计。但未来事项具有不确定因素,无法做到对未来发生的事实作出客观的判断,所以注册会计师不能对未来事项能否实现或者可实现程度的大小做出保证,否则将对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人造成误导。

154 评论(14)

司令来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是:

1、政府推动,社会共建。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政府负责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健全法规和标准,培育和监管信用服务市场。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协调并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力。

2、健全法制,规范发展。

逐步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和信用标准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管理,规范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全局,系统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4、重点突破,强化应用。

选择重点领域和典型地区开展信用建设示范。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扩展资料

诚信文化建设:

(一)普及诚信教育。

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在全社会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尚。

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中进一步充实诚信教育内容。大力开展信用宣传普及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屯、进家庭活动。

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开展群众道德评议活动,对诚信缺失、不讲信用现象进行分析评议,引导人们诚实守信、遵德守礼。

(二)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弘扬诚信文化。以社会成员为对象,以诚信宣传为手段,以诚信教育为载体,大力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积极向善、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

树立诚信典型。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结合道德模范评选和各行业诚信创建活动,树立社会诚信典范,使社会成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

深入开展诚信主题活动。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诚信活动周”、“质量月”、“安全生产月”、“诚信兴商宣传月”、“3·5”学雷锋活动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公益活动,突出诚信主题,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氛围。

大力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针对诚信缺失问题突出、诚信建设需求迫切的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树立行业诚信风尚。

(三)加快信用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信用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把信用管理列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发展急需的新兴、重点学科,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信用管理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开设信用管理研究方向。开展信用理论、信用管理、信用技术、信用标准、信用政策等方面研究。

加强信用管理职业培训与专业考评。建立健全信用管理职业培训与专业考评制度。推广信用管理职业资格培训,培养信用管理专业化队伍。促进和加强信用从业人员、信用管理人员的交流与培训,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参考资料来源:信用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260 评论(8)

英子888888

信用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注重信用风险评估的原则。

8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