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miriam
在会计软件中,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操作,明确职责范围,根据会计电算化后岗位的划分,对所有操作员分配一定的权限。 操作权限的设置通过软件提供的“操作权限设置”功能实现。通过操作权限设置,一方面可以防止无关人员进行操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操作员越权操作。 操作权限应根据岗位分工进行设置,并遵循会计内部牵制制度。操作员工应使用真实姓名,严禁设置不存在的操作员。设置完毕后,应将系统默认操作员删除或取消其所有的权限,防止使用默认的操作员进行实际业务操作。 操作日志有手工操作日志和机内操作日志两种形式。手工操作日志是由操作员使用软件时手工登记的,而机内操作日志在会计软件运行时由计算机自动登记。 会计软件的操作日志是系统对软件操作情况以及运行情况的自动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操作员姓名、使用功能、进人日期、时间、退出日期、时间,以及系统运行状况等。 操作日志是进行系统管理、维护的主要依据,也是对会计业务处理情况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同时为审计提供线索。因而应认真登记,严格管理。会计期间结束后,机内操作日志应打印输出,同手工操作日志一起随其他会计档案装订、保存、打印前不能删除。
小鱼果MM
在系统管理里面采用ADMIN登陆,密码为空,然后选择人员权限即可设置。
会计电算化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
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扩展资料:
会计电算化控制权限:
1.输入控制
除对操作人员明确职责以外,还应当用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目的是控制有意无意的凭证插入或遗漏。在程序设计时,机内凭证由计算机自动连续顺序编号,输入凭证由人工编制,两者互相核对。
2.处理控制
处理控制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内部数据处理活动的控制。为保证控制数据输入或运行的真实性、准确性,处理过程控制完全由计算机程序来自动控制的。方法有数据控制、无用数据控制、主副控制三种。
3.输出控制
输出控制是对系统的输出结果进行的控制。其目标有两点:
一是保证输出结果的正确性;
二是保证输出的结果安全地送到有权使用者手中。
为此,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输出的凭证、账页、报表,无论正确与否,任何人不得任意更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电算化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