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99huang
(1) 1月15日借:银行存款40 贷:预收帐款40 1月20日借:应收帐款194 预收帐款4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借:主营业务成本160 贷:库存商品160 1月30日借:银行存款194 贷:预收帐款194 (2) 1月20日借:发出商品800 贷:库存商品800 借:银行存款300 贷:预收帐款300 (3) 1月21日借:应收票据93.6 贷:主营业务收入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 借:主营业务成本60 贷:库存商品60 (4) 1月25日借:应收帐款12.87 贷:主营业务收入1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87 借:主营业务成本8 贷:库存商品8
飞扬嗒兜兜
既然没有具体的要求,那就在此列举一个相对简单一点的例题吧: 题目: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2012年9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1、销售A产品给某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80万元;2、销售B产品,开具普通发票,取得含税销售额29.25万元;3、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为60万元,进项税额10.2万元;另外支付购货的运输费用6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计算该企业2012年9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计算:1、销售A产品的销项税额:80*17%=13.6万元;2、销售B产品的销项税额:29.25/(1+17%)*17%=4.25万元;3、外购货物应抵扣的进项税额:10.2+6*7%=10.62万元;4、该企业2012年9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13.6+4.25-10.62=7.23万元。
zhijuan0628
第一题其实就是考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包含哪些。你的问题其实就是关于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问题。对于有融资性质的借款利息,按照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计算利息。对于该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第二题另外那个回答回答错了,他根本没有理解题目要问的是什么,他也是不知道怎么算出来的。 就是我说的摊余成本,即求2010年末时的摊余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828.7为该资产2009年1月1日的摊余成本。 2009年末摊余成本:828.7-300+82.87=611.57 2010年末摊余成本:611.57-400+61.16=272.73 公式就是: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支付的本金及利息+本期计提的利息 第三题其实陷阱在于工程物资盘亏那个。你反倒理解成了一次性采购了。 正确答案:成本=1800000+1150000+350000=330万 对于初始的工程物资购入的分录是: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进项)贷:银行存款 在实际领用是冲减工程物资,计入在建工程。剩余部分没有用完你不用管“工程物资”干嘛去了,可以冲掉作为存货,也可以就放在哪,下次用于干别的。总之不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第4题你又想多了,而且之前先回答的那哥们儿也不明白,跟那来套着答案瞎回答。这题本来是想考你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构成。我觉得你计算对了。至于折旧,题目中有一句话看到了么?——“该设备于2006年12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什么意思?固定资产的确认时点是什么?就是“达到可使用状态”。也就是说,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在2006年12月才完成入账,当月入账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次月开始计提折旧。也就是说该固定资产实际折旧是从2007年1月1日开始计提。懂了么?呵呵:)
我爱鸡爪啊
原材料的入账价值=5000*1200+60000-60000*7%+20000+18000=6093800购入材料的实际成本由下列各项组成: (一) 买价; (二) 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不包括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按规定根据运输费的一定比例计算的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三)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四) 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包括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减去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 (五) 购入物资负担的税金(如关税等)和其他费用。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购入材料需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购入材料成本中。小规模纳税人和购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小企业,购入材料支付的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所购材料的成本。
我喜欢DHC
运输费进项税为60000*7%=4200元,则运输成本为60000-4200=55800,购进材料的入账价值包括买价、运费、装卸费、保险费,所以你的材料入账价格为6093800元(5000*1200+55800+20000+180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