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亓小屋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职工工资及薪金的14%)、工会费(2%)、职工教育经费(2.5%)、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纳税调整减少额: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注: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即发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注: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即转回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 (注: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即发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注: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即转回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结转: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也可以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或验算上述方法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如果当期没有发生税率变化,则简单至极,只需考虑永久性差异(即税法根本不让抵扣的税会差异)的影响。所得税费用(包含当期和递延)等于当期的(利润总额对应的所得税费用)加上(因所得税率降低导致的期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抵扣时少抵税的损失)减去(因所得税率上升导至的期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抵扣时多抵税的利益)减去(因所得税率降低导至的期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纳税时少纳税的利益)加上(因所得税率上升导至的期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纳税时多纳税的损失)加上(其他永久性差异如罚款赞助支出对应的所得税). 其他那些本期发生了或者转回了的什么东西暂时性差异都不管.
我从来没喝过水
在财务上,“费用”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狭义的费用,指的是会计科目中的各个费用科目(主要是指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制造费用等,进一步指的还包括一级科目下的明细科目,如管理费用——劳保费用、营业费用——仓储保管费用、在建工程——利息费用等。在这个层次上,与费用并列的包括“成本”,综合起来就是我么常说的“成本及费用”。“费用”的另一层含义是广义的费用,即凡是营业收入的抵减支出都作为费用,在这个层次上,“成本”的层次比它低,“成本”是“费用”的组成部分之一,综合起来就是“收入及费用”。与此相似的有现金,侠义的现金仅指库存现金货币,广义的现金还包括现金存款和银行存款等。理解了“费用”的两层含义,就不难理解所得税费用的意思了。站在“收入及费用”的层次上,所得税支出与成本、期间费用及其他支出一样,都属于大“费用”下的“收入”的抵减项目,在财务管理上我们就叫它“所得税费用”。它不是缴纳所得税所发生的费用,而是所得税本身,更不是公关费用。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侠义的费用是财务会计的层次,应用范围是各个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广义的费用是财务管理的层次,应用范围是损益表上的所有代“减”字头的项目。
scropio123
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是按照会计的规定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作为费用核算,在核算中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进行核算,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公示是: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方法步骤主要分三步: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第一步是确定递延所得税,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会计中所得税费用会计处理: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方法第二步应该确定应交所得税。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方法第三步根据“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倒挤得出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中,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会计处理具体如下:①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②会计中所得税费用计算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③会计中所得税费用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④会计中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就叫小胖
所得税费用是指按照会计权责发生制核算出来应该归属于当期的所得税。 形成原因是因为会计核算出来的会计利润和税法核算出来的应税所得额不一致,导致按照会计准则核算出来的企业所得税和实际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数额不一致,这时候就需要查找差异原因,找到的是永久性差异,会计确认为当期损益,找到的是暂时性差异,会计确认为递延费用。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