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4

Blackstar01234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相关经验分享案例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崔若若11

已采纳

小编结合了往年高分上岸的大学霸们的经历,给大家总结出了如下经验分享,不过借鉴别人经验时,也不能盲目跟从,要结合自己的基础情况、备考需求进行取舍,更不能盲目全部照搬,每个人的知识接受度不一样,要贴合实际情况。

同理,备考时长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咱们讲究的会计人就得在确保复习时长都是有效备考时长的基础上去做规划。

找对方向、用对方法、努力到位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入口在哪儿: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主力军人群都是上班族,在职就意味着其实没有太多时间专门备考,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考时对时间进行详细规划,做到充分利用。

PS:并不是时间短就是优秀,时间长就是不行,每个人上班强度不一样,每天的学习时间也不一样,综合学习时间不要低于300小时就行,这是最低备考所需时长。

这300个小时怎么利用才是真正的学问所在,举例个例子:

粗略计算,90天时间,其中20天是周末的休息时间,每天备考8小时左右,共160小时;上班时间70天,每天备考3小时左右(其实加上零散时间能有四个多小时),共210小时,总备考时长约370小时。

更多关于注册中级会计师相关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中级会计相关经验分享案例

306 评论(15)

王玉娜大王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共有三科,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取得中级会计师证书的必备条件是连续两年内考过三科考试,简言之,一科的成绩有效期是两年,两年未过三科,就要重新考。

中级会计科目搭配一:首年报考《中级会计实务》,次年报考《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是三科里面难度系数较高,而且财务管理中有很多内容是以实务为基础的,首年全身心准备实务,考过实务一科的问题应该不是很大,次年准备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在首年学习了实务的基础上再去学习财务管理,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经济法主要是很多理解加记忆性的考点,可以和财务管理同时开始准备,然后争取拿下考试,取得中级证书。

中级会计科目搭配二:首年报考《中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实务难度大,可以花大量时间进行学习和刷题,经济法主要是理解和记忆,可以每天学习一个知识点的进行,主要还是学习实务,这样当年度就可以过两科,即使经济法没过,也可以第二年和财务管理在进行备考。

以上两种方式仅供参考的,鉴于实务在三科中的位置较为重要,也是比较难考过的,所以一定要先报考中级会计实务,这样就会减轻备考压力和难度,至于要不要和其他考科目搭配,视自身的精力和时间而定。

中级会计历年试题领取

327 评论(15)

WongQueenie

说吧,我们认真听!

318 评论(13)

勿忘归途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备考初期的经验分享!正处于备考初期的小伙伴是不是也在寻找备考中好的经验和方法分享,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一聊!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清晰的备考计划

之前小编也说过,备考计划对于初次报考或者一年报三科的小伙伴至关重要。在备考的时候,我们学习的同时也是在和时间赛跑,小伙伴们要学会结合考试难度、学习能力和备考攻略来综合考量。

1. 其中从考试难度来看,由于今年中层会计实务变化较大,增加了很多新内容,建议我们在整个考试准备阶段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会计实务。 相对地,财务管理的通过率略高,但有大量的公式和计算方法需要考生记住,要求更高。 需要长期的持续学习,逐步熟悉各种法律法规和内容的含义,在基础阶段,学习时间不应太多,重点应放在理解上。

2. 从自身学习时间分配来说,每个考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情况不一样。但是备考时间计划是我们权衡工作和学习的有利途径,把适当的时间预留给学习不被打扰,这个也是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的。

3. 准备策略要更加注重后期的考虑。我们大多数人都期望结果是好的,我们希望一次通过所有三个科目。但后续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因为更多的时间被工作或生活占用或对考试难度估计不足。这个时候大概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备考策略了,就是今年要调整到哪个科目,今年至少要过几门考试。适当舍弃,在稳中求胜也是一种智慧的策略。

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249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