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0

守護天使109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信息智能化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石在青岛

已采纳

您好,智能会计方向是会计覆盖财务流程的智能化,比如人工智能的智能财务平台。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智能会计是相对于传统会计而言的,更适应当下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智能会计是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会计行业的新型会计人才,应同时掌握传统会计行业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对人才的要求:1.掌握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分析工具。2.具备智能化会计预测,预算,决策,控制以及评价能力。3.具有外语文献的读写能力以及优秀的交流表达能力。4.具有系统性会计思维和较强的会计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智能会计的发展方向不再像传统会计那样局限,智能会计不仅仅要担负起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传统职责,更多的是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实现财务共享,对未来的财务发展做出专业理性的预测与评估。智能财务是覆盖财务流程的智能化,它涵盖三个层面:第一,是基于业务与财务相融合的智能财务共享平台,这是智能财务的基础。第二,是基于商业智能的智能管理会计平台,这是智能财务的核心。第三,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财务平台,这代表智能财务的发展。

会计信息智能化

356 评论(11)

火焰天堂

一、会计核算智能化对财务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一)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传统的手工会计做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财务工作者的工作时间有限,无法达到无时不刻地工作。而且出现人为失误也是难免的。这就下降了会计数据的处理速度。而人工智能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巨大优势。例如,最早的用友财务软件,会计可以提前将企业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并做好相应的设置,此后工作中会计只需要登录系统将经济业务的信息输入到平台中,进行相关任务的选择和审核,系统便会自动进行记账以及产生财务会计报告,这节省了会计相当大的计量和记录的工作,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提高了财务信息的精确度传统的会计工作流程,即从编制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财务报表,这些都是人工操作完成的,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其中也难免会出现核算错误,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度。而会计核算智能化可以弥补这一缺点,系统通过编制好的固定程序,自动核算生成记账,减少了重复性工作和很多过失性错误。很少出现会计因为报表不平衡而头疼的现象。(三)控制了会计信息造假有人提出设想,今后企业无需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国家通过财务数据共享平台即可自动生成所有会计主体的财务报告。如今税务系统越来越完善,金税三期的完成,社保费并入税务系统,各个行业的经济业务都汇集在一起,使得税务平台的数据越来越完善。财务信息造假也会显而易见。这些都是智能化信息处理的优点。智能系统会设置个人管理权限,不同角色的财务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可以将核算人和审核人区分开,从而控制会计信息造假。除此之外,在会计核算智能化下,财务人员的分工更加分明,假如发现某一部分工作有问题,可以迅速找到相关负责人,这一点也可以降低人为造假的概率。但这也强调了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并具备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否则会导致信息被泄露或篡改的后果。(四)提高企业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利用率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处理数据,并将企业多年的财务数据整合在系统之中,形成了巨大的数据库,管理者可以随时查找历年的财务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便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时掌握企业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发展。二、会计核算智能化为财务工作带来的冲击(一)替代传统的财务工作会计核算智能化虽然给财务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和优势,但是它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人工智能对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一大优点可以替代会计手工做账,人工智能能够有效地处理重复性的财务工作,并按照系统设置好的流程自动核算信息。会计确认、记录、计量、报告的机械化工作可以被智能平台代替。从而导致企业为节省人工成本而减少会计岗位,造成大量的会计人员面临失业的风险。同时造成会计学专业的发展方向面临巨大的转型。(二)改变财务岗位设置会计核算智能化替代了大量的基础性会计核算工作,使得部分会计岗位人数减少,也改变了固有的财务工作内容和范围。一部分的财务从业者面临转岗的局面,接受新的工作内容,这让一些传统的、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的财务人员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 (三)容易引起财务数据泄露大量的财务数据在会计核算智能化模式下会被以电子形式储存在计算机内,但是如今的网络安全程度具有不确定性,保留在计算机中的数据有可能面临较大的泄露风险,假如企业的网络遭受黑客侵袭,将会泄露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商业机密,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损害企业的发展。

350 评论(10)

杭州慕宇装饰

emmmmm

307 评论(12)

真理在朕

会计信息化第一次浪潮(1979年-1996年):我国会计信息化应用事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79年财政部拨款500万元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计算机辅助会计核算试点,开启了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序幕。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改革开放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环境促使会计不断变革,同时也对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需求。个人电脑和局域网技术的问世,为企业开创会计信息化事业提供了必要的硬件环境,掀起了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的第一次浪潮,企业会计信息化事业进入了由单项会计数据处理(EDP)阶段到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第二次浪潮(1997年-2007年):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深化发展时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着全方位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导致企业对管理、决策和市场信息的高度需求,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所生产的会计信息“滞后性”和“孤立性”已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系统、数字化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问世和应用,为开展企业整体信息化提供了IT环境,掀起了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的第二次浪潮。ERP系统席卷了信息化市场,推动了企业级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企业级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功能、结构和性能上比部门级会计信息系统更加完备和优化。会计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2008年-至今):本世纪互联网、移动通讯、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催动了网络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化步入了以规范化、标准化、知识化,智能化、互联化、云化、社会化、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会计信息化第三次浪潮的变革时代。财政部、工信部、国资委等监管部门起到了引领我国会计信息化步入第三次浪潮的作用。以2008年11月12日,财政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资委、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成立了全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地区组织为起点,发布了一系列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发展纲要、系列标准及其实施通知等,为发展和规范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起到了核心作用。

27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