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850322
1.发现的时候,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2.如果是短款,有相关人员陪偿,就记入"其他应收款" 没有就记入"营业外支出" 3.长款,发现是应付人家的,已做帐没有付,就记入"其他应付款" 是别人找零时找错,又没办法给别人,就记入"营业外收入"
panying106
现金长款也叫现金溢余。发生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核算,查明原因后冲回,无法查明原因的转入"营业外收入"。会计分录如下:借: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如查明原因,则冲回。如无法查明原因,则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营业外收入。拓展资料 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账户前,通过记账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账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账符号,有关账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层析法是指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和层次,逐层递进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层析法进行编制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清晰,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会计科目。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等。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类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来判断会计科目的方向。5、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此种方法对于学生能够准确知道会计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非常有效,并且较适用于单个会计分录的编制。
laijiaying4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收付现金过程中发生长款经当日查明原因时,应按规定报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任批准,由会计部门编制现金收入传票,先以其他应付款列账。作如下会计分录:借:现金贷:其他应付款——待处理出纳长款户长款原因,经查明是由于客户多交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少付时,应及时退返原主。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其他应付款——待处理出纳长款户贷:现金长款如经查找,确实无法归还时,应按照规定的报批程序批准后,作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营业外收入。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其他应付款——待处理出纳长款户贷:营业外收入——出纳长款收人户
芊芊寻2013
做账流程:收集单据、整理单据、填写凭证、汇总凭证、登账、结账。
工业企业做账流程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3.根据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登记会计账簿(包括总账和明细账)
4.根据会计账簿(主要是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5.根据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表
6.年终结转损益(也可以逐月结转损益)
7.编制年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8.根据年度会计报表编制所得税年报和其他各税种的汇算清缴自查表
扩展资料:
会计做账必备知识以我国最新企业会计准绳为根据,反应出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改造发展的最新成果,剔除了陈旧过时的内容,使读者学即有所成,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实行,经过实例详尽阐明有关所得税的计算,会计做账必备知识的首要性对十初次接触会计的人来说了如指掌。
尤其是没有经过体系化、专业化培训的从业人员,在其实际的工作中,各种会计理论、银行结算知识、单据知识、税务知识,相干法律法例规定,以及工商管理知识等内容更是被困扰在其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做账
annywong1990
甲产品直接材料费用18 000元;甲产品直接人工分配的工资=15000÷(300+200)×300=9 000 元。甲产品直接人工计提的福利费神=900×14%=1 260元。甲产品制造费用分配进来的成本=8000÷(300+200)×300=4 800元。甲产品的总成本=18000+9000+1260+4800=33 060元。甲产品单位成本=33 060÷200=165.3元/台。销售收入:180台×210元/台=37 800元。销售成本:180×165.3=29 754元。本年利润=37800(收入)-29754(成本)+5000(现金长款)-3000(捐赠)-1200(税金)-600(管理费用)-400(营业外支出)=7 846元。捐赠扣除限额为会计利润的12%=941.52元。实际付出3000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00-941.52=2058.48元。应纳税所得额=7846+2058.48=9904.48元。应交所得税=9904.48×25%=2476.12元。净利润=7846-2476.12=5 369.88元。 注:仅供参考,从会计学原理的角度看,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不是会计学原理的掌握范畴。所以,捐赠的调整也许不用做。那么:应纳税所得额也=7846元。应交所得税=7846×25%=1961.5元。净利润=7846-1961.5=5884.5元。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