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honey
老准则的会计分录是正确的,如果是新准则的如下:
借:银行存款 90000
营业外支出 1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0
应收账款转让是指银行为解决客户因应收账款增加而造成的现金流量不足,而及时向客户提供的应收账款转让的融资便利。
在受让期间,银行委托转让人(销售商)负责向购货商催收已转让的应收账款,如在规定期限内银行未能足额收回应收账款,则由转让人无条件地回购未收回的部分。
基本程序:
①顾客向公司购货,公司开票,销售成立。
②公司于商品发出前,请求代理商作信用审查,出售应收账款。
③代理商审查应收账款的品质,经信用批准后同意受让。
④代理商根据发票金额,预留应由公司负担的销售折扣、销货退回与折让及应收取的佣金,将款项提前支付给出售应收账款的公司。
⑤公司发货,通知顾客其账款已出售给代理商。
⑥顾客直接将货款支付给代理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账款转让
queenwendy
公司贷款会计分录
收到贷款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计提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
贷:应付利息
支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到期还贷款
借: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如果已经计提应付利息,可以在利息扣除后冲减应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如果没有计提利息,是直接支付的,可以记为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艾吃艾美
【提示】保留的目的是为了“内部信用增级”,这属于次级权益。在交易过程中之所以甲银行还保留一部分权利,主要是为了保证将来信托公司利用这批贷款发行债券时,因为甲银行的一部分权益在里面,银行的信用等级相对比其他金融机构更高一些,就会产生内部信用增级,就有利于债券的发行,因此甲银行还保留一部分权益。甲银行转移了该组贷款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如重大提前偿付风险),但由于设立了次级权益(即内部信用增级),因而也保留了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能够对留存的该部分权益实施控制。根据金融资产转让准则,甲银行应采用继续涉入法对该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进行会计处理。超额利差是银行承担损失的首要防线,如果真的发生损失,先抵减这部分超额利差,这是对银行自身利益的一种保护。差额理财要按照公允价值计入继续涉入资产科目。 手写板提示:甲银行实际上卖的是90 000 000元的本金和90 000 000元本金9.5%的利息,保留了10 000 000元本金,10 000 000元本金10%的利息以及90 000 000元本金0.5%的利息(超额利差账户),其公允价值是400 000元。(1)甲银行转移了该组贷款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如重大提前偿付风险),但由于设立了次级权益(即内部信用增级),因而也保留了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能够对留存的该部分权益实施控制。根据金融资产转让准则,甲银行应采用继续涉入法对该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进行会计处理。(2)甲银行收到的91 150 000元对价,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转移的90%贷款及相关利息的对价,即90 900 000(即101 000 000×90%)元;另一部分是因为使保留的权利次级化所取得的对价250 000元。此外,由于超额利差账户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从而甲银行的该项金融资产转移交易的信用增级相关的对价为650 000元。假定甲银行无法取得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和10%部分各自的公允价值,则甲银行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部分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算如表2-7:表2—7单位:元 项目 估计公允价值 百分比 分配后的账面金额 已转移部分 90 900 000 90% 90 000 000 仍保留部分 10 100 000 10% 10 000 000 小计 101 000 000 100% 100 000 000 甲银行该项金融资产转移形成的利得=90 900 000-90 000 000=900 000(元)(3)甲银行仍保留贷款部分的账面价值为10 000 000元。(4)甲银行因继续涉及而确认资产的金额,按双方协议约定的、因信用增级使甲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量最大值10 000 000元;另外,超额利差形成的资产4000 000元本质上也是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因继续涉及而确认负债的金额,按因信用增级使用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最大值10 000 000元和信用增级的公允价值总额650 000元,两项合计为10 650 000元。 手写板提示:①确认转移贷款部分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存放同业90 900 000(101 000 000×90%)贷:贷款90 000 000其他业务收入 900 000 手写板提示:②对于因为使保留的权利次级化所取得的对价250 000元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该确认为负债。因为可能按照1:9的比例分担,这个分担金额就包括250 000元。所以需要确认为继续涉入负债。借:存放同业250 000贷:继续涉入负债250 000③超额利差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属于信用增级的部分。这个400 000元甲银行有这个权利,同时也负担相应的义务,所以既应该确认为一项资产,同时也应该确认为一项负债。借:继续涉入资产400 000贷:继续涉入负债400 000 手写板提示:④保留了10 000 000元的本金,以后违约的时候也可能扣除出去,所以这部分也属于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借:继续涉入资产10 000 000贷:继续涉入负债10 000 000据此,甲银行在金融资产转移日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合并分录)借:存放同业91 150 000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10 000 000——超额账户 400 000贷:贷款90 000 000继续涉入负债10 650 000其他业务收入 900 000 手写板提示:信用增级的公允价值有三个部分,一个是10 000 000元,一个是10 000 000×10%,还有一个是90000 000×0.5%。前两个的公允价值是250 000元,第三个的公允价值是400 000元。信用增级的公允价值一共650 000元,全部计入继续涉入负债,在后续计量的时候,在每一个会计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收入,借:继续涉入负债贷:其他业务收入【提示】这部分可以比照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中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处理。对于分期付款销售商品,借记长期应收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差额计入贷方“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在以后期间分期摊销确认每期的收益。
养啥啥不活
应该是借:应收账款-乙 90000 营业费用-服务费10000 贷:应收账款-甲 100000收到钱借:银行存款 90000 贷:应收账款-乙 90000注意相关手续要完备。
董小小小姐
如果是金融类企业,那这利息作为营业收入核算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利息收入
如果单位是非金融企业,那这利息可以直接冲减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如果是非金融机构自有资金外借,一般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如果是贷款,可以冲减利息支出,记入财务费用。
1、公司收到银行借款: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短期借款)
2、公司还贷款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一般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研发无形资产等,
(1)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当按以下原则计人有关成本、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利息支出数应当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等相关资产成本;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2)账务处理方法为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或“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