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3

粉红蚕宝宝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顺丰控股的会计政策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贫僧法号能吃

已采纳

风投的肉投行的菜大庄的饭

顺丰控股的会计政策

163 评论(9)

初记装饰

这件事情和财务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主要是因为顺丰下降的非常的厉害就没有什么利润,所以他作为负责人,有点不太舒服,就选择了辞职。

169 评论(12)

超级能吃的兔兔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90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577亿元,负债总额人民币1217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为人民币187亿元。拓展资料资产减值损失 1、资产减值损失(asset impairment loss;Assets Devaluation)是指因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2、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但是由于资产的性质不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不尽相同。例如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性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本词条所讲的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所描述的资产减值。在最新的会计准则中改为信用减值损失。

197 评论(8)

我们的季节e

顺丰一直是中国快递市场的领头羊。随着市场的发展,顺丰近期宣布一季度出现亏损。顺丰控股发布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亏损9.89亿元,同比减少209%。同时,顺丰控股公告称,由于个人原因,财务总监吴伟霆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财务总监、副总经理职务。顺丰的亏损意味着业务在下滑,成本太高。事实上,快递业务利润丰厚,亏损的原因是投资范围大和盲目扩张。有60多架飞机,投资巨大。

顺丰此次的巨额亏损主要是由于运营成本大幅增长40%,高达395亿,比营收少30亿左右。成本增加的原因是公司增加新业务投资和产能建设的综合影响。在顺丰控股召开的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顺丰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伟曾就亏损导致股价下跌向投资者致歉,并坦言管理失职。类似的问题不会再次出现。

顺丰控股报63.18元/股,市值2878.76亿元。2700多亿元的市值蒸发。我们不必担心如果SF在第一季度损失了那么多钱该怎么办。事实上,顺丰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虽然我在第一季度损失了很多,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由于市场投资。随着市场的逐步好转和变化,我们不会投入那么多资金,一季度的变化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问题。

电子商务业务可能拖累顺丰整体业绩,造成经营压力。在4月初的一次投资者交流会上,王伟回答说,企业利用边际成本孵化电子商务业务。目前,顺丰仍有运营资源的空间。如果短期的利润压力可以换成长期的竞争力,就会有机会。为了让顺丰成为市场不可或缺的选择,我愿意降低未来1-2年的利润率预期。顺丰非常重视她。她薪酬为445万元,在顺丰高管中排名第二,仅比副总经理李胜少8万元。顺丰作为一家实力如此雄厚的公司,相信很快就会扭亏为盈,所以谁也不应该离开。

183 评论(12)

triangelrain

四月份是各大企业一季度财报纷纷出炉的时候。财报季,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业绩。

在国内快递行业10多年来的激烈竞争当中,顺丰控股一直都被认为是基础最好,盈利能力最强,客户满意度最高,服务口碑最佳的白马股。

然而,4月9日,顺丰跌停的话题一直挂在微博热搜榜上。

顺丰的财报出问题了!

01

快递业最强白马股,亏得最惨

4月8日晚,顺丰控股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亏损9亿至11亿元,然而去年同期盈利9.07亿元。

第二天一开盘,市值超3000亿元的大白马顺丰控股一字跌停。

截至收盘,顺丰控股股价为72.72元,成交额为16.04亿元,收盘时总市值为3313亿元;总市值蒸发约569亿元。事实上,2月18日迄今,顺丰控股累计下跌近38%,期间总市值蒸发约2022亿元。

股价狂泻不止,背后的原因还是公司经营的隐患。

去年顺丰的的营收是1540亿,同比增长37%,而净利润是73.3亿,同比增长26.39%。同时,2020全年实现件量同比增长68.46%,远超行业整体增速的31.2%,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76%。2020年度财报所展示出的成绩非常亮眼。

但到了今年第一季度,顺丰的运营状况急转直下, 第一季度预计净利润亏损9亿元至11亿元,结合去年9亿元的利润,实际上顺丰一季度的利润至少下滑近20个亿。

4月9日,顺丰控股召开2020年度股东大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卫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达了他的歉意,

他坦诚在管理上有疏忽,类似的问题不会出现第二次。

02

巨亏的背后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顺丰这次罕见出现大亏损,从而带动股价暴跌?

要知道,自2017年上市以来,顺丰一季度就未曾交出过“绿色成绩单”。即使在备受疫情困扰的2020年一季度,其盈利额也只是同比跌28.16%,但仍然保持了9.07亿元的盈利。

顺丰官方给出的解释有五点:

总结一下: 1.运营成本增加。2.同行业竞争激烈,快递行业都开始春节不打烊。3.布局诸多新业务,收回资金需要较长周期。

先说同行业竞争。

近几年,顺丰也是为了市场扩张的需要,开始下沉到电商领域。然而作为“快递一哥”的顺丰,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电商领域的快递件,就是我们在淘宝上买一些东西所寄出来的单件。这些电商件的单件价格和毛利都比较低。这个现象也是快递行业多年来,在电商快件领域互相杀价杀到最后,把整个行业的毛利率都压得非常低。

整个快递行业,市场结构还没有尘埃落定的格局,因此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打价格战来侵蚀竞争对手生存空间,大家都杀价非常厉害。在义乌市场,3000单以上、重量0.3公斤以内,价格已降到1.5-1.7元包邮全国,最低的时候单价被压到8毛钱发全国。这个价格,不要说利润,甚至不能覆盖成本,算得上做一件亏一件。

由此可见,快递行业价格战之惨烈。而以往,这些低毛利的电商领域,是顺丰不曾涉足的,完全跟不上节奏。以顺丰的姿态不可能把价格压得这么低,那结果只有被吊打的体无完肤,电商单这块市场既砸了钱,也没占到市场。

其实最消耗顺丰财力的还是超越自身承载力的新业务投入。

顺丰2020年财务报告显示,顺丰一共投资了141.55亿元,占收入比重约9.2%,比去年多了近12亿,包括土地、仓库、分拣中心、飞机、车辆、信息技术设备等,其中分拣中心和飞机投资金额较大,占了近60亿。

此外,在 科技 方面的投入达到42.73亿元,同比提升16%。

2009年,顺丰航空仅有2架飞机。但截至今年2月份,顺丰航空已经买了63架飞机,是国内机队规模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

土地、仓库、飞机,这些投资都需要较长的回报周期才能见到成效。而在最烧钱,见效最慢的顺丰,2020年一股脑儿投了42亿,现金流不出问题都是来了鬼了。

03

最致命的“一刀”

不管是,同行竞争还是新业务投入,其实对顺丰的伤害还谈不上伤筋动骨。真正要它命的是基本盘逐渐崩溃,是顺丰最核心的业务,也是快递件的高毛利业务——时效件。

时效件一般是指公文、发票、商务文件等等需要隔日送达的,要求时效性的单件。这类市场毛利和单件的价格都非常高,单价一般都在二十、三十左右,利润非常可观。

36氪在报道指出:

1月4日,国家邮政局局长介绍,经过初步测算,2020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完成830亿件和87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8%和16.7%。

一位业内人士预计,假如其中关于发票(包括合同)的业务占5-10%,涉及的业务将达到440-870亿元。

顺丰从起家以来一直在快递企业的价格战硝烟中独善其身,以高客单价下的时效件优势几乎垄断了大企业客户的高级业务,其中就包括发票和合同寄送等财税法相关业务。

顺丰一直以来都是在高毛利业务待着舒服,突然要同其他快递企业一起在低毛利的电商单里一块儿内卷、厮杀,肯定是适应不了。

电商单领域开拓不了,加上基本盘逐渐崩溃,顺丰的巨额亏损财报出炉只是时间问题。

04

大变局

其实顺丰这次利润亏损,股价暴跌,背后还能反应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问题。就是自去年大放水以来,原材料、人工和各类生产成本都在经历普遍上涨。在生产端的通胀其实早就到来了。

但是迟迟没有传递到消费端。

各行各业的上游生产,涨得不是一星半点,去年光各类原材料就普涨40%以上, 造成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胀。

这类通胀传导到下游是非常缓慢的,因为现在整体经济我们都知道,处于明显的下行趋势。消费是一蹶不振,内需根本就提振不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生产企业就算不断压缩利润也不敢涨。因为一涨价,就更没有人买了。

因此,现在的局面是,终端消费者还没有明显感受到通胀压力,因为还没有传导过来。但是从事实业生产的企业已经在叫苦连天,利润几乎要被成本上升给榨干,同时,还不敢随便涨价。

说到这就很明显了,顺丰的利润巨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类似顺丰的企业,经营成本一直在上升,运费成本、过桥过路这些费用一直在增加。上游的通胀压力已经传到企业,但下游还在内卷打价格战,根本就没有提价的空间。

顺丰和快递行业,现在都陷入一个怪圈,就是不得不在承受高通胀带来的压力,还要咬着牙一直卷下去,不要命的打价格战,在现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存量市场上直到拼个你死我活出来。

可以预见到,快递行业“拿刀互砍”的时代会随着大放水后果进一步显现而被持续催化,进入一个全面的存量市场和内卷时代。

毫无疑问,这是快递行业的一个大变局,一个步入“ 韭菜 ”互砍的大变局。当然,也许还不止是快递行业。

19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