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4

小羊囡囡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官方教材上的例题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杨杨杨远远

已采纳

把尚未分配的递廷收益=2400000-1800000 改成3000000-1800000就可以了. 另外与政府补助有关的收入,因在受益期内补助还有多余,也就是还没有用完政府的补助,就卖掉了,所以就是益外的收入了,故计入营业外收入..

初级会计官方教材上的例题

84 评论(9)

吸血鬼小呆

事实上我觉得这是个错误的例子,供电房间的计划供热费用和其他房间计划供热费用,1250就是总计划供热费用,1200就是实际供热费用,1200加个472,实际费用加计划费用,不知所云,我觉得7-7例这是个教材错误,可惜无法确认

188 评论(10)

Too兔rich

这属于销售商品并提供安装的行为,销售收入的确认时间为该商品安装完成的当日。所以,2008年不能确认50%的收入,而应于2009年实际完成安装的当日确认100%的收入,安装费用10万元属于价外费用,应该并入销售开具同一张发票,一并征收增值税。

305 评论(13)

痴货小逗逗

进项税额转出的借方不一样。本题是因为:营改增后,不动产进项税额需要分两次抵扣,购买时抵扣60%,第十三个月抵扣40%,这40%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转到待抵扣进项税,等第十三个月时,再进行进项税额抵扣。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是转入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去,具体到本题目中,如果不允许抵扣,需要转入在建工程,而不是待抵扣进项税额。

358 评论(10)

心在翠微

这个是注册会计师上面的问题,教材上面有句很重要的话是这么说的,对于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后续劳务如果两者的销售收入能够区分,那么分开确认收入,如果合同全部约定不能区分商品和劳务各自的收入,而且后续安装调试劳务是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那么在发出商品时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等到安装完毕时候确认收入,题目里面的销售和劳务都是构成收入的,销售的是主要业务收入,安装费是劳务收入,重点讲一下这个劳务收入,发生劳务费用时候 借:劳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收到劳务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劳务收入两者和销售是一样的,配比原则。

99 评论(11)

巧儿妹妹

1、教材第17页例1-23,为什么题目中的单位都是用“万元”,而答案的单位都是用“元”,是不是应该统一题目与答案中的单位? 答:在题目中进行文字叙述时,为了简化就采用“万元”。在具体做分录时,统一使用“元”。当然,也可以统一题目与答案中的单位。 2、教材第29页例1-42中的第1批发货的存货成本=10500*10.75=112875(元),其中10500这个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10500这个数字是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3、教材第32页例1-50 中的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正负号是否有误? 答:没有错误。 4、教材第32页例1-50中的月初计划成本1000000元、成本差异超支30740元、入库计划成本3200000元和成本差异节约200000元,请问这4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这4个数字是举例时给的已知条件,不是计算出来的。 5、教材第39页例1-62中的商品进销差价率=(10+15)/(110+90)*100%=12.5% ,请问这道计算题中的(10+15)这两个数是怎么得来的? 答:这两个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期初库存商品进价=110-100=10(万元)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价=90-75=15(万元) 6、教材第52页例1-79中购入工程物资500000元,支付增值税85000元,所做分录为:借:工程物资 585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 请问这个分录包含增值税了吗? 答:包含增值税。 7、教材第74页例2-1(3)中的财务费用如何计算? 答:(3)中的财务费用=120000×4%÷12=400(元)。 8、教材第134页例4-18编制的会计分录(4)中的累计折旧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每月折旧40 000元,自20X1年2月1日购入设备起至20X9年2月1日出售为止,共12×8=96个月,累计折旧40 000×96=3840000(元)。 9、教材第134页例4-18和第152页例6-2中的最终递延收益的账务处理怎么不同呢,如果按例6-2中的处理,那么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在期终时是有余额的,尚末分配的递延收益是否应为3000000-1800000=1200000(元)? 答:应该按例4-18的方法处理,例6-2中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应该是3000000-1800000=1200000(元)。 10、教材第137页例4-23会计分录里的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每季度收到的的财政贴息=20000000×6%÷4=300000(元) 分配到每月=300000÷3=100000(元)。 11、教材第323页第4行的等式右边第1项A(1+i)是否有误? 答:确实有误,等号右边第一项应为A。 12、材料成本差异如何计算? 答:请参阅教材第32页有关内容。 13、当“现金”和“银行存款”同时在会计分录中体现时,为什么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答: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如将现金存入银行或从银行提取现金,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科目;或者借记“现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记账,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20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