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7

小v爱火锅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初级会计入账价值汇总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假装不在上海

已采纳

入账价值就是实际花了多少算多少,取得成本就是单单买这个花的钱,其他的不算入成本的一律不用管,就是你计入凭证、账本的成本,也就是你的会计成本,该用语区别于“计税成本”。

一般情况下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就是其入账价值,也就是初始入账成本。

成本与入账价值的区别:举个资产的例子,比如购置一项固定资产可能发生购置费用、差旅费、保险费、安装人员工资、相关税费,这些都是成本,但并不都能组成资产的入账价值。例如差旅费就进入当期费用了。

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指在人力资源取得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

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是相当昂贵的,尽管招聘与录用成奉在人才市场上已有大幅下降,但还是很高的。因为它的计算中还常常包括寻找过程,面试、支付代理费以及重新安置和培训新员工等成本:尽管选择决策并不是不可逆转的。

但一旦员工被雇用,即使其业绩勉强合格,也很难辞退他。因此,公司在获取人力资源之前应认真考虑以下成本控制策略;当然,这些控制策略有时也不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源取得成本的控制,有的涉及到整个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策略。

入账成本

有些企业将不属于产品成本的费用支出列入直接材料费等成本项目。如企业为调节基建工程成本和产品生产成本,通过人为多计或少计辅助生产费用的错误做法,达其目的。例如某生产企业将自营建造工程领用的材料。

直接列入“直接材料费”

作“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这样处理,把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计入了成本、费用,虚减了利润,违反了成本、费用开支范围。

入账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存货的入账价值、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该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借:投资收益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初级会计入账价值汇总

309 评论(15)

肚皮吃饱了

在A和B没有关联关系的前提前,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确实为505,你可以这样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长投的入账价值为你为了取得股权所付出的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本题中支付的为货币资金,公允价值就是面值,税金5万,所以长投的入账价值为505.若本题换做A付给B一台设备和一部分现金(现金比例大于25%,不考虑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B30%股权,该设备公允价值为200万,现金300万,相关税金5万。则长投的入账金额为:200+300+5=505万 不知道这么说你能明白不。

352 评论(9)

zjxlhzyt虹

账面余额(即账面原价、账面原值)是指某个会计账户(科目)所有明细账户的余额汇总,即总账户余额。比如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成本、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余额。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后的余额。备抵科目,一般是指累计折旧(摊销)、资产减值准备等。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对无形资产来讲: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摊销;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对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由于不计提折旧、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其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其他资产:账面原价=账面余额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80 评论(14)

实创佳人

初级会计实务》:1、会计(概念、基础、目标、信息质量要求、要素),货币资金的内容及清查,错账更正法(划线、红字、补充),财产清查,借贷记账法,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四种计算、处置),盈余公积分类和用途,资本公积来源(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应收款项相关账务处理(区分支票、本票、汇票,收账入账计算,应收账款内容、减值计算),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注销股本账务处理,收入的确认条件,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范围区别,税金及附加的核算范围,业务对当期损益是否会产生影响,期间费用。2、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的金额,主营业成本(提供服务成本时、期末、结转后),已经发出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的账务处理,合同取得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计算、相关分录),结转本年利润的方法(两种方法、注意事项),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契税的纳税人,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房产税的征税范围,资源税征税范围的识别,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3、城建税以及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的计算(注意扣除项目、标准、优惠),成本对象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公式、分配的费用),直接分配法(特点、优点、缺点、适用范围、计算公式),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方法(分配率、制造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特点、优点、缺点),可修复废品损失(概述、具体账务处理),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特点、适用范围、计算公式),交互分配法(特点、优缺点、计算公式),约当产量比例法(特点、适用范围、计算公式),定额比例法(特点、适用范围、计算公式),应付职工薪酬(处理),固定资产(处理)。

36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