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1

刘阳780210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流浪猫想家

已采纳

看你自己

学硕,全称为学术型硕士,一般是指拥有学术型学位的人员,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专硕,全称为专业型硕士,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上面两则信息摘自百度百科,简单描述就是,学硕注重研究,专硕注重实践。但这个其实从归类来看,属于内在,而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更注重的是外在的一些区别。以下将来详细说明。报考条件学硕的报考是完全不需要工作年限的,这点大多数应该都知道,但其实在理工科,专硕的报考也是不需要的。可能有的人的会奇怪,明明在哪看到过,说是要的呀~~这里就涉及一个误区,有的种类的专硕报考确实是需要的,这里的有的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项目管理等。当然,上面说的是一般情况,也就是默认你有本科学历 。如果你没有那么的话,那么就需要同等学历,而大专毕业想要获得同等学历,就需要你毕业后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考试难度对于理工科来说,学硕一般考的内容来说是数学一、英语一、政治和专业课,专硕考的内容是数学二、英语二、政治和专业课。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数学和英语上,而难点也就在这两门课上。数学一比数学二的考试内容上要多半册高等数学下以及一整本的概率论,英一的题目也比英二难了不少。学硕和专硕的难度对比一目了然。需要强调的一点,近年来不少学校的专硕并不是考数二英二,而是改考数一英一。比如电气专业,上海电力大学一直考的都是数一英一。所以,各位考生在择校前务必看清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招生人数专硕相对于学硕来说,要多不少。这也是很多同学即使知道报考的学校要考数一英一,还继续硬着头皮选择报考,因为专硕比学硕的名额真的多不少。举个例子,如果,某高校的某专业的学硕招个位数,那么该专业的专硕肯定是两位数。调剂要求这里着重强调,在理工科,学硕可以调剂到专硕,专硕不可以调剂到学硕,纵使你初试考的科目和学硕一样是数一英一。(虽然个人以为不是很合理~)学费虽然一直都说专硕的学费比学硕要贵,但近几年来看,基本持平,都在8000左右。在理工科里面专硕并没有高的离谱,龙龙最多听说的是12000(排除中外合作培养)。学制学硕一般都是三年,专硕的话一般是2-3年。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多数的理工科专硕是2.5年。导师学硕只有一个导师,主要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课题项目进行指导;而专硕会有两个导师,一个导师是和学硕一样,主要进行理论指导,另一个导师是校外导师,主要负责的是技能的培养,以实践指导为主。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专业

303 评论(14)

流浪的好吃狗

挺不错的,尤其适合女生,武汉理工的会计学属于管理学院,老师都还不错,应该算是管院比较受欢迎的一个专业,而且那里的人都很强,属于很努力刻苦的那种,学风很正。 出国有难度,毕竟武汉理工不是以这个专业著称的,但是就业没有问题,当然前提是你的实力能拿的出去,我有个武汉理工学会计的同学本科毕业就签到深圳了,月薪5000!其实还是要靠自己,光是单纯的完成学业不行,还要从大一开始就有计划的学习一下东西,早点考注会的证,而且学的越扎实越好,毕竟以后工作中也还是要参加各种职称考试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PS;我是理工的哦

335 评论(9)

夢女孩儿

一、武汉理工大学王牌专业名单1、国家特色专业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所属领域方向 批次1 武汉理工大学 动画 动漫 第一批2 武汉理工大学 通信工程 第二批3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第二批4 武汉理工大学 车辆工程 第二批5 武汉理工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第三批6 武汉理工大学 工业设计 第三批7 武汉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第三批8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 第四批9 武汉理工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第四批10 武汉理工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第六批11 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 第六批12 武汉理工大学 物流工程 第六批13 武汉理工大学 工程力学 第六批14 武汉理工大学 车辆工程 第五批15 武汉理工大学 物联网工程 新一代信息技术 第七批16 武汉理工大学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节能环保 第七批2、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1 武汉理工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2 武汉理工大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3 武汉理工大学 复合材料与工程4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 武汉理工大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6 武汉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7 武汉理工大学 车辆工程8 武汉理工大学 汽车服务工程9 武汉理工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10 武汉理工大学 热能与动力工程11 武汉理工大学 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12 武汉理工大学 自动化13 武汉理工大学 通信工程14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5 武汉理工大学 软件工程16 武汉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17 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18 武汉理工大学 制药工程19 武汉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20 武汉理工大学 物流工程21 武汉理工大学 海事管理22 武汉理工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23 武汉理工大学 包装工程24 武汉理工大学 工程力学25 武汉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6 武汉理工大学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27 武汉理工大学 航海技术28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3、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3个(国家级+省级)1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航海技术、物流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动画、产品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工程等。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力学、电子商务等。二、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学科名单武汉理工大学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个学科入选了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序号 武汉理工大学一流学科名单1 材料科学与工程三、武汉理工大学专业排名(推荐人数)以下武汉理工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1 车辆工程4.8 (1065人)2 材料科学与工程4.7 (828人)3 船舶与海洋工程4.7 (725人)4 轮机工程4.6 (627人)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7 (446人)6 通信工程4.7 (371人)7 经济学类4.3 (225人)8 航海技术4.7 (221人)9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8 (203人)10 土木工程4.6 (193人)四、武汉理工大学简介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近6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理、工、经、管、艺术、文、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工程学和化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3‰。现有本科专业91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8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2个。

138 评论(12)

lucaminiya

校内专业实际情况看通信、车辆、轮机就业前景良好,材料实力不错。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为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等时期,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2000年,学校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截止2020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设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4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3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3771人,普通本科生29292人,各类研究生26929人,另有外国留学生2116人。截至2019年6月,武汉大学共有四个校区,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开设有123个本科专业。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77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890余人,有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项目”(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6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3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8个):国际经济与贸易、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历史学、物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法语、法学、新闻学、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口腔医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经济学、生物技术。

17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