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96

墨剂先生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有关会计目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易超风格

已采纳

会计目标: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在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会计目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职能

(1)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2)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3)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合法真实的自我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有关会计目标

281 评论(11)

卢卡与凯丽

一、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指成本会计的长期性、根本性、终极性目标,公认的观点是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费用成本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 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正是基于对费用成本的反映与监督,基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追求,与经济效益 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二 、 成本会计的具体目标成本会计的具体目标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怎样提供会计信息。1、 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众所周知,财务会计是一种对外报告会计,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及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成本会计是一种对内报告会计,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决定的。2、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内容。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分对象不同,所需求的会计信息也不同。服务对象的层次越高,所需求的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反之亦 然。其次,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有关管理部门可能随时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特定的成本会计信息,其内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客观地讲,成本会计所提供的日常 成本信息,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分类后,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以满足不同目的需要。对此可从成本费用分类和成本会计报表中得到答案。3、成本会计信息的服务方式。一是通过凭证、帐簿、报表,提供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及其细节的帐内成本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是定期、定向 提供的。二是通过帐外的统计、计算提供,如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加工成本、边际成本等。这些信息一般是不定期、不定向提供的。三是通过专题报告形式向特定 对象提供有关成本信息。四是通过口头汇报方式向有关方面提供成本信息,如年终决算后对职代会的成本费用报告,回答有关政府机构、企业所有者的成本费用咨询 等。

183 评论(12)

Blackstar01234

财务会计的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1)提供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2)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3)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需要。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即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或境界,整个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部是建立在财务会计目标的基础之上。会计目标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会计目标虽然是人们主观认识的结果,但它并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范畴,会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并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性质。研究会计目标对会计的实践工作以及会计准则的制定既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又有较大的实践价值。目前在中国会计理论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仍处于见仁见智的状态。必须在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基础上,辩证认识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作为一种主观愿望,其实现范围取决于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而其实现程度则取决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备程度。1,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1)提供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2)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3)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需要。2,经济实体本身是会计信息的最大利益相关方。会计目标不是为某个利益集团服务。会计目标应该是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由于经济实体是会计信息的最大利益相关方,每个人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会计信息的影响,那么把会计目标定义在为某利益集团服务是不公正的,会对经济造成伤害。为了从理论上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反映经济实体的运行状况,应把会计目标定位在为经济实体这一最大利益相关方服务上。3,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所需要到达的目的,会计主要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

173 评论(10)

微雨燕双飞1988

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

102 评论(10)

喝茶的樱桃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 1、提供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 2、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需要。

310 评论(10)

花开旭航

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是构建会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财务会计信息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它是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

财务会计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

一、基本财务会计目标

1、基本财务会计目标是财务会计研究的出发点,是财务会计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它在财务会计目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直接制约着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同时也体现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

2、基本财务会计目标建立在财务会计一般环境假设的基础上,运用规范方法中的演绎法推导出财务会计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以求达到对财务会计实践的规范,满足社会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

3、基本财务会计目标适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阶段,是从不同历史环境下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抽象出来的共性;财务会计基本目标应为提供信息以满足对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则是两个具体财务会计目标。

二、具体财务会计目标

1、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是对基本财务会计目标的具体表达和实现,是在基本目标的指导下,从事财务会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2、具体财务会计目标则因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不同而不同。

扩展资料:

基本财务会计目标适用于一切历史发展的阶段,是从不同历史环境下具体财务会计目标抽象出来的共性,提供信息以满足对财务会计信息需求。受托责任观认为提供信息是为委托人(已经的投资者)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作出是否继续维持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决策。

决策有用观认为提供信息是为了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进行投资、信贷等决策的需要。可见,二者是有共性的。即都是提供信息以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二者的区别是主要的信息需求者有所不同。

受托责任观的主要信息需求者为已经的投资者-委托人;决策有用观的信息需求者为现有和潜在的投资者。处于不同历史时期,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可见,两者适用不同的历史环境,是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因此,它们属于具体的财务会计目标。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几点思考

161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