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9

财米财米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清查步骤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侯总大大

已采纳

现金清查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实地盘点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与现金日记账相核对,确定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等。其步骤如下:首先,在盘点前,出纳人员应先将现金收、付凭证全部登记入账,并结出余额。其次,盘点前,出纳人员必须在场,现金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人员从旁监督。盘点时,除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外,还要查明有无违反现金管理规定,如有无以“白条”抵冲现金,现金库存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有无坐支现金等。最后,盘点结束应根据盘点结果编制“库存现金点报告表”,并由检查人员和出纳人员签名盖章,作为重要的原始凭证。它具有“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

会计清查步骤

252 评论(8)

那份噯隻許伱甡

1、现金盘点(1)检查现金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现金项目,核对余额是否相符。(2)盘点清查日实有库存现金,填写现金盘点表。(3)将原账面数与盘点数比较。(4)编制现金清查明细表,格式:5)若有充抵库存现金的借条、未提现金支票、未作报销的原始凭证,需在清查表中备注说明。(6)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现金,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2、银行存款(1)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及会计报表银行存款余额,并核对是否相符。(2)取得每个银行存款账户的对账单,分别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如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对账单有差额并且是未达账项所致,应逐笔落实未达账项的形成原因、时间、金额以及资产清查基准日后的进账情况,对长期挂账的未达账项应查明原因,或取得相关依据后进行处理,如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对账单有差额并且非未达账项所致,应作会计技术差错处理,调整原账面数。(3)编制银行存款清查明细表(4)对定期存款或限定用途的存款要查明情况,在清查表中的备注说明。(5)对于非记账本位币的银行存款,检查其采用的折算汇率是否正确。3、有价证券(1)检查明细账、总账及会计报表数,核对余额是否相符。(2)盘点库存有价证券,并编制盘点表,确定其权属,并倒轧截止2006年12月31日余额即盘点倒轧数。(3)将原账面数与盘点倒轧数比较。(4)编制有价证券清查明细表,4.暂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1)检查明细账、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余额是否相符、方向是否正确。(2)对账:应收(暂付)外部单位款项应可采取包括发函询证在内的方法,确认余额;对应收(暂付)内部单位款项应主动与对方对账。对于预计无法收回的金额,应由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确认损溢,作清查变动处理。 (3)对于备用金,可参照现金的方法确认余额。(4)编制账龄分析表。(5)编制暂付款(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清查明细表5、材料(库存材料)、产成品(1)检查库存材料(库存材料)、产成品的明细账、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余额是否相符。(2)检查财务部门材料(库存材料)、产成品明细账余额与物资管理部门的登记账余额进行核对。(3)盘点清查日实有材料(库存材料)、产成品,填写材料(库存材料)、产成品盘点表,并倒轧截止2006年12月31日余额即盘点倒轧数。(5)编制材料(库存材料)、产成品清查表,格式: 项目 原账面数 盘点倒轧数 差额 调整后账面数 清查数 账务清理 清查变动 1 2=1+3+4 3 4 5=1+3 6=5+4 合计 6、固定资产(1)检查固定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2)检查明细账数、总账数及会计报表余额,核对是否相符。(3)盘点清查日固定资产,填制固定资产电子卡片,并倒轧截止2006年12月31日余额即盘点倒轧数。(4)将原账面数与盘点倒轧数比较。(5)编制固定资产清查表,格式: 类别/项目 原账面数 盘点倒轧数 差额 调整后账面数 清查数 账务清理 清查变动 1 2=1+3+4 3 4 5=1+3 6=5+4 合计 7、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1)检查应缴预算款的明细账、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余额,并核对相符。(2)检查各项目的行政事业单位收款收据及上缴财政的一般缴款书,复核应缴未缴数金额。(3)将原账面数与收款收据合计数或一般缴款书比较,如有差额,分析其成因,属于账务处理错误的,作会计技术性差错处理,调整原账面数;非属于账务处理错误的,为清查变动数。(4)编制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明细表格式: 项目 原账面数 收款收据或一般缴款书合计金额 差额 调整后账面数 清查数 账务清理 清查变动 1 2=1+3+4 3 4 5=1+3 6=5+4 合计 8、暂存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2)对账:应付(暂存)外部单位款项应可采取包括发函询证在内的方法,确认余额;对应付(暂存)内部单位款项应及时处理对方单位对账。对于无法与对方确认的金额,对于预计确实无需支付的金额,可由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确认损溢,作清查变动处理。(3)编制账龄分析表。(4)编制暂存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清查明细表。 债权人名称 原账面数 款项性质 与本单位关系 核对余额 差额 调整后账面数 清查数 账务清理 清查变动 1 2=1+3+4 3 4 5=1+3 6=5+4 合计 9、固定基金(1)检查明细账、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2)检查固定基金是否与固定资产金额相符。(3)编制固定基金清查表。 账户名称 原账面数 与固定资产核对余额 差额 调整后账面数 清查数 账务清理 清查变动 1 2=1+3+4 3 4 5=1+3 6=5+4 合计 10、结余、经营节余、事业节余(1)检查收入、支出、结余明细账、总账数及会计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 对于行政单位,检查 “拨入经费”(不含预拨下年经费)、“预算外金收入”、“其他收入”、 “经费支出”(不含预拨下年经费)、“拨出经费”和“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全年发生额,编制收支结余清查表: 项目 原账面数 自查调整数 调整后账面数 清查数 账务清理 清查变动 1 2 3 4=1+2 5=4+3 拨入经费 预算外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 收入合计 拨出经费 经费支出 结转自筹基建 支出合计 结余 对于事业单位事业结余,应检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 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 “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 (非经营业务)”、 “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全年发生额,编制事业收支结余清查表: 项目 原账面数 自查调整数 调整后账面数 清查数 账务清理 清查变动 1 2 3 4=1+2 5=4+3 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 事业收入 其他收入 收入合计 拨出经费 事业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销售税金 结转自筹基建 支出合计 结余 对于事业单位事业结余,应检查“经营收入”、“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等科目,编制经营收支结余清查表: 项目 原账面数 自查调整数 调整后账面数 清查数 账务清理 清查变动 1 2 3 4=1+2 5=4+3 经营收入 收入合计 经营支出 成本费用 销售税金 支出合计 结余 (2)对于发现发生额或余额有异常的科目,应查明原因,属于账务处理错误的,应作会计技术性差错处理,调整原账面数;不属于账务处理错误的,作清查变动处理。

301 评论(11)

Pistachio陆

清查的目的主要是核对账实是否相符,提供一些步骤给你参考吧,首先清点保险柜的实存现金,按照正规的程序,出纳的库存现金不可能有几万元的,如果你们是在当天下班前清点的话,那么现金都基本送进银行了,库存现金1000元以下的属于正常范围(当然也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是检查有否“白条顶库”的现象,这个是不允许发生的,哪怕是真有特殊情况坐支现金的,都必须在当天把问题解决,白条是不能一直放在那里充当现金的。当你们把库存现金数量清点完毕,同时也记录好开户行的余额后,发现账实不符,可以先检查账本是否出现科目金额的借贷方向搞混了,记录的金额是否书写有误,例如“98”是否写成了“89”等。如果账本没发现问题,就要核对记账凭证,查找是否有未登账的情况,总之就是逐步排查可能出现的问题。

22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