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阿虎
(1)遵循各项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遵循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没有遵循准则的要求,应在附注中说明。(2)以持续经营为列报基础。按照基本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应以企业的持续经营为报表列报的基本前提。企业管理层在评价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时,如果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严重怀疑,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不确定因素。如果已经决定在当期或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表明其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则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如破产企业的资产应当采用可变现净值计量等,并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3)以重要性作为项目列报方式的选择原则。在财务会计报表中,项目具体的列报方式应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时,应当考虑该项目的性质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时,应当通过单项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4)以正常营业周期作为项目列报的分类标准。在财务会计报表中,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划分应根据其正常营业周期的不同来划分。正常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止的期间。当正常营业周期短于1年时,或者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时,以1年(12个月)为限来划分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即周转期在12个月内(含12个月)的资产为流动资产,长于12个月的资产为长期资产;偿还期在12个月内(含12个月)的负债为流动负债,长于12个月的负债为长期负债。但是,如果正常营业周期长于1年,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的用于出售的房地产产品,造船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船只等,则应以长于1年的正常营业周期作为划分标准。(5)列报的一致性。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下列情况除外:①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②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6)财务报表项目应当以总额列报,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不得相互抵消,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下列两种情况不属于抵消,可以净额列示:1)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消。比如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不需要将清理收入、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单独列报。2)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消。
海诺地暖
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一、真实可靠1.涵义:会计报表指标应当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需做的准备工作(1)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按照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2)核对各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3)依照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结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和发生额,并核对各会计账簿之间的余额;(4)检查相关的会计核算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5)对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没有规定统一核算方法的交易、事项,检查其是否按照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进行确认和计量以及相关账务处理是否合理;(6)检查是否存在因会计差错、会计政策变更等原因需要调整前期或者本期相关项目。 在前款规定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二、全面完整1.涵义:会计报表应当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貌,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保证会计报表的全面完整的措施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编制会计报表。企业应按规定编报国家要求提供的各种会计报表,对于国家要求填报的有关指标和项目,应按照有关规定填列。三、前后一致1.涵义:编制会计报表依据的会计方法,前后期应当遵循一致性原则,不能随意变更。2.如果确需改变某些会计方法,应报表附注中说明改变的原因及改变后对报表指标的影响。四、编报及时1.涵义: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按月、按季、按半年、按年及时对外报送会计报表2.会计报表的报送期限会计报表的报送期限,由国家统一加以规定。(1)月报应于月度终了后6天内(节假日顺延,下同)对外提供;(2)季报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对外提供;(3)半年度报应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相当于两个连续的月份)对外提供;(4)年报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五、相关可比1.涵义:财务会计报告的相关可比,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必须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并且便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在不同企业之间及同一企业前后各期之间进行比较。六、便于理解便于理解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猫猫猫啊哩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原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货币资金;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 (三)交易性投资; (四)存货; (五)持有至到期投资; (六)长期股权投资; (七)投资性房地产; (八)固定资产; (九)生物资产; (十)递延所得税资产; (十一)无形资产。 2、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合计项目。 3、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短期借款; (二)应付及预收款项; (三)应交税金; (四)应付职工薪酬; (五)预计负债; (六)长期借款; (七)长期应付款; (八)应付债券; (九)递延所得税负债。 4、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至少应当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和负债的合计项目。 5、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实收资本(或股本); (二)资本公积; (三)盈余公积; (四)未分配利润。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在所有者权益类单独列示少数股东权益。 6、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类应当包括所有者权益的合计项目。 7、 资产负债表应当列示资产总计项目,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项目。 8、 利润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营业收入; (二)营业成本; (三)营业税金; (四)管理费用; (五)销售费用; (六)财务费用; (七)投资收益; (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九)资产减值损失; (十)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十一)所得税费用; (十二)净利润。 9、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 (一)净利润; (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及其总额; (三)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四)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 (五)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六)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10、 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二)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三)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 (四)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六)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 (七)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11、 下列各项未在与财务报表一起公布的其他信息中披露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 (一)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二)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三)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猪头小队长1982
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目的,是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资料,而这些信息资料是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阅读会计报表则是包括投资者在内的有关各方取得企业财务状况信息和经营情况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企业必须保证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效进行财务分析。会计报表的质量特性是指使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有用的那些性质,主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会计报表必须及时提供给使用者,并做到便于理解、真实可靠、相关可比和全面完整。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要求就是便于理解、真实可靠、相关可比、全面完整和编报及时。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