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8

兜兜里有糖布布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调减规则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烧饼小顺顺

已采纳

汇算清缴时,如果对企业的调整项目(调增或调减)是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的差异所引起的

会计调减规则

334 评论(10)

粉红蚕宝宝

由于会计跟税法在有些地方上是有差异的,你在会计做账的时候虽然可以做进去,但是在税法上是不允许你做的。所以有需要再会计的基础上进行调增调减,一般用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时候会出现。希望有所帮助

288 评论(10)

山寨天后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增调减的很多项目会计可以列支,如坏账损失,会计可以列支,税法不允许估计,等实际发生时才可以列支,当本期未发生坏账,而会计上又提取了损失,所以需要调增会计利润;同样,有些收入,会计上计入利润,而税法规定可以不纳税,如国债收入,所以需要调减利润;一句话,所谓的调增调减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增调减,差异的原因,是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不同。如何调增调减,需要你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研究透了,那样你才能正确的对会计利润进行调增调减。

179 评论(12)

咣脚奔跑的釹孩

“调增和调减”是指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如果会计帐面的收入、成本、费用确认标准同税法规定不一致,此时就要在已有的收入、成本、费用数据上按照税法规定标准作出调加和调减,以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税汇算清缴总的原则就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归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1、会计准则不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收益需要交纳所得税。

例如:发出商品,会计不确认为收入,税法确认收入,那纳税调整就要调增,要多交税

2、会计准则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减或不允许全额扣减。

例如:税收滞纳金,会计计入营业外支出可以扣除,税法不允许扣除,那纳税调增就要调增,多交税

纳税调整减少额

1、会计准则作为收益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

例如:国债利息,会计确认为收益,税法国债利息是免税的,可以扣除,纳税调减

2、会计准则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减。

例如:三新技术的研发费用,税法可以加计扣除5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得税

197 评论(12)

帅帅老牛

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调整。简单的方法是按企业所得税电子申报表中的纳税调整表调整。

254 评论(10)

我就叫小猪

复式记账是会计的记账方法或原则,指的是当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时,所引起的会计科目的金额的变化记录到两个或以上的会计科目中。会计分录则是依据复式记账这个原则将所引起会计科目的变化表达为分录的方式,分为借方和贷方,借贷的确定应该根据会计科目的性质,借贷必相等。在实际做法中,会计分录一般是写在会计凭证上。平行记账则是指在做好会计分录的前提下,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时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所以,复式记账是做好会计分录的原则,会计分录是平行记账的基础。

16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