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90

zjxlhzyt虹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余姚成本会计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海派小小甜心

已采纳

潘安 潘长江 潘阳 潘霜霜 潘玮柏 潘晓婷 潘辰潘氏名人在我国历史上,潘姓名人辈出。见于史籍,最早的潘姓人物是春秋时楚国太师潘崇,其世代为当朝有势力的家族。西晋时有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以其文字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他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为当时形式主义诗风的代表人物,与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宋代有大将潘美,为赵匡胤手下重要军事将领,屡立战功,累官至忠武军节度使,封代国公。明代有著名水利家潘季驯,他自嘉靖末到万历间,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他治黄方法是: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河行旧道,反对改流,讲究修防,借黄(黄河)通运(运河)。他著书多部,甚有影响。清朝有学者潘来,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现代人潘天寿,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才等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笔墨有金石味,朴厚劲挺,气势雄阔,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潘佺〔清〕清初人。工细花鸟,得宋人法。《历代画史汇传补编》潘大临〔约公元一O九O年前后在世〕黄冈(书录解题作齐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善诗文,又工书。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曾同黄庭坚、苏轼、张耒诸人游。家贫甚。谢逸当以书问;有无新作?他答书道:“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杀。昨日清卧,闻觉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兴,止此一句奉寄。”大临自云诗法老杜,其宝不甚相似,仅得句法于苏轼耳。著有柯山集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潘大同〔清〕(一八二二至一八六二)字吉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楷长子。廪膳生。善画芦雁,学边寿民。卒年四十一。《艺林悼友录》--------------------------------------------------------------------------------潘大琨〔清〕字梧庄,江苏宜兴人。官县丞。吴岫弟子。工写生。《清朝书画家年录》--------------------------------------------------------------------------------潘德舆〔清〕(公元一七八五年至一八三九年)字彦辅,一字四农,江苏山阳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九年,年五十五岁。性至孝,博学工文词。阮元为漕运总督,招之,力辞不往。继游京师,与郭仪霄、张际亮、张履、汤鹏等友善,互相研讨。道光八年(公元一八二八年)举人。十五年,任安徽知县。末几,卒。德舆文入幽出显,沈痛吐露,诗复精深奥博,耐人寻味。所著有《养一斋诗文集》二十六卷,《剳记》九卷,诗余三卷,诗话十三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潘丁丁〔现代〕一九三六年生。北京人。擅水粉画。乌鲁木齐军区某部。--------------------------------------------------------------------------------潘定澜〔清〕字柳塘,广东长宁人。岁贡生。工诗,善米芾书,尤长于画。兼工山水、人物,所绘北游图,风帽雪衣,倚装独立,慨然有澄清之志。尤以桃花一帧最工。阳春谭敬昭题其春园读画图,亦有兼长三绝之目。《七十二峰草堂文勺、听云楼诗钞、梦香居诗三集》--------------------------------------------------------------------------------潘东〔清〕江苏昆山人。澄(?至一六五五)子。澄善诗画,为“玉山高隐”十三人之一。东承家学。画笔高古,不入时蹊。《艺林月刊、昆新合志》--------------------------------------------------------------------------------潘恩〔明〕(约公元一五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仁,上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十五年前后在世,年八十七岁。六岁能辨四声。嘉靖二年(公元一五二三年)进士。历为山东副使。因事忤旨,谪河源典史。四迁为江西副使,进浙江左参政,御倭有功。寻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劾徽王载论,伊王典瑛贪虐骄横,声名大著。后以左都御史致仕。卒,谥恭定。恩所著诗赋策表赞铭祭文等篇,今有笠江集十二卷,《四库总目》行于世。--------------------------------------------------------------------------------潘坊〔公元一二O四年至一二四六年〕初名筠,字庭坚,福州闽人。(一作富沙人)生于宋宁宗嘉泰四年,卒于理宗淳佑六年,年四十三岁。端平二年(公元一二三五年)进士。历太学正,通判潭州,因日食上忆丞相游似。似心善其言,将用之,适坊已卒。初,坊在闽司帅府机宜文字,日醉骑黄牛,歌离骚于市。尝约同舍置酒瀑布前,行令曰:“有能以瀑泉东灌顶而吟不绝口者,众拜之”。坊被酒豪甚,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冲,高唱沧浪歌。及归,乃卧病不起。坊工诗词,有紫岩集《绝妙好词笺》行世。--------------------------------------------------------------------------------潘封〔清〕字小桐,浙江新昌人。西凤子。亦善制竹印,能傅家学。《飞鸿堂印人传》--------------------------------------------------------------------------------潘高〔清〕(约公元一七二二年前后在世)字孟升,江苏金坛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末前后在世。家贫工诗,五言素娥章、柳。陈维崧尝写其诗寄王士祯,士祯称其“清真古澹,王庭相颉颃”,以是有名于时。应督学试,列下等,怡然自得。金陵诗社赋《秦淮晓渡》诗,诸名流咸集,高曰:“我年老才尽,止绝句二十字。”其诗云:“潮长波平岸,乌晒月过街,一声孤擢响,残梦落清淮。”众见之,捷为搁笔。子玢亦工诗,著有《双清集》及《句溪集》,(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潘圭〔清〕字镇卿,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恭寿侄,思牧子。工山水,惟师米友仁,能续家法。《扬州画苑录》--------------------------------------------------------------------------------潘果〔清〕(约公元一七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师仲,江南无锡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高宗乾隆初前后在世。工诗,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进士。官辰州同知。--------------------------------------------------------------------------------潘鹤〔现代〕一九二五年生。广东南海人。擅雕塑。广州美术学院。--------------------------------------------------------------------------------潘鸿海〔现代〕一九四二年生。上海人。擅油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潘厚〔近现代〕(一九O四至一九四三)字博山。善画山水、花卉。一九三五年作残月半桥霜图,一九四三年作岁朝清供图。卒年四十。《明清画苑尺牍附蘧庵遗墨》--------------------------------------------------------------------------------潘焕龙〔清〕(约公元一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卧园,湖北罗田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宣宗道光中前后在世,年七十三岁。道光五年(公元一八二五年)举人。敦品励学,尤工于诗。游京师,与曾燠、陈沆、黄爵滋相切劘,所诣益进。尝赋《七白松歌》,苍郁古厚,一时传诵都下。历官河南洧川、商邱及山东邹平知县。所至有循声。暇则与邑人士酧酒论文为乐,乞养归。焕龙著有《四梅花屋诗钞》十三卷,《卧园诗话》十卷,及《泰山游记》、《读书日记》,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潘徽〔公元?年至约六二二年〕字伯彦,吴郡人。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九年。性聪敏,少受礼、诗、书,讲老、庄,并通大义,尤精三史,善属文,能持论。仕陈为客馆令。陈亡,为州博士。奉孝王俊闻其名,召为学士。尝于马上为述思赋,行一驿面成。俊卒,晋王广引为扬州学士。及炀帝立,为京兆郡博士。与杨玄感兄弟友善。玄感败,出为威定县主簿。意甚不平,行至陇西,发病卒。徽曾奉奉孝王命为万字文;并撰集字书,名曰韵纂,凡三十卷,自作序。居江都时,又奉晋王令,与诸儒撰江都集礼,凡一百二十卷,并奉令作序。复助杨素撰魏书,因素卒而止。--------------------------------------------------------------------------------潘吉〔明〕见沈洪。--------------------------------------------------------------------------------潘吉兹〔近现代〕一九一九年生。浙江武义人。擅国画。北京画院。--------------------------------------------------------------------------------潘季驯〔明〕(公元一五二一年至一五九五年)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七十五岁。嘉靖二十九年(公元一五五O年)进士。官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人民称便。累迁工部尚书,右都御史。前后四奉治河命,在工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增筑设防,置官建闸,功绩最著。乞休归,卒。季驯著有《留余堂集》四卷,及《河防一览》、《河防管见》、《两河经略》等,《四库总目》并行于世。--------------------------------------------------------------------------------潘佳晴〔清〕字快雪,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寓秀水金明寺三十年,卒于僧舍。诗学李商隐,书苍秀得苏、米法。《秀水县志》--------------------------------------------------------------------------------潘家峻〔现代〕一九四七年生。广东南海人。擅油画。湖南衡阳某部队。--------------------------------------------------------------------------------潘江〔清〕字乐湖,广东南海人。山水秀润,所居南雪草堂,多鉴藏前人书、画、金石、彝鼎,好与高人逸士游住山水。画学恽、王,晚宗沈周,气苍骨重。谢兰生题其画册云:“乐翁画泛涉诸家,此册前十叶摹恽正叔上,与前骨格又别颖。翁专习绘事,凡一轴成不取自是,有指摘者,应时改定。”《常惺惺斋书画题跋、剑光楼笔记》--------------------------------------------------------------------------------潘君仲〔清〕云间(今上海市松江)人。能以纸制奕子,状如滇式,色莹亦然,且敲之有声。其为五瓣梅花香盒,蒙之以锦,不可觅其联缝之迹。皆奇技也。《闽小纪》--------------------------------------------------------------------------------潘俊〔清〕字逸伯,浙江余姚人。工篆刻,得赵之琛衣钵正传,所作酷肖,不差累黍,与笪晓山交最深,晓山印多出其手。《广印人传》--------------------------------------------------------------------------------潘俊麟〔清〕上海人,承湛子。精鉴别,亦能画。《海上墨林》--------------------------------------------------------------------------------潘可藻〔清〕字宾文,号懒庵,浙江景宁人。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岁贡生,少负奇气,淹通典籍,工绘事。有懒庵集。《清画家诗史、景宁县志》--------------------------------------------------------------------------------潘坤〔清〕字寿石,号寿卿,钱塘(今杭州)人。工八分书,善人物、花鸟,工致秀丽。《画传编韵》

余姚成本会计

331 评论(10)

狂睡不醒

有一位哲人说过:“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古今中外有多少个“一把手”应验了这位哲人的话。今年四月,中共余姚市委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下发了余党〔2004〕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文件,在文件中规定:市直部门党政“一把手”不再行使本单位财务的直接审批权。党政“一把手”对本单位总体财务开支情况进行审核监督,并签批分管财务副职领导的报销开支。这一文件下发后,各单位迅速贯彻落实,指定了副职领导分管审批,但这一新变化后,各单位就如何加强对财务审批工作的监督无从下手,有个别“一把手”产生了对财务管理的畏难情绪。目前我市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都借助于市财政局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市财政局对各单位实行了预算收支指标的管理,近年来有效地控制了支出的规模,使各项支出预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如对“人员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是按人按项编制;又如“定额内公用支出”中的人员公用经费,是按分类定额标准测定。同时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专门有《余姚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办法对各单位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计划完成率、经费自给率、财务管理措施等等都作了明确的考核。那么,在财政局的宏观控制和管理下,怎样搞好本单位的财务审批工作呢?笔者就党政“一把手”怎样对财务支出审批工作的监督谈两点不成熟的看法。一、建章立制,以保证“一把手”对财务审批工作的监督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可见制度建设很重要。制定一个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首要工作,各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承担的业务工作不同,财务收支项目也有所不同,为此,每个单位必须要有一个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制度,只是制度建设的第一步,把制度和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才是制度建设的关键和最终目的。作为“一把手”不仅要在执行制度上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还必须有落实制度的措施和手段,善于引导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财务活动中,把自觉遵守制度视为一种自警自律行为。 二、分类管理,以有利于保证“一把手”对财务监督工作的实施在对本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建章立制的基础上,仍然需要对财务实行分类管理,这既是财务制度的延伸,又是监督的重要内容。1、对财务开支项目进行合理分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开支审批项目一般可分为五个大类:第一类是人员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及日常公用支出。这类支出是各单位实有人数及国家和地方统一规定的工资津贴、补贴标准和定额内公用支出。第二类是专项支出,是由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拨入的指定项目或用途并需要单独报帐的专项资金。第三类是业务招待费。这项支出包括餐费、赠送的礼品等,该项费用是审批人员最难把握的。第四是单项金额开支较大的。第五类是审批人自己的开支。2、对所有财务开支项目经过以上五大类的划分后,“一把手”可以分别进行审批监督。⑴对第一类费用支出。因为这些费用都是有标准、有规定、有定额的。审批人员比较好掌握,在报销手续完备的前提下,(注明用途说明、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名),一般只要通过市会计核算中心的出纳及会计把关监督就可以解决。⑵对第二、三类费用支出,因为专项支出它的专业性强,而且资金量大,金额开支伸缩性较大的特点,加上业务招待费开支性质复杂。为此应通过经办科室及经办人员填制费用预算单,报“一把手”审批后,由分管审批的副职领导在预算额度内掌握审批。这样做有利于“一把手”及时掌握本单位大的经费活动事项,真正起到监督作用。⑶对第四类。因单项财务开支金额比较大,需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金额大小一般确定在万元以上。(4)对第五类。市委文件有明确规定,分管审批领导本人开支的费用,由“一把手”审批。总之,不论是“一把手”审批还是分管财务副职领导审批,其目的是为了搞好党风廉政建设。为此,单位的财务开支必须在机关干部中公开,只有在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之下,党政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建设才能搞好。当然,赋予了监督的权力,也有一个正确行使权力的问题。既要敢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既要有深刻的认识,又要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从而保证监督权力落在实处。

298 评论(11)

华鑫绿创

风险预警是指企业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报警。

企业进行危机预警是通过风险预警,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保证企业处变不惊,做到防患于未然。

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就像给企业安装了危机雷达在企业风险和危机还没有形成时就已经发出了预警,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并将危机消灭在还没有形成状态或者萌芽状态,从而使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扩展资料:

解决办法

1、培养危机管理人才刻不容缓

处理危机事件,关键在人。人力资源的准备应分为内外两块。内部人力资源准备主要集中在建立企业自身的精英队伍,包括产品技术精英、生产行家、售后服务专家、法律顾问、人力资源专家和谈判能手。

2、企业内部组建危机管理小组

企业内部组建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尽可能选择敢于创新、善于沟通、严谨细致、处乱不惊、具有亲和力等素质,熟知企业和本行业内外部环境,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和较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员参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险预警系统

81 评论(13)

羋修羋修

后宫词(白居易)

330 评论(11)

一个人淋着雨

可以只用一个科目冲。以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为例,这两个科目都是因为企业的销售行为产生,对象都是企业的客户,但科目属性完全不同,预收账款是提前收到客户的货款(定金),货还没有发出,属于债务性质;应收账款是货已发生,还没有收到客户的货款,属于债权性质。所以月底出报表要按余额做区分,如果是应收账款贷方余额,说明钱收多了,客户提前支付了货款,要重分类到预收账款,这是为了准确反映公司的债权债务情况。但做账时就没有必要,对同一客户挂多个往来科目会增加对账结算的难度,甚至可能因此多付货款。假设我们本月对A客户销售了100万的货款,挂应收账款100万,下个月客户回款110万,这时记应收账款借方110万就可以了,余额是应收账款贷方10万,月底出报表重分类到预收账款贷方10万。如果把这110万全额记到预收账款,月底再与应收账款对冲核销就没有必要,也是错误的,无谓增加工作量。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公司的产品很畅销,都是客户先打款后发货,那就以预收账款为主,所以来款都记预收账款,发货实现销售再冲预收账款,多发了月底出现预收账款借方就重分类到应收账款,结果一样。喜欢我的文章,还请点个赞让更多的人看到,并关注微信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我会尽量回复来自公众号的问题。

180 评论(8)

小精灵926

风险预警,是一个系统的名称。全称为“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预警系统的意义:随着WTO的加入,国有商业银行要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而国内商业银行的现状和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已经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224 评论(8)

沫卡MOKOO

潘姓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邠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讲授优生学、遗传学、家庭问题、心理学和进化论课程。1934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教务长、社会学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发现家谱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学者。他为了研究家谱,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谱,静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说他喜欢读他姓家谱,而不修自己家谱,潘听了笑而不语,好事者送上槛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媚”。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苏青浦赵巷乡(今属上海市)人。中学毕业后,以勤工俭学赴法国深造,在飞行学校学习。以技术优秀获得法兰西国际航空联合会证书。回国后,任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潜心研制各种类型飞机。以自制飞机作飞行表演,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国第一个驾驶自制飞机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设计的航空炸弹获得成功。1917年张勋复辟时,驾机讨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为航空厂厂长。后以脑伤致疾卒。 20、潘德明 1908年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时寄居上海。是我国第一个以自行车和徒步形式进行环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旅行团,行至越南时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坚持不懈,乃以7年的时间,历经40余国,1937年7月返回上海。于1976年逝世,终年68岁。他有6位子女,多为画家,大儿子潘薇生为大连人。 21、潘序伦(1893-1985):中国会计学家。江苏宜兴人。20年代,在上海创办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学校和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建国后,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著译有《会计学》、《审计学》、《劳氏成本会计》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国哲学家。江苏宜兴人。抗战时期,在南京创办“新华日报”,任社长近十年。建国后,曾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国心理学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苏宜兴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建国后,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汉年(1906.1.12-1977.4.14):江苏宜兴陆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长期领导敌区隐蔽斗争和统战工作,功勋卓著。上海解放后任常务副市长等职,协助陈毅市长为改造旧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关押达二十余载。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关于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确认“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5、潘天寿(1897--1971) 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长期从事绘画活动和美术教学。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擅写意花鸟和山水画,远师徐渭、朱耷、原济等,近受吴昌硕、黄宾虹影响,布局善于"造险""破险",笔墨有金石气,朴厚劲挺,气势雄阔,题识跌宕疏斜,有黄道周风。能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独自风格。又长于指头画。于画史、画论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治印谈丛》、《潘天寿书画集》等。

321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