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7

漩海灵猫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王泽哈尔滨会计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2007sunart

已采纳

■布纹砖布纹砖,不同于青灰砖,也不同于普通的红砖。布纹砖,是一种米黄色的古砖,比青砖稍小,比普通的红砖要大,其砖的两面有像布纹一样的网格,网格线走向于砖的四角。这种砖,被学者王泽生、辽阳女作家陈子华,在2010年7月6号下午,发现于哈尔滨呼兰区的“呼兰文庙”遗址,根据四方台镇的金兀术点将台的布纹瓦,王泽生将其命名为“布纹砖”。在呼兰结核病医院东侧的呼兰文庙废墟上,一块有“华裕”字样的断砖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接着陈子华在文庙院子中间的草丛里,又找到完整的布纹砖,砖的一面有“华裕顺抚”四字,这样的砖一共发现了三块,另有几个残砖,其中一块由笔者带回绥化做学术研究,另两块由结核病北楼的一居民收藏。布纹砖,不同于辽代的“绳纹砖”,也不同于金代绳纹大方砖,绳纹砖在东北见诸于出土的辽代古墓,若按此论,王泽生提出一个推论——呼兰文庙之地下可能有辽代早期、或金代的古墓群。然则呼兰文庙始建于1927年,1934年续建,1936年全部竣工,原青砖围墙南北长160米,东西宽80米,占地面积约为12800平方米。呼兰文庙的整体建筑尽用青砖,史料未提及绳纹砖。历史上,绳纹砖最远可追溯到秦砖汉瓦时代,从各地汉墓遗存来看,可判断绳纹砖为古墓的建筑材料。呼兰文庙出土的布纹砖,砖长宽高为23厘米、12厘米、6.5厘米,“华裕顺抚”四字总长度为12厘米、字高3.5厘米。“抚”即“抚”,“华裕顺抚”四字作何解释呢?据呼兰结核病医院附近的居民说:「呼兰文庙一带,曾是民国时期石德山的南大营。」萧红的《呼兰河传》提到过“南大营”字样。《呼兰县志》也说1921年吴俊升调黑龙江,陆军中将石得山部驻呼兰城,任陆军混成旅第一旅长、绥海镇守使兼东荒剿匪总司令,当时庆城(今庆安)、望奎等地匪患严重,石得山剿匪转战数年,捣毁200余个匪巢,救出难民500多人。清末至民国时期,东北大地上土匪众多,呼兰河平原也如此,所以呼兰文庙出土的“布纹砖”是否与石得山平定匪患有关呢。紫华(陈子华)说:「“华裕顺抚”的“华”字,与我的名字不谋而合,今到此一游,实有天缘。这三块布纹砖兴许是呼兰文庙院内,周边住户种的菜地撅出来的,菜地下有古墓的可能,也有夫余古国城墙的可能。」

王泽哈尔滨会计

204 评论(10)

gengxiewei

哈尔滨工程大学走出过那些名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三海一核”闻名,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涌现了无数在海洋和核科学领域杰出的人才。

中国潜艇之父——邓三瑞

邓三瑞(1929---),男,汉族,教授,中共党员,湖南宁远人,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没有设计经验,缺少材料,没有任何潜艇力学实验装置的情况下毅然接受研制中国第一艘常规动力试验潜艇的任务,边设计,边实验,最终造出一艘水滴型鱼雷攻击潜艇,并于1959年在旅顺海试成功,这是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发的潜艇。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叶聪

叶聪,男,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11月出生,湖北黄陂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

“蛟龙号”潜水器最重要的设计图纸、每个设计阶段的潜水器总图均出自叶聪之手。他边学习边设计,在没有母型船提供参考借鉴的情况中,完成了“蛟龙”号的总布置设计任务。从最初的草图到完工图,叶聪修正过几百遍。在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刷新世界载人深潜纪录,叶聪也获得了“载人深潜英雄”称号。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李建刚

李建刚,男,汉族,1961年11月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1978-198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核动力专业本科毕业,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说起可控核聚变技术,人们往往会想起EAST和托卡马克装置,而李建刚院士正是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EAST超导托卡马克聚变装置”副总经理,HT-7超导托卡马克物理实验负责人,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在主持和领导HT-6M托卡马克、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科研成果。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知名校友还有很多,鉴于篇幅有限,笔者只在这里列出三位,希望笔者的建议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36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