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财891088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也称为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l)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预算会计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分别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均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2)会计要素构成不同预算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即使相同名称的会计要素,其内容在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上也存在较大差异。(3)会计等式不同预算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净资产;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4)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在预算会计中,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有成本核算,也是内部成本核算;没有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等。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成本核算。(5)会计报表的内容不同预算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 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企业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报告说明书。
oo鱼泡泡oo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中反映单位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反映单位运行情况的会计等式为“收入-费用=本期盈余”,本期盈余经分配后最终转入净资产
而财务会计学中会计要素包换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财务会计学中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为“收入-费用=利润”
扩展资料:
一、政府会计标准体系
我国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等组成。
(一)政府会计基本准则
2015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二)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
(三)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制度依据《基本准则》制定,主要规定政府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报表体系及编制说明等,与政府会计具体准则相互补充。
二、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
政府会计标准体系适用于政府会计主体。军队、已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单位和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其会计核算不适用政府会计标准体系。
三、政府会计核算模式
政府会计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构成,实行“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核算模式。
“双功能”,指政府会计应当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重功能。
“双基础”,指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双报告”,指政府会计主体应当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政府决算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预算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2018年政府会计调整
贱贱骚年
财务基础知识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财务基础知识六大要素。六大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此六者构成了企业财务的全部。前三者为企业资产数据,后三者为企业经营数据,关系具体如下:
小吕娃子
会计核算的13个基本原则(一)真实性(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真实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三个方面,是对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投资人决策和企业内部管理都有着重要意义,会计核算的各个阶段都应遵循这个原则。(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三)相关性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向有关各方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与进行决策无关,不仅对决策者毫无价值,而且有时还会影响他们作出正确决策。所以会计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资料必须对决策者有用才行。 (四)一致性一致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要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批注中加以说明。(五)可比性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才可以同本行业的不同企业进行比较,了解自己在本行业中的地位,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 另外指明一点,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际上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致性原则解决的是同一企业纵向可比问题,而可比性原则解决的是企业之间横向可比的问题。广义上说,两者均可称为可比性。(六)及时性及时行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凡会计期内发生的经济事项,应当在该期内及时登记入账,不得拖至后期,并要做到按时结账,按期编报会计报表,以利决策者使用。 特别是当今信息社会,会计资料若不及时记录,会计信息不及时加工、生成和报送,就会失去时效,变成一堆没用的信息,对进行决策也就不会有任何帮助。可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是其有用性的限制因素。(七)清晰性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能清楚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根据清晰性原则,会计记录应准确清晰,账户对应关系明确,文字摘要清楚,数字金额准确,手续齐备,程序合理,以便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的把握信息的内容,更好的加以利用。(八)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即收入或费用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间负担来确定。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是一种记账基础,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会计模式可以正确的将收入与费用相配合,正确的计算损益。(九)配比性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这一原则是以会计分期为前提的。当确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完整的反映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即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十)实际成本实际成本原则,亦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如有变动,除有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起账面价值。按照此原则,企业的资产应以取得时所花费的实际成本作为入账和计价的基础。历史成本不仅是一切资产据以入账的基础,而且是其以后分摊转为费用的基础。(十一)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得经济收益只与本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收益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得经济收益不仅与本年度有关,而且同时与几个会计年度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有助于正确的确认当期的损益和资产的价值,保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十二)谨慎性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不抬高资产或收益,也不压低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实施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在风险实际发生之前将之化解,并对防范风险起到预警作用,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十三)重要性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如对于不重要的项目,也采用严格的会计程序,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就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成本高于收益。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一般来说,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质上来说,当某一事项有可能对决策产生一定影响时,就属于重要项目;从量上来说,当某一项目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
a长了一半的草
财务基础知识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果你想去了解有关财务基础的知识,请你去了解下面的“那么多什么是?????”也许你会收益!祝你好运!对于初次踏上会计岗位的人来说,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没有接受过系统化教育或培训的人来说,各种会计理论知识、税务知识,乃至工商管理知识,在其实际工作中,总是不堪其扰,被形形色色的相关法律法规弄得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出于这个目的,《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作者采用最直接、最简洁的叙述方式——问答式,将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且最必要的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一一列出,便于读者从系统的角度把握要点,一点就通。从结构上来看,全书层次分明,共分为三大部分,即会计基础知识、银行结算基础知识、税务基础知识和工商管理基础知识。(1)在会计基础知识部分,对会计要素的含义、账户的运用以及怎样记账、对账与查账等会计需掌握的最根本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说明,以为入门会计的工作打好基础。(2)在很行结算基础知识部分,详细介绍了银行账户管理办法和几种银行结算方式,帮助入门会计更好地管理和运用企业的银行账户,为企业看好“宝库”。(3)在税务基础知识部分,对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等的运用进行了详细说明,读者可兼有税务会计的身份,在普通会计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成为会计多面手。(4)在工商管理基础知识部分,介绍了集中企业方式的特点和企业的成立、合并、解散和清算等方面的知识,让新上手的会计对企业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不再陌生,扩大的知识面,使其成为全面全能的优秀会计成为可能。 第一部分会计基础知识什么是会计?会计人员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承担哪些职责?具有哪权限?总会计师应承担哪些职责?具有哪权限?担任会计专业职务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会计工作有哪些特点?会计可分为哪些种类?什么是财务会计?什么是管理会计?什么是税务会计?什么是会计要素?什么是资产?资产有哪些特征?什么是负债?负债有哪些特征?什么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有哪些特征?什么是收入?收入有哪些特征?什么是费用?费用有哪些特征?什么是利润?怎样计算利润?什么是会计等式?有哪些会计等式?各有什么含义?什么是会汁方法?有哪会计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什么?会计核算有哪些一般原则?什么是建账?怎样建账?什么是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的设置应该遵循哪些原则?什么是账户?什么是总账和明细账?总账与明细账怎样进行平行登记?什么是记账方法?记账方法有哪些种类?什么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什么?什么是会计分录?怎样编制会计分录?什么是试算平衡?筹资业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怎样设置筹资业务的账户?怎样进行筹资业务的账务处理?购进业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怎样设置购进业务的账户?怎样进行购进业务的账务处理?生产业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怎样设置生产业务的账户?怎样进行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销售业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怎样设置销售业务的账户?怎样进行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利润业务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怎样设置利润业务的账户?怎样进行利润业务的账务处理?什么是会计凭证?怎样填写会计凭证的封面?填写会计凭证时有哪些书写要求?什么是会计凭证的传递?怎样传递会计凭证?怎样装订会计凭证?怎样保管会计凭证?保管期限是多长?怎样销毁会计凭证?什么是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有哪些基本要求?哪些情况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怎样分割原始凭证?怎样审核原始凭证?什么是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必须具备哪些内容?怎样填制记账凭证?有哪些基本要求?怎样填写记账凭证的摘要栏、会计科目和编号?怎样审核记账凭证?怎样更正记账凭证的差错?什么是会计账簿?设置账簿应遵循什么原则?怎样启用会计账簿?日记账的格式是怎样的?怎样登记?分类账簿的格式是怎样的?登记会计账簿有哪些基本要求?什么是对账?对账主要包括哪些工作内容?什么是结账?结账时要做好哪些工作?怎样日结、月结、季结和年结?怎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怎样查找错账?什么是画线更正法?什么是红字更正法?什么是补充登记法?怎样审查会计账簿?怎样更换账簿?账簿保管期满后怎样销毁?什么是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有哪种类?会计报表有哪些种类?编制会计报表有哪些要求?企业一般需要对外提供哪些会计报表?什么是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包括哪些内容?编制报表附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是财务情况说明书?对外提供财务报告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审核财务报告?什么是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是怎样的?什么是利润表?利润表有哪些格式?怎样编制?第二部分银行结算基础知识第三部分税务基础知识第四部分工商管理基础知识
瞳言無忌
第二章 会计家庭 第一节 六个宝贝 第二节 熟悉科目 第三节 细说借贷第三章 现场考察 第一节 认识凭证 第二节 辨别账簿 第三节 会计流程第四章 进入角色 第一节 学会建账 第二节 公司开业 第三节 辨明费用 第四节 购买资产 第五节 大兴土木 第六节 纳税话题 第七节 自制失恋 第八节 商品核算 第九节 了解存货 第十节 公允价值 第十一节 减值准备 第十二节 往来挂账 第十三节 销售结转 第十四节 详解税金 第十五节 两个收支 第十六节 核算工资第六章 实地演习 第一节 记账 第二节 结转 第三节 汇总 第四节 对账 第五节 查账 第六节 更正 第七节 结账第七章 三大报表
木糖不纯
财务报表的基本分类项目。我国习惯称为会计要素。不同准则制定机构所确定的财务报表要素并不完全相同。 我国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六项,前三项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后三项损益表要素。 国际会计准则把财务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权益、收益与费用五项,前三项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后两项为收益表要素。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投资、派给所有者款、营业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与综合收益共十项,前三项为资产负债表要素,第四、五项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素,后五项为收益表或综合收益表要素。
光吃光吃。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核算有以下十三个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明晰性原则;4、历史成本原则;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6、权责发生制原则;7、及时性原则;8、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9、配比性原则;10、相关性原则;11、一惯性原则;12、谨慎性原则;13、重要性原则。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