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shan786
导语: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分为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
一、内容
报告年度:上年度
本年:报告年度下一年。
▲区分:调整事项起点在报告年度,非调整事项起点在本年。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
(一)调整事项的内容
1.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2.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3.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发生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期间所售商品的退回应作为调整事项。
4.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二)账务处理
1.根据新情况,把不合适的冲掉,做现在的。涉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直接调整;涉及利润表项目,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涉及利润分配的,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项目核算
2.调税;
【注意】汇算清缴日,汇算清缴日前才可能调整应交税费。
【注意】具体看该事项是否影响递延所得税。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项目;
4.调整盈余公积。
【教材例9-1】甲公司于20×8年12月15日售给乙企业一批产品,不含税售价为5万元,销售成本为4万元,增值税率为17%,已收款。20×8年12 月23日乙企业通知甲公司该批产品质量与合同的要求不符,甲公司希望协商解决。由于协商未成,甲公司于本年2月10日收到乙企业退回的产品和有关票证,尚未退款。20×8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为25%)汇算清缴于20×9年3 月20日完成。董事会批准于20×9年4月10日报出财务会计报告。
甲公司对上述调整事项作如下账务处理:
[答疑编号2721390301]
『正确答案』(1)调整销售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贷:预收账款58 500
(2)调整销售成本
借:库存商品40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 000
(3)调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由于销售退回的调整事项发生在20×8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按税法规定,应调整20×8年度应交所得税。
应调整所得税额=(50 000-40 000)*25%=2 5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 500
应该指出的是,如果销售退回的调整事项发生在20×8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则按税法规定,应作为20×9年度的`纳税调整,不能调整20×8年度应交所得税。这种情况下,应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科目调整20×8年度所得税费用,即按所得税调整金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待确认20×9年度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时,再转回该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4)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 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 000-40 000-2 500) 7 500
(5)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由于净利润减少,还要调整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7 500×10%) 7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750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注意】起点在本年,注意都有重大。
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利润,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的负债,但应当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例题1·单选题】(2009年)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A.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以前年度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B.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C.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企业合并或处置子公司
D.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答疑编号2721390302]
『正确答案』A
fengzhenpeng
一、什么是销售退回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客户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销售退回,既包括本年度销售后的商品在年度结束前退回,也包括以前年度销售后的商品在本年度退回。二、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九条规定: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因此,对于销售退回,企业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1、对于本年度未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这时会计处理比较简单,企业应按已记入“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额,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发出商品””科目。2、对于本年度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退回的,企业一般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如该项销售退回已发生现金折扣的,应同时调整相关财务费用的金额;如该项销售退回允许扣减增值税额的,应同时调整“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的相应金额。【例1】甲公司在2013年11月18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0000元,增值税额为85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30000元。乙公司在2013年11月27日支付货款,2013年12月5日,该批商品因质量问题被乙公司退回,甲公司当日支付有关款项。假定甲公司已按规定开具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2013年11月18日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借:应收账款 58 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贷:库存商品 30000在2013年11月27日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 58 500贷:应收账款 58 5002013年12月5日发生销售退回时借: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贷:银行存款 58 500借:库存商品 30000贷:主营业务成本 300003、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的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当按照有关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三、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第二条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告报出的日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第四条 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因此,企业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于年度财务报告而言,由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的次年,报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特别是损益类科目在结账后已无余额。因此,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事项,记入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反之,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借方。需要注意的是: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按准则要求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应按准则要求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次年)应纳所得税税额。(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中核算。(3)不涉及损益以及利润分配的事项,调整相关科目。(4)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①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数或本年发生数;②当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或上年数;③经过上述调整后,如果涉及报表附注内容的,还应作出相应调整2、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既包括报告年度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也包括以前年度期间销售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售退回。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或以前年度期间所售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退回的,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发生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销售退回事项,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其会计处理分别为:(1)、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应调整报告年度利润表的收入、成本等,并相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报告年度应缴纳的所得税等。【例2】甲公司2013年12月20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取得收入50 000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30 000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未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014年1月18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企业于2014年3月31日完成2013度年所得税汇算清缴,甲公司2014年4月30日对外报出2013年度财务报告。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本例中,销售退回业务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期间内,应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①2014年1月18日,调整销售收入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贷:应收账款 58500②调整销售成本借:库存商品 3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③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④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⑤调整盈余公积及调整报告年度相关财务报表(略)(2)、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涉及报告年度所属期间的销售退回发生于报告年度所税汇算清缴之后,应调整报告年度会计报表的收入、成本等,但按照税法规定在此期间的销售退回所涉及的应缴所得税,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事项。【例3】甲公司2013年12月20日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取得收入50 000元(不含税,增值税率17%)。甲公司发出商品后,按照正常情况已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30 000元。此笔货款到年末尚未收到,甲公司未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014年4月18日,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本批货物被退回。甲公司2014年4月30日对外报出2013年度财务报告,企业于2014年3月31日完成2013度年所得税汇算清缴。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①2014年4月18日,调整销售收入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贷:应收账款 58500②调整销售成本借:库存商品 3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00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④调整盈余公积及 调整报告年度相关财务报表(略)(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原则及上述例2和例3的会计处理参考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的规定)四、销售退回的所得税处理1、税收政策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的减让属于销售折让;企业因售出商品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属于销售退回。企业已经确认销售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应当在发生当期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2、销售退回的所得税处理(1)本年度售出商品的退回本年度销售的商品,在本年度结束前销售退回,会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并不产生差异,都冲减当年的销售收入。(2)以前年度售出商品在本年度退回企业以前年度售出的商品,在本年度退回,依据国税函〔2008〕875号的规定,应该冲减退本年度的收入,而不论售出的商品是哪个年度售出的。这种情况下所得税处理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是有差异的,应该引起注意。在上述文中第三部分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是参考了国税发[2003]4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相关规定:“企业年终申报纳税前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会计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企业年终申报纳税汇算清缴后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所涉及的应纳所得税调整,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 但是该文件已全文失效(参见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2号),因此上述例2和例3中销售退回的所得税处理都应该冲减2014年度的销售收入。
养鱼的老头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定义及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区分(一)定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事项,既包括有利的事项也包括不利的事项。(二)日后调整事项和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要对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而非调整事项不需要对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那么如何区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呢?总的原则是:如果该事项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经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的证据,那么就属于调整事项,其余的则属于非调整事项。比如报告年度12月1日销售了一批货物,在次年2月1日发生销售退回(假设财务报告批准日为3月15日),那么其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如果该批货物是在报告年度次年的1月15日销售,而在同年的3月15日发生销售退回,则属于非调整事项。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一)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进行会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编制的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而对于重大的非调整事项应当在附注中进行披露。为什么调整事项需要调整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而非调整事项不需要调整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呢?因为调整事项是发生在报告年度,对报告年度会计报表进行调整能够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体现了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非调整事项是发生在报告年度的次年,比如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该事项影响不到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所以不应调整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但该事项是重大的,如不加以说明,将不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估计和决策,所以应在附注中进行披露。(二)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1、涉及损益的事项,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报告年度的有关账目已经结转,损益类科目已无余额,所以不能用损益类科目的原型),调整完成后,要将“以前年度损益”科目结平,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注意:涉及损益调整的:会计政策变更:直接调整“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再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报告年度在年度终了时只剩“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有余额)3、不涉及损益和利润分配的项目,调整相关科目。4、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后,还应同时调整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数字:资产负债表调整期末数,利润表调整本年发生数,同时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分配”有关的本年金额。5、所得税的相关处理:(1)通常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可调应交所得税;(2)通常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可调递延所得税。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