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7

薄荷kokoro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2014会计电算化理论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夏日风清凉

已采纳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介绍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的应用,具体而言,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广义上来讲就是指与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会计电算化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系统,其基本构成包括会计人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其核心部分则是功能完善的会计软件资源。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领先地位,正在起着带动经济管理诸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会计电算化极大地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会计职能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手工操作正逐步被会计电算化所取代,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既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又懂会计业务处理的复合应用性会计人才。《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类型会计电算化目前国内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课程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侧重会计电算化理论;第二种侧重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开发过程,注重编程,近似于本科院校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第三种就是我院《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历来倡导的、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模式,即:适度介绍会计电算化理论,着重介绍当今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注重实用电算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注重讲授软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如何排除故障,以提高学生对运行会计软件所出现的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能力;注重利用软件自带的说明、帮助等辅助文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软件的能力,提高对其他财务软件的适应能力。从社会需要情况来看,主持或参与系统开发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单位还是需要熟悉各种流行软件,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随着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深入,这一模式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教材出版机构的认同,以全国统编教材的形式予以固化后,已经取得了可喜的社会效益。编辑本段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各单位在遵循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财政部门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编辑本段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实施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配置合适设备的基础上,需要经过制订总体规划与解决方案、培训人员、重整业务流程、形成信息规范、制定管理制度、配置系统与测试、试运行,才能最终实现计算机替代手工会计。为此人们常用实施这个词来表述它。实施是一个有难度的过程,对于ERP之类的大型系统,甚至关系到成败,因此近年来有“三分软件七分实施”之说。编辑本段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会计电算化a、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b、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c、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编辑本段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任务a、指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b、指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c、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2014会计电算化理论

335 评论(11)

小猪行天下1212

这些你可以不添加,你需要添加再加也不迟。这些都是一些其他的非必须的,可添加也可不添加的。

353 评论(10)

晴空,朗照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您好,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从业资格证课程的一部分,包括:1. 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 会计电算化概述,工作环境,基本要求,基础理论题。2. 财务软件操作(用友T3): 软件初始设置、完整的账务处理(应收应付核算、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和财务报表)。3. 3.考核标准与应考技巧: 考试相关知识,考试报名指导,考试注意事项,模拟测试。

326 评论(9)

petite妮妮崽

会计电算化的毕业论文提纲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众所周知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会计电算化的毕业论文提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题目:对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研究

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1.5创新之处

2.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2.1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

2.1.1会计电算化概念提出的背景

2.1.2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2.1.3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2.2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

2.2.1会计信息化概念提出的背景

2.2.2会计信息化的定义

2.2.3会计信息化的特点

3.会计电算化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

3.1会计电算化的贡献

3.2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3.3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4.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可行性分析

4.1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必要性

4.1.1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信息需求的变化

4.1.2会计电算化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4.1.3会计信息化能够满足现企业发展对信息的需求

4.2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可行性

4.2.1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进步

4.2.2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4.2.3会计电算化奠定了基础

4.2.4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断加深

4.2.5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运行

4.2.6企业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化出现的外部动力

5.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最终目标

5.1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5.2企业信息化的结构分析

5.3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6.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的途径

6.1彻底改变管理者的管理观念

6.2加速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6.3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6.4完善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系统

6.5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控制

6.6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会计信息化的内部环境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92 评论(8)

amandawei201

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全面实现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的核算工作,实现预测、计划、控制、决策之类的会计管理工作。国外把利用电子数据系统的会计,称为电子数据处理会计或电子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现实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143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