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3

光头强329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农村会计专职化管理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飞天大圣朱七

已采纳

村干部主职专职化管理是指在行政村从事农村建设、服务与管理队伍中申报“专职化”管理被选用的干部,实行全日制固定上班,给予一定薪酬的制度。 专职村干部一是专职村主要干部,限于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各行政村职数设置1—2名,不符合条件不设。二是专职村非主要干部,要优先推荐村两委会中的会计(文书)、治保主任、妇女主任等人员担任专职干部。各村非主要干部专职人数由乡镇、街道党工委核定。一般在册户籍300户以下的村原则上设1名。301户以上的村可设2名。确有必要增加专职人数的村,可根据事务工作量和村级集体经济承受能力,经乡镇、街道批准后适当增加职数。 围绕岗位全职化、选拔多元化、培训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成长持续化、报酬工薪化“六化”目标,按照“一个意见、三个办法”(即《关于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村干部工作报酬发放办法》《村干部管理办法)》《村级班子及村干部考核办法》),着力抓好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全面建强村干部队伍,规范专职干部薪酬标准。农村主要干部薪酬由基本报酬、绩效考核奖金、综合补贴三部分组成。对农村干部实行专职化管理,有利于增强干部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实行专职化管理后,干部职务就成为了一种职业。干部选任后就要靠履职来挣工资,一旦工作没干好,就会被罢免或撤职,就会面临“失业”,因此村干部就会积极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干事、为村民服务,以赢得任职村党员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显著提高,工作成绩就会更加突出。推动村干部全天候、全脱产、全方位、全身心在村工作、为民服务。对农村干部实行专职化管理,有利于保障农村干部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职。农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后,他们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村务管理和为村民服务中去,而不会以家事、私事来占用他们的工作时间。干部专职化能有效解决村干部经济上无“保头”,政治上无“奔头”,退职后无“靠头”,他们在时间上、精力上就会有保障,工作上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对农村干部实行专职化管理,有利于减少村干部在行使职权时的种种顾虑。目前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大都在本村工作,由于受家族势力、亲属关系、左邻右舍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顾及各个方面的利益,势必会影响到公平公正,也因此时常引起本村党员群众的质疑和不满,成为农村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实行专职化管理后,农村党组织书记可以异村任职,脱离与管理服务对象的利益瓜葛。这样,村干部就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工作,敢于直面解决任职村的一些症结问题。对农村干部实行专职化管理,有利于拓宽村干部的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实行专职化管理后,可以打破“本村人选本村官”和“从少数人中选人”等体制弊端,既可以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农村致富人才中选拔,又可以面向社会从各行各业优秀党员中选任;既可以从大学生“村官”、优秀社会青年中培养,又可以从县、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中选派。这有利于从源头上形成吸引各行各业优秀党员向农村聚集、多渠道选配高素质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长效机制。

农村会计专职化管理

229 评论(12)

我是怖怖

农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提高了村主职干部的责任心,主职干部选任后靠履职来挣工资,绩效考核工资直接与干部值班坐班情况挂钩,倒逼了村主职干部积极主动地履行岗位职责,为集体干事、为村民服务;提高了村主职干部办事效率,村主职干部周一到周五全日制上班,村民在办事时能尽快地联系到村主职干部,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快捷服务;提高了村主职干部履职能力,通过加强岗位培训、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村主职干部工作能力,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村民群众谋利益;加强了对村主职干部的监督管理,考勤制度、村干部去向告知牌、村干部工作日志等都有效加强了对村主职干部的监督管理,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村主职干部服务意识。

186 评论(12)

qq496257996

可以的我行的

23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