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9

yk小康哥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自己补税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京荣盛门业

已采纳

自查补税就是自己发现纳税额与实际不符补缴税款,常见自查补税情形如下:

一是纳税人通过自查程序在纳税申报期内发现纳税有误,并在纳税申报期内完成补充申报缴纳税款;

二是纳税人通过自查程序发现已过纳税申报期的纳税事项有误,并补充申报缴纳税款及滞纳金。

自查补税行为:

1、经营活动不真实

税局会通过大数据平台,区域同行业经营状况对比,查看电表等手段,来查看你的企业是否真实反映全部经营活动,是否存在账外经营的部分。

2、成本列支不真实

企业利用成本收入配比公式,部分收入做的是微利或者平销,与实际利润不符,小慧提醒:收入成本要配比,非特殊情况微利、平销、低毛利或者“倒挂”均会被纳入评估重点。

3、扣除凭证不符合规定

如果企业的扣除凭证里面有的是白条、有的是假发票、有的是个人消费相关的发票、有的是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凭证,那么一旦被发现,税务机关将对你的账务真实性进行通盘核查,甚至被处罚。

4、未按要求进行纳税调整

真实亏损企业也应该按要求进行纳税调整, 正常情况下,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那么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项目是比较多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未调整或者调整不全,那么你就被纳入评估重点了。

5、关联交易未遵循独立交易原则

如果企业有个免税公司、有个应税公司,未将成本费用独立核算,造成应税公司大量亏损, 那么可能出现大问题。

有上述行为的纳税人尽快前往税务机关补充申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税务机关主动介入,将丧失自查补报的机会,同时被加入“黑名单”以及交纳滞纳金。

自查补税也有不用交滞纳金的几种情形:

1、税务机关责任导致。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2、超过追征期。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也就是说,超过了3年或5年的追征期,不但不用缴纳滞纳金,税款也不用征收呢~

3、应扣未扣税款。行政机关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不得向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加收滞纳金。

4、税收政策调整导致。对某一特定纳税事项,由于税收政策的调整,年度申报补税时不应加收滞纳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务自查

会计自己补税

208 评论(11)

黑玫瑰1111

不犯法。有以下几点问题存在:1,账目上今天差了钱补上,但是过几天钱多出来,你是选择拿走还是不拿走,拿走了你就有可能被刑法制裁!2.会计核算账目,发现少了一块钱,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查出到底什么地方少了钱!问题是,明面上可能相差了一块钱,有没有可能背后没算出来的还相差多少!

199 评论(14)

祖国的砖。

不行,因为会计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岗位,在计算账目时,别说是差了一块钱,就是差了一毛钱、一分钱,也不能私自补上。因为差的这一块钱,很可能不是某笔账少了一块钱。有可能是一笔账少了1万块钱,另外一笔账多了9999块钱,因此才导致了这“一块钱”的小误差。小金额误差里,很可能蕴含着大的差错。

招进来一个新柜员小姑娘。人长得好看,说话声音也好听。就是神经有些大条,对什么事情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像银行新柜员,出现“短款”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事情。就是办了半天业务,扎账时经常发现少钱。这个钱少了,就是“短款”。按照我们银行的规定,出现“短款”的时候,需要柜员把业务出差的地方找出来,然后才允许把钱补上。有天这个小美女又出现“短款”,但是只少了一块钱。按照业务流程,她必须回查办过的业务。但是她没有,自己私自把钱补上。没想到,这下子出了大问题。就在所有人等运钞车,已经要准备下班的时候。有个叔叔突然在银行门口大喊大叫。

我们就赶紧把大门打开,询问是怎么回事?这个叔叔就非常激动,说了半天,我们这才听明白。原来他今天过来取退休金,本来是4500块钱,结果回家以后再数钱,就变成了3500。凭白无故,就少了1000块钱。这个叔叔说,他取了钱以后没有再次清点,一直到晚上把钱拿出来的时候,都没有动过取的养老金。我们就赶紧让他认了一下窗口,结婚就是新来的那个小美女柜员,给这个叔叔办的业务。

这种事情其实很好差,直接看监控就可以了。把监控调出来,发现点钞机上确实显示的数字是“35”。而退休金存折上,打印的却是取钱“4500”。这下子事情很清楚,是这个新柜员少给了1000块钱。但是,比较玄的问题出现了:少给客户1000块钱,账目为何是平的?为何在扎账的时候,没有多出来1000块钱?难不成这1000块钱,被这个柜员偷偷藏起来了?

这问题严重了。如果是柜员偷偷藏钱,那就是在违法犯罪。她要被开除,连带着业务主管、网点负责人都要跟着倒霉。然后业务主管就一脸铁青,和几个柜员一起,再重新核算之前的业务。发现这个新柜员没有私藏现金,但是她办业务错的离谱。她在计算定期利息的时候,把2.25%的利息,按照250算给客户。总共十几笔定期业务,利息全部都算错了。加起来,正好多给了客户1000块钱。

一边少了1000块钱,一边多给了1000块钱,刚好账户就是平的。之前她说现金少了一块钱的时候,业务主管明确告诉她,把所有业务盘查一遍。但是她没听,觉得少一块钱是小事,自己偷偷补上。就因为她的不在意,险些酿成大祸。一次性将近二十笔业务都算错金额,算是网点成立以来第一次。后来,只能业务主管如实把这个事情反应给上级。如果不是很多人给她说好话,绝对会被开除。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马路上看到一块钱,可能都不会去捡起来。但是,对于会计这个岗位,必须要做到分文不少。少一块钱,如果是一笔账出错,那是小事。如果是很多笔账出错,导致最后的结果少了一块钱,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私自补上这一块钱,丢工作都是小事情,弄不好还要负法律责任。所以,对于会计来说,别说差一块钱,哪怕差一分钱,都不能私自补上。

198 评论(9)

维基先生Wiki

法律分析:工作中的错误难免出现,可以按公司条例处理。即视情况罚款或处分。但是,一有错误就要当事人全权负责是不对的。当事会计有权到上级单位或相关部门投诉。如果错的账和要缴纳的税金有关,单位就要多缴税或少缴税都要赔钱的。如果是和税金没关系的科目只更正就行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98 评论(12)

马路小花

法律分析:补报个税只能去地税柜台补报,单位申报个税是每月15号之前,过了征期,如尚未申报,应当补报。补报先要联系税管员,带上申报表,由税管员在税务系统中录入打印补报信息,然后再去办税大厅窗口申报补报信息。关于滞纳金问题,各地税分局处理不同,一般税管员可以处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法律依据:《中华_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__五条 纳税_必须依照法律、_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_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_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扣缴义务_必须依照法律、_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_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_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第__六条 纳税_、扣缴义务_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_或者其他_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第__七条 纳税_、扣缴义务_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经核准延期办理前款规定的申报、报送事项的,应当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衍生问题:个人所得税补税怎么交?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为纳税人识别号;纳税人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纳税人识别号。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纳税人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

102 评论(9)

石头脾气

自查补税是建立在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制度基础上,由税务机关主导的一种纳税评估和检查方法。同时根据企业的自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补税处理。

税务自查是督导纳税人自查自纠税收违法行为的有效方式,通过组织纳税人自查,督促、引导纳税人自查纠正已经发生的税收违法行为,依法给予“改过”机会,可以让纳税人感觉到税务机关对其基本权利的尊重,鼓励纳税人认真开展自查并积极缴纳税款。

企业的主管国税机关会依据一定的条件对辖区企业进行筛选,选取部分企业作为此次自查工作的企业,电话通知或者以函件的形式,通知企业开展此次税务自查工作。

扩展资料

自查补税会计和税务的处理方法

1、会计处理

归属以前年度发生的费用,未在以前年度入账的,不能计入当期费用,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并将其余额结转至当期未分配利润。

2、税务处理

列支以前年度的成本费用,可在5年有限期内,追缴至发生当年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应针对不同的费用列支或资产损失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资料,以便顺利税前扣除。

对于自查补税的账务处理,重要的是视同以前的业务按照正常税务规范进行,并增加本期的罚款和滞纳金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务自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补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9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