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1

静香陈陈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收支计算口径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jxlhzyt虹

已采纳

科目和科目前后要一致,会计处理的时间要一致

会计收支计算口径

128 评论(8)

实创佳人

会计上所说的口径,通俗点说就是"标准",考核和衡量的尺度。统一口径就是大家都用统一的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统一的记账方法,会计账务前后处理一致,是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比如如果你记银行存款设银行存款科目 而另一家公司记银行存款设别的科目,你就没法相互比较,只有统一口径,才具有可比性

347 评论(10)

流沙沙沙沙沙

核算口径是指核算时所遵循的核算标准,主要体现在科目设置方面。

这是因为会计核算是在设置的账户中进行的,而账户又是按会计科目开设的,因而科目设置口径自然也就决定了会计核算口径。

核算口径就是指核算的标准尺码和规范要求。

在系统集成的时候,关键就是要保证核算口径的统一。否则的话,可能在两个系统中出的结果会有相互打架的情况。

虽然这只是误差,而不是错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仍然是不允许的。

扩展资料:

传统核算模式的核算口径固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核算口径固化:

1、会计核算科目固化。

手工方法下,传统核算模式的所有会计科目和级别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改变科目名称和打乱科目级别。

例如,管理费用的二级明细科目通常按费用发生地点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再按费用种类设置,这种科目设置口径只能对管理费用按发生地点进行二级核算,而不能按费用种类进行二级核算。

反之,若二级明细科目按费用种类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再按费用发生地点设置,则又无法按费用发生地点进行二级核算。科目固化必然导致提供的核算指标固化,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

2、会计报表指标固化。

手工方法下,传统核算模式的会计报表格式是固定的,所能提供的核算指标也是固化的,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为了解决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不得不在会计报表后面附注大量说明,造成会计信息相关度低、冗余度大。

据美国会计专家预测,至2010年会计报表附注的平均长度将达到200页。可以想象,报表使用者从如此庞杂的资料中发现自己所需的信息是何等困难。

另外,传统核算模式中的资产负债表虽能提供有一定综合程度的核算指标体系,但也不过是一种固化的指标体系而已,实务工作中不可能改变这种固化的指标体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核算口径

277 评论(14)

奇文文1314

会计上所说的口径,通俗点说就是标准,考核和衡量的尺度。统一口径就是大家都用统一的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统一的记账方法,会计账务前后处理一致,是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比如,一家公司记银行存款设银行存款科目,而另一家公司记银行存款设别的科目,就没有办法相互比较,只有统一口径,才具有可比性。

136 评论(9)

天晟哥哥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基于会计年报表的基础上,所做的调整申报,因为会计核算口径和税务核算口径是有差异的。一般的程序是,做完年结后,根据当年会计报表上的税前利润,在次年1月份缴纳全年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在会计年报表的基础上,对一些收入和支出做调增和调减的处理,之后根据调整后的税前利润补交或退企业所得税。比如招待费,在会计核算中是全额在支出中列支的,但是税法规定只能部分列支,所以汇算清缴的时候,要将部分招待费调增,即增加税前利润。而调增的招待费金额乘以25%,就是你要补交的企业所得税。另外现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的同时,要填报上年度的会计报表。

14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