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娜娜An
1.计算A公司本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指出暂时性差异的类型;账面价值=200000-45000=155000计税基础=200000-57000=143000暂时性差异=155000-143000=12000类型: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计算A公司本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12000*0.25=30003.计算A公司本年的纳税所得额与应交所得税纳税所得额=1000000-80000+14000+45000-57000=922000应交所得税=922000*0.25=2305004.08年1-11月A公司已预交所得税20万元,编制公司本年刻算应交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 335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0500
美味偏执狂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题中为股票)的账面价值应当以购入时点(即2012年4月)的公允价值为基础作为计税基础。考虑到“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余额为2万元,系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而2013年1月1日的该股票的账面价值为22万元,故可以推算得到2012年4月,股票的购入价格为14万元,这样方可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所以,在确定2013年12月31日股票的计税基础上,应当维持14万元不变。
洋葱没有心77
递延收益可以看做一项负债,负债计税基础中级会计教材里有定义: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本题中这项收益形成资产本,可以全额税前列支,故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0万元-可税前扣除部分2000万元=0元。
简介:
计税基础(Tax Basis)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通俗的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
分类:
1、资产计税基础
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2、负债计税基础
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