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博利郑少波
会计分期是中级财务会计四个假设前提中的第三点,它是相对于第二点持续经营而说的。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我们假设了会计主体是持续经营的,才有必要将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人为地分成一个一个的阶段(月、季、年)。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给会计主体的各项经济业务安排一个归属期,最终按期考核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最后要注意的是,四个前提假设必须同时满足,这样才属于中级财务会计的核算范畴。任何一个假设的不满足,都会使经济业务脱离中级财务的范畴。比如:一个企业面临破产,或者面临解散,这时它已经不满足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了。因此,此时它的核算需要根据高级财务会计中的破产会计和清算会计来进行了,就已经脱离中级会计的范畴了。
小宇宙可劲儿造
会计分期是指会计信息应按划分期限收集和处理。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必要的补充。如果假设一个会计主体应持续经营而无期限,在逻辑上就要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规定期限。这是会计这一信息系统的发挥作用的前提。有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这两项假设,既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看成是逝水不断的长河,又人为把它隔断以测定其流量,于是产生了会计一系列基本原则、特有的程序和方法,以便既立足于继续经营,而又可能分清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为一个会计主体连续提供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期初、期末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信息。如果没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上就无所谓“收入实现”、“费用分配”,无所谓“预提”和“待摊”,无所谓“资产”和“费用”,也就不存在本期和非本期,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存在“预收”、“预付”、“应收”、“应付”,因而也就不可能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为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为使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会计分期要服从国家计划和预算的分期。会计年度必须与计划年度、预算年度一致,采用公历制。会计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应采用公历日期。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