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43

二哥不二1993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计算会计利润契税折旧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ssAlice1203

已采纳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或利息折旧摊销前收入),即EBITDA,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计算公式为: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或EBITDA=EBIT+折旧+摊销。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方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而非过去的沉没成本。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应答时间:2020-11-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计算会计利润契税折旧

266 评论(14)

a2581810110

两者的计提方法不同,要按税法规定的计提方法请记住:(1)因为在设备实际使用期满时,才处置设备(即变现),所以,不论税法的折旧年限比会计折旧年限长或者短,都应该在设备实际使用期满时确认残值的流入及变现净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2)因为涉及折旧抵税问题,所以,计算年折旧额时,一定要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3)固定资产变现的净损益=企业预计的净残值-变现时的折余价值=企业预计的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变现时按照税法的规定计提的折旧总额);(4)变现净损失抵减所得税支出,变现净收益增加所得税支出。例如:(1)假设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6年,设备实际使用了5年,设备原值为6万元,税法规定无残值,直线法折旧,企业预计净残值为0.2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应该在第5年末确认残值的流入及变现净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年折旧额=6/6=1(万元),只不过这个时候,设备变现时,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并?有全部计提,还剩1年的折旧δ计提,计入变现时的设备折余价值中,此时,折旧抵税只能抵税5年。固定资产变现的净损益=0.2-(6-1×5)=-0.8(万元),变现净损失抵税=0.8×25%=0.2(万元)(2)假设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4年,其他条件不变,则也是应该在第5年末确认残值的流入及变现净损益对所得税的影响,这个时候,年折旧额=6/4=1.5(万元),设备变现时,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全部计提(第5年计提的折旧为0),折旧抵税只能抵税4年,变现时的折余价值=6-1.5×4=0;固定资产变现的净损益=0.2-0=0.2(万元),变现净收益纳税=0.2×25%=0.05(万元)。强调:(1)计算年折旧额时,一定要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计算;(2)确定折旧抵税的年限时,按照税法折旧年限和企业预计使用年限中的短的确定。

182 评论(10)

诺仔滴麻麻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会计利润也就是账面利润,是公司在损益表中披露的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3个期间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公允价值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收入=主要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206 评论(10)

草心草心丶

公式

营业利润(会计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其他收益;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营业利润率表明企业通过生产经营获得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文字释义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减去所有的显性成本或者会计成本以后的余额,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

扩展资料

例一

一家小型服装生产企业A,2017年的营业收入1000万元,其购买的原材料(布匹、纽扣、拉链等等)成本500万元,各类广告、传单、参加展会及接待客商的费用100万元(销售费用),企业的员工工资100万元(管理费用)以及银行贷款的利息20万元(财务费用),因为是小企业,没有涉及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等。

所以这家企业的营业利润就是:10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280万元。

例二

如上述企业小型服装企业A,2017年的时候因为解决劳动就业的问题,收到当地财政奖励50万元(这就是营业外收入),同时老板因为热善好施,以企业的名义捐助了20万元给予20个贫困生上大学(营业外支出),上述的收入及支出都不是A企业的主业(生产销售服装),所以就叫做营业外收入与支出。

故而这家企业的利润总额=280万元+50万元-20万元=310万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利润

百度百科—营业利润

292 评论(15)

彩衣girl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计算公式

276 评论(12)

nanjingyiyi

1.会计准则对折旧范围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从两个方面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予以规定的:(1)可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①所有固定资产。这里所称的固定资产必须符合会计准则对所规定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②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2)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①提足折旧固定资产。已经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不论使用与否均不得计提折旧。②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单独入账的土地应当作为无形资产处理。③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报废了也就不再满足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了,自然不能计提折旧。2.所得税法对折旧范围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63号)只是采用排除法将不得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范围予以明确,即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3.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规定的比较。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虽然会计准则的规定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文字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具体的内容却可以认为是一致的:(1)企业所得税列举的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不允许提取折,虽然会计准则上并没有类似的规定,但实际上由于企业对这两类固定资产不拥有所有权,不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因而在会计上实际上也是不能计提折旧的。 (2)会计上对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法对自建的固定资产使用了“竣工使用”的概念,虽然现行税法对什么是固定资产“竣工使用”及固定资产是否可以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从其“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的规定分析,税法真正使用的标准是“投入使用”,因而,只要企业投入使用了即可以计提折旧。由此也可以认为税法的规定与会计准则的规定基本上是一致的。除非有关方面出台文件进行明确的解释或者规定。

145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