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23

家有陈先森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徐会计直播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童童564852078

已采纳

他的徒弟说就是没事闲的,说明很多人对于本山传媒的一些经营方式都是不太认同的。

徐会计直播

248 评论(12)

大花的大呆地

赵群,杜悦,高飞,崔姐,顺子媳妇,这几个角色的人物存在并不是非常重要,也都是被当做工具人在利用而已。

159 评论(12)

井中月2500

近日,关于本山集团的负面消息频频爆出,这位年过花甲的东北老艺术家遭受了舆论风波,徒弟们纷纷跃跃欲试、暗潮汹涌的吐糟现状,内外新闻再次把本就很热闹的本山集团再次推向大众视野。

出演《乡村爱情》“徐会计”的徒弟董三毛在直播间曾说,别把他想得太像有钱人,因为每月还得还5000的房贷,压力山大。其他徒弟们也出现了类似的吐槽。

赵本山64岁的年纪还被女徒弟娇娇推上了“绯闻”风波,真应了曾经的黄金搭档白云奶奶那句经典台词:没有绯闻的名yin还叫名yin?

一时之间,赵本山苦心经营近30年的本山帝国大有日薄西山、分崩离析之象。

但是再看赵本山本人,似乎完全没受到外界谣言四起的影响,依然安如泰山,前段时间还有网友爆出一段视频,是赵本山与朋友推杯换盏、大快朵颐的场景,视频里本山老师面色红润,虽鬓发皆白,但精气神不减当年,不愧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老艺术家。

赵本山一生经历了从小吃百家饭、街头卖艺、直至登上春晚,霸屏二十一年,享尽荣华富贵,也经历了急转直下、危机四伏但最终平安着陆。现如今还有什么风雨值得这位老艺术家皱眉呢?毕竟在我们老百姓的心中,提及赵本山,脑中第一想起的,还是他那脍炙人口、流传于世的经典小品,他是实实在在的靠实力立足的,靠着独具个人风格的作品收获的巨大影响力。在本山巅峰期的二十多年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东北大地,人人都爱赵本山,如果那时你大声讲:我不喜欢赵本山,在生活中绝对会被当成一个异类。老人、小孩、男人、妇女都热切期待着大年三十当晚那带着蓝布帽子的黑土大叔的出现,本山的登场会让电视机内外的观众情绪迎来沸腾。

那么赵本山为什么在巅峰时期能成为东北的文化符号?为什么能流传出震天响的网络口号:出了山海关,就找赵本山。本作者(畅聊内娱)认为,赵本山老师是一位表演型艺术家,所以他巨大影响力的根本来源还是在于两个字:作品。

赵本山的作品横跨影视音三界,但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小品,本山大叔也素有“小品王”之美称。他的小品初看让人直得捧腹大笑,多年来依然让人百看不厌,越看越爱,经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的小品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一、塑造了太多的经典作品

在央视春晚这个大舞台上,赵本山塑造了太多的经典作品。《三鞭子》、《送水工》、《牛大叔“提干”》、《卖拐》、《卖车》、《不差钱》.....每一个作品都老少皆知,耳熟能详。这个戴着蓝布帽子的东北大叔在这个舞台上翻转腾挪,仿佛孙悟空一般七十二变,每年都以一个崭新形象闪亮登场,不变的是他那极富感染力、让人无比亲切的东北口音和如卓别林一般出神入化的肢体语言,让他的小品表达臻入化境,让我们看到,什么叫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什么是 普通演员和表演大师如东非大裂谷一般无法跨越的巨大鸿沟。

1990-2011年的央视春晚,是本山大叔尽显主导能力的中央舞台,在这辉煌的二十一年里,他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每年都流传出响当当的经久不晒的经典台词。赵本山的作品是有魔力的,这个魔力如强烈的吸铁石一般,每年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吸引着东北乃至全国的观众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我相信天上的神仙都能听到那一晚来自中华大地上全民的欢声笑语,这就是赵本山的魅力,一个真真正正的从民间走出的表演艺术家,站在舞台上,他就是表演之神!

二、臻入化境的演技,穿透时空的感染力

先说一个印象深刻的片段,在小品《心病》中,范伟表演了一个中了500万彩票的人“抽了”的状态,让人捧腹大笑,因为表演的太生动了,仿佛真的全身瘫软、灵魂飞走一般。

而小品结尾的时候,赵本山作为心理医生,在听到范伟“咱俩一人一半”的承诺后,竟然也“抽了”。赵本山把“抽了”的状态表达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风头完全盖过了范伟。狰狞的面目表情搭配癫狂的肢体语言,再加上本身是心理医生带来的强烈反差感,直接把“乡村医生赵大宝”这一人物形象演活了,也把小品结尾的气氛彻底推向了高潮。在一片片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中,小品落下帷幕。

这只是赵本山表演生涯中的惊鸿一瞬,但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已过去将近二十年了,想到赵本山,我脑海中还会想起这一幕。赵本山的演艺生涯中,为观众带来的类似的精彩瞬间数不胜数。

“我是赝品哪!”

听到这句台词,大家脑中有没有这样一副自带3D混响的画面:一个穿着不合身的格子西装、带着蓝布帽子、卡着棕色方框远视镜的送水工散着一身酒气,那张酒后泛红的猪腰子脸上,五官挤作一团,声调拉的老长~他可是刚刚知道“赝品”是啥意思,也刚闹明白:金字塔里躺着的是木乃伊,而不是“木姨奶”。

赵本山在人们心目中是小品王,是喜剧大师,这其实让很多人低估了他的演技,尤其是在小品这种节目形式下,用20多分钟的时间里演绎完整故事,表达人物形象,还被人铭记住,可以说他的演技已经武装到了眉毛。只有演技精致到唯妙唯俏的程度,才能起到这样精湛的演绎效果。

这样的演技可不是生来自带,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赵本山出身低微,自幼与瞎子二叔东奔西走于街头、公园、天桥、夜场之间;吃百家饭长大,接触 社会 各行各业的人,看得眉眼高低,尝尽了世态炎凉,阅尽了草台之下的三教九流,在这种过程中积累了非常艰苦和宝贵的喜剧实践经验。可以说,入木三分的演技来自于对 社会 各阶层深刻的观察和下功夫的雕琢、品味。赵本山把生活阅历融入骨髓与血液里,才能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如泉涌一般具有爆发力的表演效果。正是”若要人前显贵,必要人后遭罪“的真实映照。

三、以群众为中心的表演理念

曾经在2010年左右,网上掀起了一股对赵本山表演风格的批评,带头人是一些文艺界所谓的专家学者,露骨的发表赵本山作品”低俗”“登不伤大雅之台”“狗肉上不得席”等等言论。然而,赵本山最后一次春晚登台是2011年,到今天的2022已经过去了11个年头,我们看到的事实就是春晚的受欢迎程度逐年下降,小品的表演愈发形式化,用“挠痒痒”的方式刺激着观众笑点变成了常用技俩,让“尴尬”成了春晚小品的代名词,表演结束的口号也越来越大声......人们再也没有了零点之前压轴节目的期待,反而在大年三十半夜十一点半左右的时候,愈发的想念那个操着东北口音,长着一张标准猪腰子脸的黑土大叔。

老百姓们用实际反应打了专家学者的脸,人们喜欢的,就是赵氏风格的小品。说他低俗也好,有伤风化也罢,毋庸置疑的就是观众看到台上的赵本山,哪怕他不说话,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欢乐。这种欢乐,是真实真切的,是所谓”高雅“节目带不来的。赵本山以一己之力,把“小品”这一表演形式带到了 历史 新高度。正所谓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他已离开了春晚舞台11年,春晚江湖上依然流传着他经久不败的传说,并且,将永远流传下去......

赵本山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如此高的地位,脱离不开他创作作品的理念:以群众为中心,真实表现群众生活,表演中带着浓厚的市井和烟火气,无论表演市井小民也好、基层干部也罢,都让人感觉到他不像在银幕中,更像是在你身边。

2009年赵本山在接受杨澜采访的时候亲口说过:一些创作者总想着表达一些高尚的主题,顺带教育一下观众。但你的小品教育不了别人,如果小品能教育人那还需要监狱干什么,多看一看小品不都好了吗?让观众快乐才是春晚小品最大的主题。

作为一个爱看本山作品的90后,我觉得赵本山这段话就是对他个人创作理念和表演方法最好的诠释。春晚是阖家欢乐的日子,很多游子在外漂泊一年,回到家就是要感受家的温暖,涤荡去一年来的辛劳。春晚作为春节当晚受众最广的节目,理应配合老百姓的心理需求,把制造快乐当成最大的主题。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在亲人团聚那一晚,我们还要忍受着说教,忍受着口号式宣导,忍受着尴尬的小品内容和演员不走心的表演。试问在这种氛围之下,我们怎能不想念春晚舞台的赵本山,想念他曾带给我们能的无穷欢乐?

赵本山这段话也让人心悦诚服,实乃老艺术家肺腑之言。听完后给人的感觉就是二字:顺耳,也应着东北人常说的话:话糙理不糙。是啊,他的这番话难道不是和他的作品一样吗?被别有用心的人批评着”低俗““不雅”,但却蕴含着百姓舞台上最最贴切的主题:快乐,这种主题是自发流露和展现的,而不像今天的小品,就好像提着你的耳朵告诉你:我要大声让你明白,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其效果却背道而驰,可笑至极!

本山的小品虽然没有刻意告诉人们该如何如何,但是人们却从《红高粱模特队》中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质朴和可爱,从《三鞭子 》中感受到了对现实问题鞭挞入里的辛辣讽刺。从《卖拐》《卖车》中侧面看出了当时 社会 出现的种种“忽悠”“欺骗”的问题,从《送水工》中品读到单亲母亲的种种不易.....本山小品真的没有教育意义吗?那为什么我们除了感受到快乐之外,还能有内心的感动呢?最重要的是,本山没有丝毫的刻意,这些都是作品中自然流露的内核,却远比一些所谓高大上主题的小品更有传播力和影响力。当初批评赵本山的那些专家学者们,你们真的不汗颜吗?

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在可预见的未来,赵本山不会再登上春晚的舞台,他在春晚上的艺术使命彻底结束了。近年来他的影视作品也远不如如他的辉煌时代。只得感慨:老兵不死,只是渐渐凋零。赵本山这回才是真正地“落了俗”,过起了一个东北老头悠哉的日子,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身上承载的艺术符号已刻入老百姓的心目中,也在中国 娱乐 史上了留下了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一言以蔽之,老赵这辈子,值了!

358 评论(11)

PaperwizPx

有谁又不是赵本山的工具人呢?

94 评论(10)

阿优米酱

比如有小蒙的娘,徐会计,王技术员,丁宁,谢兰这些角色都是被编剧凑剧情的工具人。

146 评论(14)

豆哥豆爷

《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陪伴着很多人成长,现在已经更新在13部了,但是在13部中,很多角色被换了,特别是刘能被换,引来了很多人的热议,在13部中刘能一角由王小利的徒弟赵明远饰演,虽然模仿的功力很好,但是还是没有之前王小利饰演刘能那种味道,所以在剧中刘能的戏份很少。而这也让曾经一度害怕刘能的赵四戏份增多,也没有表现出害怕刘能的那种感觉,反而是刘能有点顺从赵四的感觉,所以这也是很多网友意难平的地方。

257 评论(14)

好食物一起分享

赵四原来是关小平出演的,不过换成了刘小光后让这个角色大火,这其实不是败笔,乡村爱情也因为这个词换角色开始大火。 刘能赵明远替换王小利,虽然是徒弟替换了师傅而且俩人相貌差不多,但是刘能在大家的印象里本来就是王小利演火的,虽然两个演员比较相像但是已经没有原来了感觉了。

334 评论(10)

汀汀20082008

赵本山、郭德纲二位老师都是喜剧界标杆式的领军人物。赵本山把只是在民间乡里传播的小曲小调火到全国。而郭德纲则把早就奄奄一息的相声给救活了,不但救活了,还火得一塌糊涂。二人创建的喜剧团队本山传媒和德云社曾经都是如火如荼。系列剧《乡村爱情》火了十几年,一个系列接一个系列地拍;德云社的主、分馆一票难求,而且多次主办了各种喜剧类综艺节目。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会发现:本山传媒没有以前那么火了,如今的本山传媒肉眼可见的江河日下。

《乡村爱情》“徐会计”的扮演者董三毛开启直播与粉丝聊天。有网友问他:“为啥总有人黑本山团队?”董三毛回答:“就是没事闲的嘛!德云社为什么不被黑呢?没人敢黑!因为德云社的粉丝狠,都是脑残粉,谁要是敢黑一下,那就有老多人出来骂了,会让他无地自容!所以没人敢黑。黑我们,我们都不回应,所以随便黑!”

本山传媒比德云社早几年火起来的,但是现在的本山传媒,已经奄奄一息,大部分已经做鸟兽散。赵本山本人基本上已经不出来,也不电视剧了,也不演二人转了。他的徒弟虽然没有离开他,但是也都低调起来了,活动很少看到他们。

赵本山现在归隐的状态,就是“针对”的结果。之前的赵本山,意气风发,火遍大江南北,“出了山海关,就找赵本山”,这句话已经足够说明他当时的势力范围有多大。但是正是因为太火,过度膨胀,最后也引起了部分群众的不满,开始“针对”他,最后不得不“断臂求生”,隐退娱乐圈。如果郭德纲不收敛,赵本山的今天就是郭德纲的明天!不信走着瞧!

但是如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赵本山归隐后,老百姓反而开始怀念他的好,开始呼唤他回归春晚舞台。这就是人性!如果郭德纲能够从这些现状得到启发,从此退隐,那么郭德纲不但赚了钱,还得以善终!以后老百姓也会怀念他的相声!你们说呢?

18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