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4

triangelrain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发现现金短缺会计处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逛吃逛2333

已采纳

如果账款不符,发现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管理费用。如为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发现现金短缺会计处理

164 评论(8)

紫晨郡主

会计分录为:发现现金短缺时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9000贷:库存现金 9000查明后由责任人收回时借:库存现金 30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3000其余无从追还,经公司老总(或董事长)批准作为损失处理时借:营业外支出 60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6000

194 评论(13)

奇异果香

发生时:(现金短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现金。(现金溢余)借:库存现金;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处理时:(现金短款)借:其他应收款(应由责任人或保险公司赔偿部分),管理费用――现金短缺(无法查明原因);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现金溢余)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付有关人员或单位);贷:其他应付款。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备用金属于库存现金的范畴,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的范畴。

现金短缺是指计划期现金期末金额与理想现金条款(又称最佳现金条款)相比后的条款。说明如果期末现金余额大于理想现金余额,说明现金有多余,应设法进行投资或归还债务如果期末现金金额小于理想现金余额,则说明现金短缺,应进行筹资予以补足。

现金余额数=期末现金余额-理想现金余额=(期初现金余额+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理想现金余额=期初现金余额+净现金流量-理想现金余额。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参考资料:现金短缺-百度百科 会计分录-百度百科

157 评论(10)

双鱼0303

1、如题所指情形,属于库存现金盘亏性质,会计处理如下:在经过账实核对后发现现金短缺,会计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溢9000贷:库存现金9000经分析判断(责任人3000元、其余无法查明原因)并经内部审批后,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相关责任人)3000借:营业外支出6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90002、以上仅供参考,请予核实,依法操作。

355 评论(9)

哈啰辉辉

少了钱不能账上做平了事,要领导报批,分情况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0

贷:现金 100

根据现金盘点表做上述分录。

如果责任人赔款

借:现金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0

如果“无头案”,领导报批,按报批意见

借:管理费用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0

如果盘盈也是先

借:现金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0

如果查明支付错误,补支付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00

贷:其他应付款——XX个人 100

无头案,领导报批

借:现金 1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现金管理,关键不是做账,现金账很简单。关键是现金管理。你100的问题,说明制度上有缺陷,要赶紧查明原因。小洞不补,下次是还会发生100、1000这种事。作为财务人员要有这种职业敏感性。

扩展资料:

分录格式

第一: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

第二: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会计分录的种类包括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其中简单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复合分录则是一借多贷分录、多借一贷以及多借多贷分录。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经济业务合并在一起,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也可以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方法

初学者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

第二: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第三: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

第四: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根据会计分录的格式要求,编制完整的会计分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29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