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来袭
第一次去面试,是内容策划的岗位,主要是做健康类短视频策划。面试官迟到了20多分钟不说,面试过程中噼里啪啦说一堆没用的东西。不仅没有重点,还没有逻辑性。面试官说,她之前是做医生的,做健康类内容会有难度。因为病人很多时候不按照医生说的做,也不相信医生……作为一个医生,自己不反思,把原因都归到患者身上干啥?她这也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而是一个现象。她描述的内容加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从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现象。如果医生工作做好了,跟患者沟通好了,讲明白了,有哪个患者会故意不听医生的呢?面试官没有一点批判性思维,也不懂一点心理学,自己在那里叽叽歪歪,真浪费我的时间。最后走的时候说,发我两个健康类的内容,让我写两个脚本看看。我答应了。最后,过了两天也没发我。真无语!!!
大旺财爱小旺财
工作十几年了,我就说说我遇到过的一些比较恶心的公司吧。
第一种,以貌取人的。
这个是发生在我刚毕业那会的事,确实能力有限,只能面试个小公司混个小职位,本想着这样可以进到企业学到一些知识,面试的当时人员有五位,除了我四个全是妹子,聊天的时候发现其他几位全是面试的财务相关的工作,我是面试的技术,等我面试完出来发现就剩下一位妹子,其他三个不见了,本以为是面试完走了,等我出去外边的公交站恰好遇到了其中一个,我就寒暄了一句面试的如何,结果妹子说根本就没面试,来了个主管直接把她们三个赶走了,说我们公司大企业,需要长相气质过关的人,你们三个不合格,不用面试了,她也是被气得不行,直接就走了,其实她们四个中就那个剩下的妹子最没资质没经验,对于这种公司我也是很失望,这是招人还是招啥那,后面这公司给我打电话跟我谈薪资问题,我直接就回复找到工作了,这样的公司真的没法去,高层都这德行的,能有什么好地方。
第二种,技术不行瞎咧咧的,不懂装懂。
这是我工作几年后换工作遇到的一个公司,面试我得是一个项目组长,本以为这组长怎么说也得有点水平啊,不聊不知道,聊完吓一跳,啥玩意啊,各种瞎咧咧,连基本框架都能给你扯错了,还问你他对这框架的理解透彻不透彻,进到他这组我能不能赶上他这水平,我当时只能呵呵了,就这水平,连我1/2都不如,咋当上组长的,就这水平的干项目,不给你弄黄了就算便宜的,聊的时间还不短,各种给你扯,不懂的也给你瞎说一通,真的是服了,我就感觉他是在那炫耀自己的水平而已,知道的东西确实不少,其他的简直一无是处,有这样的组长,我对这公司不抱任何希望,直接告诉他您这个岗位不适合我,我能力有限,干不了,直接就走了,太闹心了这玩意,再待下去要吐。
第三种,上班两天就被辞退了。
咱先说好了,这不是说我水平不行而被辞退的,是因为我能力太行,给领导提了那么点小意见而被辞退的,我还真就遇到过这么一次,面试成功上班了,上班之后发现框架有一些漏洞,如果通过漏洞攻击系统,很容易把系统数据库给黑了,我就把发现这事跟技术主管那边说了一下,没通过我们这边的组长,结果第三天直接给我开除了,说我工作能力不行,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真的职场恶心啊,我好心提出来问题,为了掩盖事实竟然把我给开了,后面只要自己把漏洞修复掉,谁也不知道漏洞这回事,这技术总监真的行,没法办,谁让咱在实习期那,人家说开就开你,给你两天工资乖乖的滚蛋呗,没任何办法。
以上就是我遇到的最恶心的三次面试的事算是,也是最恶心的公司,具体的名字就不说了,以免出来不好的影响,我只能奉劝各位,职场其实也不好混,各种坑各种坎。
北京青年123
刚毕业那会在一家公司的财务部上班,那是一个大办公室,有七八个会计在里面工作。刚开始还没有电脑,大伙用计算器算账,因为算盘打起来太吵了,不合适大的办公室。 我会用算盘,但计算器可以盲打(就是一边看账本,一边打数字),整个办公室,我的计算器打的最快了。 后来有一天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会计,她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有点吵人。我劝她用计算器,没声音,速度更快。 她很不以为然——老祖宗的东西,当然是算盘最快,打了几十年了。 我那会年轻气盛,提出来比比,拿一个账簿出来,一个用计算器,一个用算盘,看谁快。最后当然是我赢了,女会计有点失落,用了几十年的老伙伴了,比不上一个小小的计算器。 过了没多久,公司上了会计软件,计算器也没用了,我苦练多年的盲打绝技从此失传。现在看,那次比试没有赢家,我们的那点自以为是的技能早就被 科技 打败了。PS:有网友提到了电影狮王争霸黄飞鸿最后说给李鸿章的话,满切题的。 “李大人,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刚才天炮一响,如果没有天灯挡枪的话,胜负归谁还真没人知道。现在金牌在我黄某的手上,并非我赢了。大人为了大显我民神威而办的这场狮王争霸 ,死伤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实我们都输了。以小民之见,我们不只要练武强身以抗外敌;最重要的还是广开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国富民强之道。区区一个牌子,能否改变国运,还请李大人三思,这金牌留给您做纪念吧,告辞了!” 财务人苦练基本功没有问题,但眼光还是要放长一点,不把头顶的天花板打开,算盘打的再好也是无用的。 九十年代中期,我在海军某部服役,我们下面有个两栖大队,主要负责突击,侦查,应对突发状况的机动部队。后来合并进海军陆战队去了。 那年夏天,两栖大队接到一个任务:配合附近兄弟城市的公安部门进行反恐演练,饰演恐怖分子。需要他们出十个人,去临市参加! 那时候,部队比较穷,车辆也很少,于是副大队长带领十个参加演习的战士乘坐长途大巴车赶往一百里外的兄弟城市。因为是扮演恐怖分子,所以也不需要军装,他们十一个人全部穿着便装出行。 中途路过一个小镇的时候,上来三个持刀抢劫的,也就是车匪路霸。 这在当时是经常遇到的事情,他们三五个人一个小团体,上车后也不会大张旗鼓,一般也不会把乘客的钱全部抢光,而是每个乘客收取五十或者一百块钱,收完后马上下车。消失不见! 可这一次,他们没想到遇到硬茬了,战士们只出了三个人就把三个劫匪给摁住了,其中两个战士还因为抢一个劫匪,大喊道:“你别动手,我自己来! 没等他话音落地,那边已经出手把抢劫犯摁住了。最后,闹得红了脸! 还有一个非常不满的说:“你们放他们三个走,我保证一个人把他们再抓回来,谁也别帮忙。” 事后,三个抢劫犯肯定很懊恼,出门没看黄历啊。 有个同行家里有孩子学钢琴,他们夫妻俩被人忽悠着买了一架德国二手三角琴,专门辟了个房间搁着。有一次我们几个上他家做客,酒桌上听他吹那琴,什么斯坦因(史坦威)的,世界有名的牌子,即便二手的也比国产琴贵了多少多少,音质更是无可挑剔,国产琴那是望尘莫及。 因为我年轻时学过好几年钢琴调律,便不动声色凑过去瞧看,一眼见是WENSTRER(温斯特尔),一种原厂家授权韩国下游代理厂商的仿制品牌(不许冠名本尊的),业内公认的杂牌子琴,经常见有无良商家鼓动人做二手原品牌购买,也见过许多不懂的人上当。这种琴最要命的是击弦机质量与原品牌差得绝远,音板是劣质白松木且采用暗榫粘接工艺,共振性差,会致使某些音发闷,因而和弦的个别音与其它音会出现衰落差,断奏时止音不干净,其它组件也水得很。 我正犹豫要不要说破,同行和他老婆见我一劲儿摩挲那琴,有些不高兴,觉得一个配货的糙人哪配接触如此雅物,言语间有些不屑。我听得火起,顺手弹了一段降F([偷笑])调威尼斯船歌的切分断奏。 两口子见了张口结舌。我见他俩被镇住便开始指摘琴的各种缺点,包括琴键回位力度不一致,左右打晃,击弦机销磨损严重,羊毛毡击痕过深,音板或生铁骨架存在裂隙导致音准偏颇等等等等,最后讥诮他们买个伪洋品牌还不如买国产琴,国产琴著名品牌的质量如今不比一般的外国名品牌琴差多少,他家买来的琴与国产一般品牌琴相比也简直是垃圾…… 两口子见我说的有理有据,不好从琴本身再说什么,转而称他家的琴是洋技师用专业设备调制好的音,起码音准无可挑剔。 我听了更乐了:那是商家纯糊弄外行的!就拿调律来说吧,现在许多琴行图省事 都是固定好标准A音(以往是小字组c),再借助仪器依次将弦上下十二平均分律定好,中规中矩,但是——世界公认的最佳调律方式是高音区略高低音区要略低,以适应人听觉的生理最佳接受感,即便世界顶级音乐厅的大钢琴都是依照这个方法来定律的。 我滔滔不绝说着,眼看同行两口子眼神由不屑不服到不甘不由,口气也渐渐稀溏,灰头土脸的,心里受活极了:哼!让你们崇洋媚外,让你们以貌蠡测,活该打击了你们的优越感! 上周一刚经历过这样的一件事情,那天跟着领导到一个局里调研工作,领导和局长在接待室谈工作,我在旁边坐着插不上话,正好喝水喝得比较多,就借着上洗手间的名义到院子里走走,透透风。 该局工作条件还算不错,邻近中午了,看到有一个挺大的活动室里,有五六个人在里面玩乒乓球,因为自己也爱玩,就进去看了看,这一看不要紧,一下子把我的好胜心给激了起来。 五六个人里面有一个该局的副局长,打的还可以,在普通人里算是打的好的,水平明显比另外几个人要高几个档次,基本是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这个副局长个性非常张扬,跟另外几个人打时候,一开局就说这局二分赢你,或者这局三分拿下,不给对方留一点面子。 副局长一个人车轮战对战另外几个人,打败一个换下一个,每局后还对每个人点评一番,贬损一番。 也许副局长手里有点权,所以另外几个人都是陪着笑脸,并没有表现出不高兴。 副局长越来越得意,把球拍换到左手,张狂地说:“我用左手照样赢你们!” 果然,换了左手另外几个也赢不了副局长,副局长得意地说:“在咱们这个系统玩了二十多年,还没有遇到过对手,有机会教训一下市里那些高手,让他们知道咱们系统高手的厉害!” 我有点看不下去了,当副局长又赢了一局后,我拿起对面的球拍,说:“我也爱玩乒乓球,向你学习一下吧!” 因为我年轻,这个局里来的少,他们都不认识我,以为我是借调的大学生,跟着领导开门拎包的,另外几个人还开玩笑说:“副局长,手下留情啊,要爱护年轻人!”副局长不屑一顾地嘿嘿一笑。 一交手,我就知道了副局长几斤几两,属于业余爱好者,基本功还行,但自学的坏习惯太多,比如扣球球拍过中线,没有二次进攻意识等等。 练了几颗球,我故意输给他几颗,他马上就有自信了,说:“小伙子,咱们来一局,输了让下一个同志玩啊!”我笑笑说好的。 我让他先发球,他傲气地扔给我,说你先来吧,我也不客气,拿起来给他发了一个非常转的侧下旋,他直接吃了发球,从他的表情里看得出他从没接过下旋力度如此大的球。 第二个我像练球一样简单给他发过去,他接了回来,我马上来了个前冲弧圈,球的运行轨迹和他的球拍就不在一条线上,我看出来了,他就没接过弧圈球。 他发球我一点都不让他,一会儿就打到了十比零,轮到他发球,我假装没接住让了他一分,他发第二颗球的时候,我直接一个滑板把他晃的找不到北,11比1,我放下球拍,说:“还得去陪领导,你们继续玩!”留下副局长和那几个人在分中凌乱! 副局长应该不知道我是少体校打乒乓球出来的,他对专业队员的水平一无所知! 七年前,怀孕了,当时的职位薪资都比较高,老板想把我开了又怕跟我直接对上,就从外面请了个人,硬塞了个副总经理的职位给他,目的一分不赔把我开了。我清楚老板想干嘛,那段时间做事滴水不漏,被老板请回来那家伙也傻,没了解清楚就想对我出手,当时公司用的一个CRM系统,这个系统是跟公司的几个核心客户共享的,他也没搞清楚这个系统就想在系统上做手脚,打算诬陷我工作失误泄露公司机密造成公司重大损失,那天还特意把所有大大小小的经理主管都召来开大会,就想现场把我给直接开了,没想到我当场给他扣系统使用流程和细节,直接就在大会上把他的皮给拔了个精光,全公司的中层高层看他像看白痴一样,包括老板 。末了,老板才在会上告诉他,我就是那个系统的开发人,整套系统流程和功能设计都是我跟IT组的人弄出来的 呵呵,一场特地为我开的鸿门宴,没把我弄走,倒是那家伙当天下午就卷铺盖走人了。这次之后,老板也不敢再动我,我生娃,把该拿的钱拿齐全了,才自己辞职离开公司。 以前听一个转业战友讲过一件事情,感觉就是“装X”遇到内行啦。 那时,这个战友转业到一家国企的武装部工作。有一年“八·一”建军节,厂里给所有军属发放慰问品。 有一个女职工到厂武装部说她也是军属,为啥没有给她发慰问品?当时,武装部反复查证了军属名单,确实没有这名女职工的名字。就问她,她老公在那个部队工作?这个女职工说,她老公的部队是保密单位,她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队。听说是保密单位,武装部也不好继续追问,就让她给老公写封信,请部队发个公函来,证明一下他们的夫妻关系,武装部就可以把她的名单补上,以后就可以享受军属待遇了。 谁知道,这个女职工说她老公的单位是保密单位,不让写信。她和老公结婚好几年了,从来都没有写过信。她老公每年都是在固定的月份回来探亲,到了时间就按时归队,一天都不会多呆。 武装部的人全是部队的转业人员,对部队情况十分了解。听她这么说了以后,就马上引起了警觉。因为,如果说部队上有保密单位,这个大家都信。但如果说部队上的保密单位连与家属通信都不允许,那就反常了。那时,部队的保密单位确实不能留具体地址。但只需写上XXX信箱,就可以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系了。 武装部的人给这名女职工说明了这些情况后,女职工坚持认为一定是武装部搞错了,她嫁给了一个军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且她和老公去领结婚证时,她老公还带了部队的介绍信。听说有介绍信,武装部的人才觉得是不是确实误会了。就让这个女职工去民政部门查一查,因为,军人结婚时的部队代号民政部门应该有所登记。只要民政部门出具一个证明,这名女职工也能享受军属待遇。 过了几天,这个女职工又去武装部说,她去民政部门查了,没查到她老公登记的部队,所以民政部门也不能出具证明。她回忆说,她老公与她去领结婚证时,确实是带了介绍信的,但她老公给工作人员说他的部队是保密单位,介绍信必须带回部队上交,只是将介绍信给工作人员看了看,并没有交给民政部门。估计民政部门也就没有登记部队番号或者是代号。 她的这个说法,又再次引起了武装部的怀疑。因为,无论多么保密的单位,一定会有公开对外的代号,不可能连这种用对外公开了的代号所出具的介绍信都要回收上缴。但这个女职工又信誓旦旦说,她老公确实带过部队介绍信。所以,武装部的人也拿捏不准。就问她,她老公一般什么时候探家?她说按惯例,下个月就该回来探家了。武装部打定主意,到时一定要见识一下这个部队保密单位的军官。 到了这个女职工反映的,该她老公回家探家的那天,武装部的几个人就专门登门拜访。而女职工的老公也按时回到了家里。第一眼见到这个女职工的老公时,大家的第一感觉都是,恐怕是误会他了。只见他笔直的身板,标准的军姿,怎么看都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大家这才放松了下来,也就打算相互寒暄一下,简单走走过场,然后找个理由体面离开。 就在大家聊天过程中,我战友无意当中问了一句,请问首长是什么部队的啊?那个年代没有军衔,凡是见到穿干部服的,而且气度不凡的军人,一般都是统称首长。谁知这老兄回答说,我在高射大炮部队工作,专门打飞机的,属于二炮部队。 我战友他们听他这么回答,几个武装部的人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又开始警觉了起来。因为,第一,他所说的“高射大炮”部队,在部队就从来没有这样称呼过。在部队要么称为“高射炮部队”、要么称为“高射炮兵部队”、要么简称为“高炮部队”。“高射大炮”只是民间的俗称。第二,高炮部队不可能是什么保密单位,全部都有对外公开的代号,更不可能连与家属通信都不允许。我这个战友恰恰就是高炮部队转业的,对高炮部队的情况十分了解。第三,高炮部队与二炮部队完全是两码事,他却捏到一起来说,一看就是个外行。 当时武装部的人就基本断定,这是一个假军人,但为了进一步证实真假,他们又与他天南地北地瞎聊,其间,他还真聊了一些部队上的趣事,听上去还真就有模有样的,感觉到他就是长期在军营生活。但一聊到一些专业术语时,就立马现相了。比如,称炮身为“炮管”、称药筒为“炮弹壳”、称弹丸为“炮弹头”、称瞄准镜为“望远镜”等等全是一些民间词汇。到最后,我这战友问他:首长,你在部队具体任什么职务啊?他说他是营参谋长,与营长平级,这就彻底露出了马脚。要知道,那个时候,部队的营级单位已经取消参谋长职务三十多年了,而且,一个参谋长怎么可能与部队主官平级? 这几个武装部人员不动声色地离开了,回去后就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第二天就把这个人请到了武装部进行审查,果然查出来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军人。 原来,这小子就是一个无业游民,平时就靠在火车上盗窃旅客行李为生。有一次,他偷了一个旅行包,打开一看,里面有整套的军装,还有一本部队盖了章的空白介绍信,于是他就萌生了冒充军人的想法,此后便穿着军装到处流窜。 在火车上,每当看到有军人时,他就凑过去,刻意模仿军人的动作,还真就让他学了个八九不离十,足以以假乱真。军人讲一些部队的趣事,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后来又转述给别人,别人听他聊天,还真就能听出一股兵味。所以才有了这么多年,大家对他都一直都深信不疑。 他和那个女职工结婚时,就是拿了一张当时偷的介绍信。怕露馅,才编造了保密单位的理由。至于,他说自己是营参谋长,是有一次看到抗美援朝的故事,里面有一个营参谋长的职务,他就记了下来,套在自己身上,谁知道又一知半解,想当然地以为营参谋长和营长平级。同时,他又听说二炮是保密单位,既然要冒充保密单位当然就得冒充是二炮啦,但二炮是个什么东东,他也不清楚,只知道肯定很高级,他从小就知道高射大炮是打飞机的,心想这玩意能打飞机,一定很高级,说成是二炮的肯定就没错啦。所以才有了“二炮高射大炮部队”的说法。 原本以为这就是一起普通的招摇撞骗的骗婚案,谁知道经过公安机关深挖,却查出来,这小子居然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同样手段,骗取了多名妇女与其结婚。具体人数记不清楚了,大概得有七、八个吧。他每年就在这些老婆们之间流窜,每个老婆那里住一个多月,说是回来探亲,等时间到了,必须按时“归队”,多一天都不行。完全给人以军人组织纪律观念极强的感觉。然后又到下一个老婆那里再“探亲”一个多月,如此循环往复。 这当中,他都是给老婆们说,部队条件如何如何艰苦,存不下多少钱给老婆。这些老婆心痛老公,在他临走时会给他买大量的家乡特产,让他带回“部队”,还会给他一些钱。他把这些东西和钱带到下一位老婆那里交给下一位老婆,说是他带回来的土特产,还有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把这个老婆又感动的稀里哗啦的。到他走时,这个老婆又如法炮制。就这样,他转着圈地在这些老婆那里混吃混喝过了好些年。如果不是战友他们那个武装部为发慰问品的事,还不知道这老兄能混多少年。 这件事,还登上了三十多年前的法制报刊。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去查一下。由于年代久远,有些细节记不太清楚了,不免夹杂了一些个人猜想,但总体情节,应该是不会错的。 我出生在东北林区,初中毕业后就到国企上班了,上班两天半,工厂破产,我就下岗了,到民营木材加工厂打工。这个厂是个锯材厂,就是将原木切割成各种板方材,所以工厂里就经常有南北各地的老客来采购木板材。 那个年月是买方市场,拿着订单进工厂的老客都牛逼大了,到车间里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挑骨头,找出毛病了就降价,一降价老板就罚我们钱。 那一年来了一位河南老板,订单排完了,加工完了,请他来验货付款。他翻了半天,找了半天,最后说我们加工的材种不对,说他要柞木,我们给他的是榆木。柞木贵,榆木便宜。我们说没有以次充好,就是这样的。他在那里吹牛逼,说东北的木材全认识,不管是树枝树叶树干,他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木材,甚至不用看,他摸摸,闻闻就知道是什么木材。 我看他吹的太狠了,就到车间后院砍了一截青藁子(一年生草本植物),递给他,问他:这个是什么木? 他看看,摸摸,闻闻,半晌才说这个是松木,是鱼鳞松。 我给他拉到后院,告诉他这个是青藁子,他傻逼了,不说话了,也不验货了,老老实实签字付款。 我爸是老军工厂的八级焊工,后来退休了就和我妈搬到了我在的城市,每天买买菜,下下象棋,有天门口的暖气管主管道破了,停了一天暖,老头在家待不住了,说下楼溜达溜达,结果就看到一堆人围着挖开的暖气管,过去一看,底下三四个工人焊暖气管,焊了一个小时没焊上,我爸跳下去,看了焊枪和焊条,跟那个工头说你这什么什么不对,你赶紧去买什么什么的,具体专业术语我也不知道,结果那个工头半信半疑的去买了东西交给我爸,十分钟,我爸焊好了,我爸说了一句话,这下晚上就有暖气了,只见那个工头千恩万谢,我爸就回家了,后来那个工头打听到我们价,给我爸月薪8000,让我爸出山,我爸不去,说我退休了,我要享受我的生活,你们有难题,我可以免费给你们指导,让我去上班,我可不去了,上了四十年班,上够喽! 几年前,我一担挑嫁闺女,我和我老婆一早去帮忙,期间一担挑的亲侄子(大概二十多岁)在院子里准备饭,用的猛火灶,我看到火苗发红且冒黑烟,我正好也不忙了就过去给小伙子说:风门该调了,我给你调一下吧?小伙子马上说:不需要调,现在就正好,我在北京干饭店用的就是这种煤气灶,我用这用多了。然后又巴拉巴拉说了很多。我老婆给我使眼色不让我说。这个小伙子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他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是干啥的。我当时是专业整体厨房,经营之一就是各种灶具,维修都是我自己做的。我当时想着办喜事的不给他抬杠了,以我平时的性格,是要给他掰扯掰扯的。后来我老婆给我说,想着你当时会忍不住的,没想到你竟然没反驳。顺便说一下,灶具的火苗如果发红有黑烟,是给的空气少了,要把风门调大,如果火苗离开炉心,甚至有的地方没火苗,是空气给的多了,要关小点风门。一般罐装液化气碰到需要调的情况比较多(有些行业秘密)天然气少些。如果谁有灶具上的问题可以问我。 在高三的那一年,因为某些不可说的原因,转到了另外一家普高上学。在里面遇到了好多好朋友,其中一个就叫华。 他是班里比较另类的一个男生,驼背,看上去很苍老,却是一个牛人。 一是语文学得好,在高三时,他写的文章就已经在本地的报纸上投稿。 二是他的书法写得漂亮,一手行楷,曾经让我羡慕到流口水。 三是擅长国画,曾经手里有一位山东名家王有政的作品,一个小娃娃去点炮的国画,他十分喜欢,他本人擅长花鸟虫鱼画,对于高三的我来说,是高山仰止的存在。 有一次,我们两个人一起要到班主任的办公室借一份报纸,他说,我们借《参政消息》吧。 好吧,但等报纸拿到手里的时候,我愣了,虾米玩意, 这不是《参考消息》吗?怎么成了《参政消息》? 我愣了我告诉他,这是参考消息。 什么啊,这个字你都不认识,这是政字。他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为什么我可以肯定那是个考字呢?最早的原因,就是我原来的高中,考试时,第一考场,第二考场的牌子,全是我们的一个老师写的,而考字,正是和《参考消息》上的写法一致。 我对他说,错了,绝对错了,这是一个考字。 华乐了:我写了这么多年的书法,怎么能认错,这就是一个政字。 那怎么办?打赌?我说? 行啊,赌什么?我问他。 赌你寝室里的那一箱方便面。他说。 那你赌什么?我问道。 你说?我怎么可能输? 那就赌你箱子里的那幅王有政的画? 行啊,反正我不会输!他得意地笑。 我们一起拿着报纸,向办公室走过去。迎来,我们的校长走了过来。 他径直走了过去:校长好,我想请教一下。这个是什么字?他指着《参考消息》的考字问道。 考字啊,怎么了。校长说了之后,背着手扬长而去。 虽说我不会认错,但是毕竟华是我们班里的书法爱好者,我的心一直忐忑着,直到听到这么一句话。我才把心放到了肚子里,爽啊。 他不服气,我们一起找了我们敬爱的班主任,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语文教师,一位清瘦和霭的老头。 这是一个考字。班主任定了性。 再看我的这个哥们,华,那脸上的表情十分精致,怀疑?不敢相信? 总之,就是一副三观尽毁的样子。 我们回到宿舍,一群准备瓜分我的方便面的同学围了起来,准备看我的笑话,但一看华的样子,愣了。 我输了。他艰难地说道。 于是,我的零食保住了,他的画却有些舍不得,最后送了我一本不错的素描书。这个事算是有了完结。 这算是一个装逼被打脸的故事吧。 现在想想,他可能赖账,但是如果我输了,我那一箱方便面,可真的有可能不保。 毕竟,我是一个才到这个班几个月的同学,而他们已经相处了两年多了。 当然,我也不够地道,用来打赌的东西,对华来说,也太贵重了。 故事发生在零二年左右,那个时候,对我们来说,方便面还是难得的 美食 。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