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277

Bulabula789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会计算盘的口诀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78952146984里

已采纳

指法: 大指拇拨下珠上梁,中指拇拨上珠靠梁,中指拇拨上珠离梁,二指拇拨下珠离梁。

算盘从右往左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以此类推。最右边第一竖排,下面五个珠子代表一二三四五。当到五时,就拨动上面一个珠子。下面一个珠子代表一。上面一个珠子代表五。当第一竖排满十了就进到十位。同理。后面也一样。

扩展资料:

加法口诀

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

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算盘

会计算盘的口诀

225 评论(11)

宠儿520520

算盘并没有固定的位置确定数位的位置,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标清位置,但是需要按照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标注。可以在算盘的横梁上贴上小纸片,也可以在算盘的横梁上刻上汉字标识。应答时间:2021-02-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188 评论(8)

妮子125940

通常在实际使用中,算盘从右开始依次是分、角、元、十、百、千、万(后面如果还有则同理)。如果不能很好地识别算盘上的位数,可以在算盘上标记,方法如下:1、使用胶带把标记用的纸片粘在算盘顶端;2、(不建议,且这种方法对铁质算盘无效)使用小刀或其他尖锐物把所需标记的内容刻在算盘的相关位置。

200 评论(8)

蒋馨瑗SHELLEY

算盘也是有口诀的,而且加减乘除都能算,我是学会计的,算盘也学了好久呢,你可以网上找口诀,主要是多练,还有手的姿势。

145 评论(10)

(秋天)Amy

算盘是长方形的,四周是木框,里面固定着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着木珠,中间一根横梁和算盘分成两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两个珠子,每个珠子当五,下半部有五个珠子,每个珠子代表一。加法口诀表 不进位的加进位的加 直加满五加进十加破五进十加 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 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 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 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加五:五上五,五去五进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进一,六上一去五进一 加七:七上七,七去三进一,七上二去五进一 加八:八上八,八去二进一,八上三去五进一 加九:九上九,九去一进一,九上四去五进一编辑本段减法口诀表 不退位的减退位的减 直减破五减退位减退十补五的减 减一:一下一,一上四去五,一退一还九 减二:二下二,二上三去五,二退一还八 减三:三下三,三上二去五,三退一还七 减四:四下四,四上一去五,四退一还六 减五:五下五,五退一还五 减六:六下六,六退一还四,六退一还五去一 减七:七下七,七退一还三,七退一还五去二 减八:八下八,八退一还二,八退一还五去三 减九:九下九,九退一还一,九退一还五去四编辑本段乘法九九口诀 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来。 三、大九九口诀表 一一01一二02一三03一四04一五05一六06一七07一八08一九09 二一02二二04二三06二四08二五10二六12二七14二八16二九18 三一03三二06三三09三四12三五15三六18三七21三八24三九27 四一04四二08四三12四四16四五20四六24四七28四八32四九36 五一05五二10五三15五四20五五25五六30五七35五八40五九45 六一06六二12六三18六四24六五30六六36六七42六八48六九54 七一07七二14七三21七四28七五35七六42七七49七八56七九63 八一08八二16八三24八四32八五40八六48八七56八八64八九72 九一09九二18九三27九四36九五45九六54九七63九八72九九81编辑本段珠算除法 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 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九归口诀共61句: 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卷上“归除歌诀”... 一归如一进见一进成十 二一添作五逢二进成十四进二十六进三十八进四十 三一三十一三二六十二逢三进成十六进二十九进三十 四一二十二四二添作五四三七十二逢四进成十八进二十 五归添一倍逢五进成十 六一下加四六二三十二六三添作五六四六十四六五八十二逢六进成十 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十二七四五十五七五七十一七六八十四逢七进成十 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四添作五八五六十二八六七十四八七八十六逢八进成十 九归随身下逢九进成十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的歌诀 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更被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记;(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两价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转身变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退商口诀共9句: 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 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 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商九(又叫撞归,是除以以9开头的数,商用大了,退商的时候用的)口诀共9句: 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 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 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叫“单归”;除数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叫“归除”,除数的首位叫“归”,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数是534的归除,叫“五归三四除”.即用五归口诀求商后,再用34除.编辑本段珠算乘方和开方 珠算乘方可以直接乘,也可以根据公式,高次方若幂是质素,就只有直接乘,若可以分解因式,则可分解因式再来算。 珠算开平方,一般有半九九开平方法,积差开平方法,公式开平方法,增乘开平方法。 开三次方,有三倍根开立方法,过大商开立方法。 开五次方,有多种,常见的有增乘开五次方。 开高次方一般很少在珠算上用。编辑本段珠算常用术语 空档:某一档的上、下都离梁的时候,叫做空档。空档表示这一档没有记数,或者表示0。 空盘:算盘的各档都是空档是,表示全盘没有记数,叫做空盘。 内珠:靠梁记数的算珠,叫做内珠。 外珠:离梁不记数的算珠,叫做外珠。 拨上:是指将下珠拨靠梁。 拨下:是指将上珠拨靠梁。 拨去:是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本档:是指正要拨珠记数的这一档。 前档:是指本档的前一档,也叫左一档(位)。 后档:是指本档的后一档,也叫右一档(位)。 漂珠:拨珠时用力过轻,不靠梁不着框,浮漂在档中间的算珠。 带珠:拨珠时,把本档或邻档不应拨入或拨去的算珠带入或带出叫带珠。 实珠:靠梁表示正数的算珠。 虚珠:也叫负珠,是指算珠拨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负数的悬珠。 置数:也教布数,按照计算的要求,把数字拨入算盘,为计算作准备。 档位:也叫档次,是指档的位次。 错档:也叫错位,是指运算过程中未将算珠拨入应拨的档位。 隔档:也叫隔位,是指本数位左右空一档的第二档(位)。入隔位乘法中两数相乘,积的个位打在被乘数的右两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几,指的是被除数首位的左两位。 进位:是指本档加上一个数后,大于或等于10,须向前位加1,叫做进位。 退位:是指在本档减去一个数时本档不够,许向前面一位减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最后一个数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 中的9。 次位:实质一个多位数的第二个数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实数:古算书中通称被乘数和被除数为实数,简称实。 法数:古算书中通称乘数和除数为法数,简称法。 乘加:是指被乘数每位乘以乘数各位,在算盘上一边乘一边加积数。 乘减:也叫减积,是指每位商数同除数相乘,乘积在被除数里减去。 除首:是指除数的最高位数。 积首:是指积数的首位数。 商首:是指商数的首位数。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个商数,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这种心算过程叫做估商。 试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时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数,叫做试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试商拨入算盘。 调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正确,需要调整初商。 确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大也不小。 除尽:是指被除数除以除数,除到某一位,刚好无余数,叫做除尽。 除不尽:是指整除出现无穷循环或不循环小数时,不能除尽的除算。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余数: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数求到各位或预定的某数位时,被除数中减剩的数叫做余数。在运算过程中,往往被除数郊区每次商与除数的乘积都有剩余的数,通常也叫做余数。 退商:初商过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补商:初商过小,把它改大叫“补商”。 假商:在除法运算中,为了计算便捷,先确立一个商,再经过调整取得确商。先确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盘:拨去各档靠梁的算珠,使全盘成为空盘,叫做清盘。 全盘练习:算盘所有档上,或大部分档上作拨珠练习,以及按基本运算法则进行全面练习,叫做全盘练习

306 评论(11)

繁星若雨

算盘从右往左分别是个,十,百,千,万,以此类推。

下面的珠子代表1,上面的珠子代表5,如果1就把底下的拨上去一个珠子,2就再拨一个珠子,4就拨四个珠子,到五的时候就把上面的珠子拨下来,下面的四个拨下去。

从右数第一栏是个位 (1-9),第二栏是十位(10-99),第三栏是百位(100-999),第四栏是千位(1000-9999),第五位是万位(10000-99999),以此类推。

扩展资料:

退商:

一、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

二、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

三、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商九口诀:

一、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

二、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

三、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术语:

一、带珠:拨珠时,把本档或邻档不应拨入或拨去的算珠带入或带出叫带珠。

二、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三、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最后一个数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中的9。

四、次位:实质一个多位数的第二个数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五、实数:古算书中通称被乘数和被除数为实数,简称实。

六、除尽:是指被除数除以除数,除到某一位,刚好无余数,叫做除尽。

七、除不尽:是指整除出现无穷循环或不循环小数时,不能除尽的除算。

八、余数: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数求到各位或预定的某数位时,被除数中减剩的数叫做余数。在运算过程中,往往被除数郊区每次商与除数的乘积都有剩余的数,通常也叫做余数。

九、清盘:拨去各档靠梁的算珠,使全盘成为空盘,叫做清盘。

十、全盘练习:算盘所有档上,或大部分档上作拨珠练习,以及按基本运算法则进行全面练习,叫做全盘练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算盘

267 评论(15)

明月丶夜灬

算盘中并没有固定的位置确定数位的位置,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标清位置,但是需要按照数位的排列顺序进行标注。

数位的排列顺序如下图所示:

可以对应算盘的竖支进行标注:

扩展资料:

珠算加法口诀是用来指导拨珠动作,进行运算的文字总结。为了能较清楚地了解口诀内容,先将加法口诀中的有关术语含义简述如下:

“上”是指拨算珠靠梁。

“下”是指拨上珠靠梁。

“去”是指将靠梁的算珠拨去靠边。

“进”是指在前位(左一档)上加数。

口诀中的每句第一个字表示要加的数,最后一个字表示要拨动算珠的数。

350 评论(9)

chengjiebgjicom

珠算口诀,是算盘进行四则运算的法则。以“口诀”的形式背诵下来,然后进行运算。如: 加法口诀表 不进位的加 进位的加 直加 满五加 进十加 破五进十加 一 一上一 一下五去四 一去九进一 二 二上二 二下五去三 二去八进一 三 三上三 三下五去二 三去七进一 四 四上四 四下五去一 四去六进一 五 五上五 五去五进一 六 六上六 六去四进一 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 七上七 七去三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 八上八 八去二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 九 九上九 九去一进一 九上四去五进一 减法口诀表 不退位的减 退位的减 直减 破五减 退位减 退十补五的减 一 一下一 一上四去五 一退一还九 二 二下二 二上三去五 二退一还八 三 三下三 三上二去五 三退一还七 四 四下四 四上一去五 四退一还六 五 五下五 五退一还五 六 六下六 六退一还四 六退一还五去一 七 七下七 七退一还三 七退一还五去二 八 八下八 八退一还二 八退一还五去三 九 九下九 九退一还一 九退一还五去四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卷上“归除歌诀”... 一归如一进 见一进成十 二一添作五 逢二进成十 四进二十 六进三十 八进四十 三一三十一 三二六十二 逢三进成十 六进二十 九进三十 四一二十二 四二添作五 四三七十二 逢四进成十 八进二十 五归添一倍 逢五进成十 六一下加四 六二三十二 六三添作五 六四六十四 六五八十二 逢六进成十 七一下加三 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十二 七四五十五 七五七十一 七六八十四 逢七进成十 八一下加二 八二下加四 八三下加六 八四添作五 八五六十二 八六七十四 八七八十六 逢八进成十 九归随身下 逢九进成十 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日用算法」(1262年)中编造了斤价求两价的歌诀 元朝伟大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1299年)书中,更被推进成下列的十五句: 一求,隔位六二五;(1/16=0.0625) 二求,退位一二五;(2/16=0.125) 三求,一八七五记;(3/16=0.1875) 四求,改曰二十五;(4/16=0.25) 五求,三一二五是;(5/16=0.3125) 六求,两价三七五;(6/16=0.375) 七求,四三七五置;(7/16=0.4375) 八求,转身变作五;(8/16=0.5) 九求,五六二五;(9/16=0.5625) 十求,六二五;(10/16=0.625) 11求,六八七五;(11/16=0.6875) 12求,七五;(12/16=0.75) 13求,八一二五;(13/16=0.8125) 14求,八七五;(14/16=0.875) 15求,九三七五;(15/16=0.9375) 「算盘」一词出现于元代刘因〔1248-1293〕《静修先生文集》中 一首五言绝句的题目; 元代画家王振鹏作《干坤一担图》〔1310年〕中 货郎担的货中有一算盘; 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1366〕卷二十九「井珠」条中 有「算盘珠」比喻; 元曲中也提到「算盘」,可见,元代已应用了算盘。 载有算盘图的最早文献是明洪武四年〔1371〕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一书。 现存最早的珠算书是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 流行最广,在历史上起作用最大的珠算书 则是明代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 加减口诀,为珠算所特有,最早见于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450〕。 乘法除法口诀,采用的则是筹算口诀。 乘法「九九」口诀,在春秋战国时已在筹算中得到应用; 归除口诀,首见杨辉《乘除通变算宝》〔1274〕, 朱世杰《算学启蒙》〔1299〕所载九归口诀已与现代基本相同。 有了四则口诀,珠算的算法就形成一个体系,长期沿用下来。 三、大九九口诀表 一一01 一二02 一三03 一四04 一五05 一六06 一七07 一八08 一九09 二一02 二二04 二三06 二四08 二五10 二六12 二七14 二八16 二九18 三一03 三二06 三三09 三四12 三五15 三六18 三七21 三八24 三九27 四一04 四二08 四三12 四四16 四五20 四六24 四七28 四八32 四九36 五一05 五二10 五三15 五四20 五五25 五六30 五七35 五八40 五九45 六一06 六二12 六三18 六四24 六五30 六六36 六七42 六八48 六九54 七一07 七二14 七三21 七四28 七五35 七六42 七七49 七八56 七九63 八一08 八二16 八三24 八四32 八五40 八六48 八七56 八八64 八九72 九一09 九二18 九三27 九四36 九五45 九六54 九七63 九八72 九九81 [珠算除法] 珠算除法有归除法和商除法两种. 归除法用口诀进行计算,有九归口诀,退商口诀和商九口诀. 九归口诀共61句: 一归(用1除):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用2除):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逢八进四, 二一添作五. 三归(用3除):逢三进一,逢六进二,逢九进三,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 四归(用4除):逢四进一,逢八进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余二,四三七余二. 五归(用5除):逢五进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归(用6除):逢六进一,逢十二进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四六余四,六五八余二. 七归(用7除):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余二,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 八归(用8除):逢八进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余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 九归(用9除):逢九进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退商口诀共9句: 无除退一下还一,无除退一下还二,无除退一下还三, 无除退一下还四,无除退一下还五,无除退一下还六, 无除退一下还七,无除退一下还八,无除退一下还九, 商九口诀共9句: 见一无除作九一,见二无除作九二,见三无除作九三, 见四无除作九四,见五无除作九五,见六无除作九六, 见七无除作九七,见八无除作九八,见九无除作九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叫“单归”;除数是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叫“归除”,除数的首位叫“归”,以下各位叫“除”.如,除数是534的归除,叫“五归三四除”.即用五归口诀求商后,再用34除. 另附:珠算常用术语 [font]空档:某一档的上、下都离梁的时候,叫做空档。空档表示这一档没有记数,或者表示0。 空盘:算盘的各档都是空档是,表示全盘没有记数,叫做空盘。 内珠:靠梁记数的算珠,叫做内珠。 外珠:离梁不记数的算珠,叫做外珠。 拨上:是指将下珠拨靠梁。 拨下:是指将上珠拨靠梁。 拨去:是指将上珠或下珠拨离梁。 本档:是指正要拨珠记数的这一档。 前档:是指本档的前一档,也叫左一档(位)。 后档:是指本档的后一档,也叫右一档(位)。 漂珠:拨珠时用力过轻,不靠梁不着框,浮漂在档中间的算珠。 带珠:拨珠时,把本档或邻档不应拨入或拨去的算珠带入或带出叫带珠。 实珠:靠梁表示正数的算珠。 虚珠:也叫负珠,是指算珠拨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负数的悬珠。 置数:也教布数,按照计算的要求,把数字拨入算盘,为计算作准备。 档位:也叫档次,是指档的位次。 错档:也叫错位,是指运算过程中未将算珠拨入应拨的档位。 隔档:也叫隔位,是指本数位左右空一档的第二档(位)。入隔位乘法中两数相乘,积的个位打在被乘数的右两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几,指的是被除数首位的左两位。 进位:是指本档加上一个数后,大于或等于10,须向前位加1,叫做进位。 退位:是指在本档减去一个数时本档不够,许向前面一位减1,叫做退位。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个多位数的最后一个数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 中的9。 次位:实质一个多位数的第二个数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实数:古算书中通称被乘数和被除数为实数,简称实。 法数:古算书中通称乘数和除数为法数,简称法。 乘加:是指被乘数每位乘以乘数各位,在算盘上一边乘一边加积数。 乘减:也叫减积,是指每位商数同除数相乘,乘积在被除数里减去。 除首:是指除数的最高位数。 积首:是指积数的首位数。 商首:是指商数的首位数。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个商数,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数是除数的几倍,这种心算过程叫做估商。 试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时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数,叫做试商。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试商拨入算盘。 调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正确,需要调整初商。 确商:置商后,经乘减证明,试商不大也不小。 除尽:是指被除数除以除数,除到某一位,刚好无余数,叫做除尽。 除不尽:是指整除出现无穷循环或不循环小数时,不能除尽的除算。如:1÷3=0.333……;1÷7=0.142857142857……。 余数: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数求到各位或预定的某数位时,被除数中减剩的数叫做余数。在运算过程中,往往被除数郊区每次商与除数的乘积都有剩余的数,通常也叫做余数。 退商:初商过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补商:初商过小,把它改大叫“补商”。 假商:在除法运算中,为了计算便捷,先确立一个商,再经过调整取得确商。先确立的商,叫做假商。 清盘:拨去各档靠梁的算珠,使全盘成为空盘,叫做清盘。 全盘练习:算盘所有档上,或大部分档上作拨珠练习,以及按基本运算法则进行全面练习,叫做全盘练习。 [/font]

318 评论(10)

桃源捣主

算盘上这样标个十百千万:

可以在算盘的横梁上贴上“个”、“十”、“百”、“千”、“万”的小纸片;

也可以在算盘的横梁上刻上“个”、“十”、“百”、“千”、“万”的汉字,如下图:

后面留两个是为了有小数点的计算,留出的数位。

扩展资料:

初学算盘的人,常常个十百千万数位记不清楚,所以在算盘上做出个十百千万的标记,学熟练了,就不需要这些标记了,如果有标记,也不碍事,不看这些标记,进行珠算就可以了。

一种手动操作计算辅助工具就是算盘。它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现在,算盘在亚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继续使用,尤其见于商店之中,可以从供应中国商品和日本商品的商店里买到。在西方,它有时被用来帮助小孩子们理解数字,而一些数学家喜欢体验一下使用算盘计算出简单算术问题的感觉。

现存的算盘形状不一、材质各异。一般的算盘多为木制(或塑料制品),算盘由矩形木框内排列一串串等数日的算珠,中有一道横梁把珠统分为上下两部分,算珠内贯直柱,俗称“档”,一般为9档、11档或13档。档中横以梁,梁上1珠,这珠为5;梁下5珠,每珠为1 。

现在学生用的算盘基本都是木制的,梁上是2个珠,梁下是5个珠,会计用的算盘都是梁上是1个珠,梁下是4个珠,也不需要刻写个十百千万这些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算盘

9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