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季财富
2.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3.系统地积累和提供会计核算资料,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必要和及时的信息4.年终结账时,各账户按上述方法进行月结的同时,为了反映全年各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全貌,便于核对账目,要将所有总账账户结计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并在该行下面划通栏双红线,表示“年末封账”5.通过对财产物资,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账项的核对,来确定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实有数和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意义:可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可以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性,可以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监督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的执行
JasonZhou520
1、计划成本计价也称计划成本法,是指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均采用存货的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同时将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单独设置帐户核算,并按期分摊结转成本差异,将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由计划成本调整成实际成本的方法。计划成本计价,解决了实际成本法下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繁琐计算,可以简化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而且按计划成本反映产品生产所消耗的材料成本等,还增加了核算成本的可比性,便于进行成本考核。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成本差异
最幸福的米虫
1.核算、监督、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3,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4,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5,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6,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或形成的,预期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7,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8,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9,费用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10,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包括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11,会计等式是指反映会计要素之间数量之间数量关系的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2,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做出进一步分类的项目名称。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区别:会计科目不存在格式和结构,而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联系:a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b,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13,复式记账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项经济活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的反应资产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后面的就不写老,书上都有啦。
meiguihualei
一、备考指导注会简答题的备考不同于单多选或者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等其他题型,简答题更加侧重于理论文字表达,不会涉及到数字和公式的运用,这也就说明我们在备考简答题的过程中会更加强调于记忆背诵,当然,这里的背诵并非指的是机械化地课文背诵,而是理解性、有技巧地背诵。在备考简答题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如果光靠死记硬背,肯定是不科学的;其次要学会去提炼文字语句当中的关键词,找出几个小点的共同点或者联系;最后,再通过关键词,总结口诀,利用口诀形成快速记忆。二、答题技巧知识点背下来了,那么考试当中简答题如何去作答呢?这就跟咱们初高中政治的答题思路相近了,根据题目问题,先给出直观结论,例如“合理”或者“不合理”等等,抛出结论,再写理由,这个时候就能体现我们在备考过程中的积累了,不过也不需要跟教材的文字表述写的一模一样,考试阅卷是踩点给分的,我们回答出相应的关键词即可,最后就是引用材料内容来例证我们的结论和理由,直接复制材料内容即可。注意哟,考试的时候引用材料原文的时候不要手打,可以使用复制和粘贴功能来节省时间!简答题是注会中的一类大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需要科学备考快速记忆知识点的关键词。再结合上述答题小技巧,预祝同学们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子非鱼1102
1 .实际成本是购买原材料并验收入库前的所有支出,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计划成本是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某中材料物资所制定的固定入账成本,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包括: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未分配利润 区别:①性质不同。 ②偿还责任不同。 ③享受的权利不同。 ④计量特性不同 ⑤风险和收益的大小不同3资本性支出是与多个年度收益有关的支出,主要是指购买长期资产的支出:如购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待推费用等收益性支出是只与本年度收益有关的支出;如购入无形资产,支付当期费用等4①采用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630 000/6=105 000(元)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6=33%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30 000*33%=207 9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30 000-207 900)*33%=139 293(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422 100-139 293)*33%=93 326(元) 第四年应提的折旧额=(282 807-93 326)*0.33%=62 528(元) 从第五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五。六年各应提的折旧额=126 953/2=63 477(元)② 配比原则是指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它要求一个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个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实行配比原则有利于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正确地计算出本期损益。比如,企业在其期确认了其产品销售收入,则应同时在该期确认该产品的销售成本,而不允许在某期确认其收入而不确认其相应的成本,反之亦然。5.①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程序:A、事先制定各种存货的计划成本,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B、平时收到存货时,同时记载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C、平时发出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D、月末,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计算过程: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成本差异成本差异=计划成本×成本差异率成本差异率=总差异/总计划成本本月材料=月初材料差异+本月收入材料差异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本月发出材料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差异额可以是正数(超支),也可以是负数(节约)②其他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例如,某企业10月28日存入证券公司银行存款100000元,11月2日买入有价证券支出89000元。 10月28日存入证券公司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11月2日购买有价证券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89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89000。。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