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女神美美
如果在初级会计阶段考查印花税,这个知识点将会是考查的重点。我们先了解一下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这个需要稍微花点时间记忆)应纳税额=价款或者报酬×适用税率公式中需要弄明白这个问题:价款或者报酬是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的。如果题目中没有将这两者分别列明,按照合计金额确定即可。另外人身保险合同、委托合同是不需缴纳印花税。需要缴纳印花税的是下列表格这些:注明:下列表格包括应税合同的名称、计税依据及税率。2.产权转移书据应纳税额=价款×0.5‰这里Henry老师稍微解释一下,“价款”。这里的价款不包括增值税税款;产权转移书据中价款与增值税税款未分开列明的,按照合计金额确定。类似于上文所提及的“合同”,可以对比参照记忆。3.营业账簿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0.25‰Henry老师提醒大家:只是对记载资金的营业账簿征收印花税,对其他营业账簿不征收印花税。4. 权利、许可证照应纳税额=应税凭证件数×5元/件“权利、许可证照”主要是包括政府部门发放的不动产权证书、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书。5. 证券交易应纳税额=成交金额或者依法确定的计税依据×1‰这里有一个比较隐蔽的考点:就证券交易的印花税而言,对证券交易的出让方征收,不对证券交易的受让方征收印花税。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A要出售某一证券给B。在例子中A是出让方,B是购入方。因此,A需要缴纳印花税,B则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夭爻溔訞濘綸
例1的分录应该是:借: 所得税费用 1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例2的分录应该是: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 1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我觉得以上两个题都有问题。所得税费用中递延部份的公式,我的总结是:=(递延所得税负责期末-递延所得税负责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负责发生额-递延所得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责期末-递延所得税负责期初)>0时,记贷方,表示增加。(递延所得税负责期末-递延所得税负责期初)<0时,记借方,表示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0,记贷方,表示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0,记借方,表示增加。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