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9

摆脱拖延症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中级会计基础知识汇总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嘻哈寶萊

已采纳

虽然据我考中级会计已经时隔一年之久,但看到大家还在焦急的等待中级会计考试的成绩,我还是很有感触。会计相关的考试我从大一开始到现在已经考了很多了,但是中级会计考试是唯一我在上班期间拿下的,当时因为每天上班,时间和精力本来就很匮乏,再加上因为自己的原因只留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速成了。也有一定运气在吧,但是好在最后顺利拿到证书。虽然终中级会计考试刚刚结束不久,但是备考2021年中级会计考试的大军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准备了,跟大家分享一下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备考经验,希望对中会初学者有一定启发,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下一年的备考中。对三科的看法中级会计实务是三科中最难的,内容也比较多,还很具有综合性,加上有很多知识点牵涉到之后两科考试的内容,从难到易的原则上是先备考它。这块花的时间也比较多,主要是有些比较难的知识点不好理解,多思考,不会就不要死啃书,多寻求帮助或者听听课。经济法是第二难了吧,我当时还挺怕这科的,考研的时候关于背诵的东西没少让我犯恶心。而经济法主要是记忆,不过听完南文文核 心800题中老师讲的感觉这科还是以理解性的记忆为主,不要死记硬背最好。出题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那些题多是很灵活的,还是要多做做做题找找更好的解题思路。财务管理这科就是些计算题啦,记好公式,多做做题,基本上就没问题,就是这些公式真心复杂,前期原理一定要摸透,不然很难运用到做题中。整体备考时间规划思路三科整体备考按照3:2:1的比例分配会更合理一些。先把实务学好,之后两科同时进行就行,切记注意不要将那些知识点记混淆了。另外,每科都有自己的特点,每科也相应的备考重点,所以在学的过程住要把握好重难点,将这部分做好基本上就可以拿到过线的分数。不知道大家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备考,但就我自己的备考情况来看,中级会计考试最好还是准备三个月以上,特别是像我这样的上班族,更是要多花点心思和时间。虽然对于全职备考的来说时间比较充足,但是有些考生因为是辞职备考要考虑到脱产的压力,时间上要相对缩短但也要保证相对充足,不要到最后学没学好,钱也没正挣着,耽误功夫。说到这里还是提醒大家备考的过程中,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看到太多因为自己三心二意的到最后突击学而措手不及的案例,感觉很可悲,既然决定考了,报名费也交了为什么就不能踏踏实实的用心学?有些小伙伴说中级会计难,不好学,那是当然!这么多知识点还有些很高大上、之前工作中从来没有遇到的词,让大家自己看书摸索,当然难了。理解都理解不好,更不要说做题、去考试了。其实学这件事除了天赋和努力,最重要的还是方法。1.跟着老师学效率更好我起初备考本以为自己考cpa的经历能为我备考中级加分,自己看书学,但是无奈进度太慢,到底是考察方向不一样,有些知识点还是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很好的理解掌握,所以为了能考前能顺利的完成备考后来我还是决定像之前的考试一样跟着老师学。当时网课听的刘忠和南文文核心800题,虽然两个老师该讲的知识点都有讲到,并且也很全面,但是相比之下感觉南文文老师讲的更加适合应试。所以备考前期一定要在正规渠道选好网课,多试听,尽量能跟着一到两个老师学到最后,这样中途不会因为换课不适应耽误效果。跟着刘忠老师听完一遍之后感觉学到了不少东西,特别是老师讲课的状态很好,很舒服的过完知识点。老师讲的也比较细致,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听完之后总觉得抓不住重点,以至于最后做真题卷子的时候效果很差,前期章节的题练了不少,有点意外,后来又跟着南文文核心800题过完一遍教材,将之前的笔记又重新整理。我在听课的时候习惯暂停视频去做老师即将要讲解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再看看和老师讲的有什么差距。听完之后发现有很多题都是思路上没有打开,只要将那些核心考点掌握住,配合老师讲过的思路去做就很好解答。听完之后做的真题试卷基本上都过线了,只不过前面做的几张因为自己时间上没有把控好而错了不少应该得到的分,后来就好了。感觉南文文老师对于核心考点的把握还是挺准的,他讲到的核心考点和重难点在做卷子的时候基本上都见过,而且很多相似的题型基本上看完之后就知道该如何下手了。想过线拿证,还是要把老师讲的那些核心考点掌握住才行。2.做题以历年真题试卷为主关于做什么题我还是建议大家以真题试卷为主,当然是在把南文文老师讲的800道例题吃透的前提下。做试卷的时候最好能自己定个时间,按照正式考试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答题时间和速度,前期慢一点没事,但是越往后越是要提高做题速度,为了让自己在机考中游刃有余有余,速度是一定要提上去的。做完试卷将中间的错题挑出来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将自己觉得比较有价值的题单独提出记在错题本上,方便回顾,这样在考前将这些错题吃透也会为自己提高很大一部分分数。时间宽裕的一定要将备考工作做足,不是一遍过去就能稳操证券的。所谓温故而知新,很多时候还是需要在重复中发现新的突破点,最后能够稳稳过线拿证才是最重要的!

中级会计基础知识汇总

323 评论(11)

红枫叶马大姐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141 评论(8)

小帅cgnn

中级中级会计职称各科学习要点盘点!既然坚持走上考场就能战胜一多半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在剩下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呢?接下来为广大中级考生们树立自信心,提高备考效率,这些太重要了!中级会计职称重点内容重点学就完事了!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中级会计实务学习要点:

中级会计实务的考试仍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核,只要我们把基础知识吃透了,考试万变不离其宗。可能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等原因,建议您可以从基础章节开始学起,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就谈不上融会贯通,更无法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多总结,对于基础知识要逐章吃透,掌握原理。基础章节比较简单,只要努力就能进步。同时,考生应依据自己的基础情况和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具体学习计划,鞭策自己坚持下去。大家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备考时间,掌握重点内容。

二、财务管理学习要点:

财务管理考试的计算量大,熟练掌握公式是通过考试的关键,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结合题目掌握公式的内涵与应用,切勿死记硬背。

研读教材与习题演练相结合,每完成一个章节或一个考点的学习,就要通过相关习题加深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培养良好的做题习惯。

学习过程中,在保证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主要针对考试中常出现的重难点章节进行学习,全面掌握。要多练习历年试题,把握考情,多总结试题的出题角度。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34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