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34

weiweivivianweiwei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宏观经济学会计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真妈妈

已采纳

经济学是一级学科,是比较基础的学科。会计是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属于一级学科的衍生学科。经济学和会计的侧重点不同,但经济学高于会计。经济学更多的是学事件的本质,基本理论。会计的重点是懂知识,会运用。经济学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会计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会计是经济学的一个子科目。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学家给出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一般学者会把研究范围归纳入“微观”或“宏观”层面。“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或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经济物品的消费、生产过程中稀缺资源的投入、资源的分配、分配机制上的选择等等。“宏观经济学”则以地区、国家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际贸易等问题。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日常中经济问题主要分为两点:1.研究人预期在不同的选择下“将会怎样”;2.探讨人在选择下“该要怎样”。前者称为“实证经济学”,后者称为“规范经济学”,而日常在学校教授的经济学课程属于“实证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会计

109 评论(14)

柔和的风0751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的.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认证

120 评论(9)

蓝色琴弦

最开始学经济学基础,然后学微观,最后学宏观。首先要对经济学有一个概念和理解,然后就可以用经济学解释生活中的小事,就是微观经济学,然后扩大到国内和国际大事件,那就是宏观。这是一步步地发展。

274 评论(8)

馒头的馒头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话一般是先宏观再微观宏观简单一些,微观需要良好的微积分功底会计学的话跟这两个没什么关系根据自己情况,可以先把会计学或者宏观经济学

137 评论(11)

最真的poor

会计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可以按照Nobes提出的等级体系的假设性分类模式理解。 为了便于了解各国会计制度的差异程度,Nobes按照纲\亚纲\科\种的层次对会计模式加以细分.他把会计模式分为微观经济为基础和宏观经济为基础. 在微观经济型会计模式下,会计体现的是微观经济的思想和要求,把服务于企业及其经营活动作为自身发挥作用的导向.其核心的概念是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 在宏观经济型会计模式下:企业的会计活动是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的.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结构中的基本单位,通常应在圆满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下才可实现自身经营目标的最大化. (这也是苏联、前东欧国家及93年前我国的会计模式)。

342 评论(10)

最爱银杏飘

1、所谓的宏观与微观,是相对而言,我想宏观经济侧重于理论、计划预测等功能,指导性更强;2、微观经济更侧重于应用,实际指导性的、工具性的;3、会计是一门科学,是一个工具,“确认计量和报告”,侧重于微观经济。

24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