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09

欧阳安Muse
首页 > 会计资格证 > 关于初级会计的小故事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玥玥285966231

已采纳

为风险生;为清贫死;要实现资产最大值;与职称拼;和考试争;为数字奔波这一生;吃企业亏;上领导当,最后死在审计上!满腔热血把财务学会,当了会计吃苦受罪,一天到晚必须就位,办公桌前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屁大点帐不敢不对,逢年过节加班应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周末不休还要开会,税务检查让人崩溃,天天干活不懂社会,工资不高还要缴税,脊椎增生天天受罪,抛家舍业愧对长辈,回到家里还要惧内,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青春年华如此狼狈,此般生活实在无畏!干会计真累!会计的一生,是与数字打交道的一生,是与税务局斗智斗勇的一生,是拿生命掩护俺老板少交税的一生,是帮人理财但自己穷光蛋的一生。所以,会计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作为一个会计,在深入领会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这些精僻的言论时,深受鼓舞,倍感幸福,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做了一笔会计分录:借:穷光蛋 1生贷:幸福 1生

关于初级会计的小故事

107 评论(8)

一佛爷一

1.小王大学毕业,决定自谋职业。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开一家小型软件开发公司。开公司需要创业资金。小王通过以下渠道筹集了100000元:a. 家庭投入50000;b. 同学借款30000;c. 银行贷款20000。上述资金都存在银行,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衡等式表示:银行存款(100000) = 家庭投入50000+银行贷款20000+同学借款300002.上述恒等式,如果用会计语言表达,即为:资产= 所有者权益 +负债资产:银行存款100000是小王能够控制的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银行贷款20000和同学借款30000是小王承担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所有者权益:家庭投入(本钱)50000属于小王自己所拥有的权益,为资产减去负债之后的差额。3.公司经营后,银行存款用于多方面开支,有60000元从银行存款中划出,即:30000买设备,20000买材料,另提取现金10000备用。无论怎么变化,上述恒等式不变。即:资产1000000(设备30000+材料20000+现金10000+银行存款40000)=所有者权益50000+负债50000其中:设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价值大,流动性弱,叫“固定资产”材料——一次领用就一次消耗,流动性较强强,叫“流动资产”现金和银行存款:流动性最强,也叫“流动资产”上述恒等式可表达为:固定资产30000+流动资产700000=所有者权益50000+负债500004. 年底,小王算了算公司开业来的经营情况,有收入50000元,支出材料费、人工费、房租费等20000元。于是,利润30000=收入50000-费用20000。同时, 12月31日小王发现公司的资产状况也有了新的变化:资产= 设备60000+银行存款70000=130000如果此时小王公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还是最初数,那么恒等式该如何表达?即:资产130000=负债50000+所有者权益50000+?显然等式右边的差额30000,即为小王公司实现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应该是归属于小王的新增权益,如此的话,恒等式即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钱+利润)用会计语言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50000+未分配利润30000)会计核算的原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就是建立在这个恒等式上。5.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说明:某一天,小王有多少资产,还欠人家多少钱,自己有多少本钱。这反映了小王的财务状况。利润=收入-费用说明,说明截至某一段时间,小王盈利多少。这反映了小王的经营成果。会计上,把上述表达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项目,叫作“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6. 逐渐,小王公司的业务发展很快,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很多、很复杂。为了详细、全面、系统的进行记录和反映,就应该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给每一类一个名称,用会计语言就是“会计科目”——会计要素类别的意思。一个要素之下该用多少或哪些会计科目?这个用不着你去考虑。在你去一家单位之前,人家已经在使用。学一些如何设置会计科目的知识对于你来说也没用。7. 只要有经济业务发生,就会引起相关会计要素及其会计科目数据的变化。我们把记载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书面文件称之为原始凭证。把整理原始凭证并以此记入到相应账户(账簿)中去的书面文件即为记账凭证。而账户(账簿)是具有一定格式的以会计科目为名称的书面文件,专门记录“科目”名下的数据增减变动的。期末,账户(账簿)数据的汇总,形成会计报表。8.会计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依据原始凭证按会计科目编制记账凭证,运用的方法是复式记账法,常见的是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即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之后,依据编制好的记账凭证,把数据登记到相关会计科目名下的账簿中去。期末,整理汇总账簿,再编制会计报表。9.会计程序:经济业务——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简单说,会计就是一种记录和报告经济业务的一种工作,包括记帐、算帐、报帐,以及管帐、用账。记帐:运用复式记帐法,从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账户算帐:处理和总结账户数据,包括成本计算报帐:根据账户综合数据,编制会计报表10.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的基本方法,是按照会计程序安排的,共有: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很好记:第一个字取谐音,形成一个顺口溜:“是否天灯成彩编”?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输入信息是最关键的,目前电算化会计系统下,哪个方法最为关键?就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核心内容是编制记账凭证,即利用复式记账编制“会计分录”,之后就是数据输入和系统自动处理数据和信息(报表)输出的问题。当你去一个新单位,设置账户早已完成,与你没关系;复式记账方法很简单,半天搞定;做分录需要知识积累,即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分类需要点技术和经验,但不怕,常见类型就那么多,好好琢磨琢磨练练就行了。所以,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掌握复式记账就是关键了,因为如此才能做会计分录。11.概念总结(1)资金: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2)资金运动: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会计对象,也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你今天有多少钱”,说明资金状况(或财务状况),相联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你截至今天挣了多少钱”,说明资金效益(或经营成果),相联系:利润=收入-费用(3)会计要素:指对会计对象内容(资金运动)所做的基本分类其中,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动态要素:收入、费用(4)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标志或项目(5)账户(帐本、账簿):具有一定格式的以会计科目为名称的工具,专门记录“科目”名下的数据(6)会计核算方法,就是围绕”记账、算账和报账”的程序与方法,共有”是否天灯成彩编“,核心的编制会计分录,必须掌握复式记账。(7)会计基本等式:是指会计要素之间所存在的在总额上保持必然相等的一种关系式,是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表达式,又叫会计恒等式。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充等式: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 费用)或: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利润( --亏损)(8)资产负债表——根据账簿数据编制的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原理建立起来的用于说明公司某一时点资金状况(或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损益表资产=根据账簿数据编制的按“利润=收入-费用”原理建立起来的用于说明公司某一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12.几年后,小王公司越做越大,作为董事长,他要每个月末看到由财务部递交上来的会计报表(月报),每个季末看季度会计报表(季报),半年过后看半年报,年末看全年的年度会计报表(年报)。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通过资产负债表),经营成果(通过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现金流量表)。

282 评论(10)

麦当当5188

有人要过生日,为了体现领导的关怀,工会主席说《咱们给他送烟酒茶和鲜花以及大个的生日蛋糕去!》会计立马回应说:《绝对不行!》主席不高兴地说:《你就没点人情味?》会计叹了口气:《咱们想违法吗?人人都有一个生日,这样就是变相私分国家财富!》

301 评论(13)

隐逸的军装梦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会计人员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会计人员的励志故事1:

80后自学会计才女的职场励志奋斗之路

一位80后女子,2000年高中辍学后出来工作,自学会计,现在已是公司财务第二把手!听她自述自己的职场奋斗之路。

自学

10年前,高中肄业的我,如果不是某杂志一篇有关打工博士的文章,我也许还继续着我的流水线的打工生活。于是,又重拾书本,开始了我的自学。

自学比想象的困难多了——时间少,环境差,底子薄。真的有点后悔以前的选择辍学,但没办法,已成定局了,只有迎难而上了。时间是挤出来的,所以只有在每天12小时的流水线之余抽时间学习,舍友们都睡了,灯光影响到他人休息,所以只能到外面的路灯下学习,而且有时候被大家笑话,有时候也想到过放弃,但每次都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坚持、再坚持”。

高等数学是比较难的,幸好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在得知我重新学习的时候,免费辅导我,现在还是挺感激他的。公共课完了,开始选专业,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选择了会计。

应聘

凭着“既选之,则学之;学习、再学习;坚持、再坚持”——4年,理论虽然还似懂非懂,但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课程,考完了所有的试,拿到了本科文凭。

有了本科文凭,应聘时不是进原来的“劳动力市场”,而是满怀信心的跨进了“人才市场”的大门,但投出的简历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总结出来只有两点:

1、没会计证(会计人员的准入资格);

2、没经验。首先是有敲门砖,进去了,才能慢慢的积累经验的,所以必须考本会计证是我首先要做的事了。

当然,应聘还得继续着。……慢慢地,不再选择会计岗位了,只要能接触财务部门,哪怕是打杂的,也做!……也忘了是第几次被拒,终于,一公司(也就是我现在的公司)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是机会垂青有准备之人?但我相信一定是后者,不,应该说是心诚则灵(哈哈,迷信了)。

出纳

理论再好也不如实践一次,当然我的理论也不是很好。毕竟毕业已经2年,都还给老师了。所以,只能恶补了。原出纳只粗粗的交接完一些事就急着走人了,唉!“C姐以前也是老出纳,有什么问题可以请教她”终于吃了颗安定丸。于是C姐就成了我的师傅,当然C姐可不这个认为,我也能理解,不是说“教会徒儿,饿死师傅”么?唉,只能自己摸索了。

去书店一脑子买了好几本关于出纳的书——《当出纳不求人》《第一次当出纳》《出纳有问必答》……凡是书名有“出纳”二字的几乎一本不落地买了下来。安心看的时候才知道这些书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幸好还是有点帮助的。

幸好出纳工作不难,每天的工作只是货币资金的纳入支出,依据会计做的凭证做现金的纳入支出、银行存款的结算,每天按笔登记好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摘要的简明扼要,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还得做好现金盘点工作(就是日清,每天都要盘点库存现金的,多的则要存入银行),结出每日余额;月末做好银行存款的对账工作,然后结账(就是月结)。出纳每月固定发工资,但一般都是转账了,所以能减少工作量。

对于新手来说,银行结算业务(对公)是难了点,但只要多跑几次银行,多跟银行的人沟通,不要不懂装懂,很快就会上手的。

当时还想学会计,所以部门里的杂活(复印、传真、碎纸、端茶倒水、搞卫生……)我都是一人包揽了。当然,也坚持着到了现在,只不过现在做会计没那么多时间,自然就“懒”点了。勤快的人都受到别人的喜欢的。慢慢地,我也可以帮会计们做一点事了。就这样,边做着,边学着。两年后,C姐辞职,主管向老总推荐了我。这下,我终于体味到了“机会垂青有准备之人”一说法。

会计

由于做出纳的时候已经接触了会计,所以会计上手很快。通过5天的培训,终于取得了开票证了。刚歇了没到1星期,又参加了财务软件的培训,这对于我一个刚接触会计的人来说是多么好的机会啊,真的要感谢老天了。

当然,会计工作还刚刚开始……

不知道我还能会计多久,所以,只要我还会计着,我就会继续学习着……来到现在的公司也是偶然,当时会计经验也不足,刚到一个新的公司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一直当别人的“下手”,即“会计助理”,但当时我除了学习别无选择,吃住都在公司,每天晚上都要写当天的工作笔记。也因为这样,四个月后,当公司财务总监、会计辞职后,我一人能扛起财务的重担了,到那时候我的岗位才是“会计”,虽然一直很辛苦,直到有了现在的财务总监。

公司业务不算多,但是个新公司,很多流程、制度还不规范,所以,还得感谢公司给了我一个拟写公司财务规章制度的机会,虽然加班加点不少,但很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与培养,在财务总监没来之后,我已经坦白地说明了自己很多业务都不懂,公司领导没有以这个为理由地调动岗位或者辞退我,反而从外面找会计老师给我培训,虽然请来了一个个都跑掉了(原因可能是公司太偏僻,从公司到市区都得一个小时左右,公交不方便)。财务总监来了之后我才是名正言顺的“主办会计”,分管集团所有公司的账。一年之后,糊里糊涂地被红头文件纳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了,当时财务总监跟我说的时候我只是“哦”了一声,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在做着部门负责人的工作了……

会计人员的励志故事2:

接触注册会计师是在大四下学期,当时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都有了自己的打算,考研的考研,工作的也开始为工作准备,而我还很迷茫,不喜欢自己专业而又无所适从。直到要毕业了,周围有朋友建议去考会计证,虽然有难度,但是在就业以及以后的发展方面还是很有帮助的。于是我接触到了会计,认识了注会,经过各种考虑下定决心后便踏上了这条漫漫长路(现在看来这真是一条漫漫长路,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实当时听到朋友说考试有难度的时候,我还是很抵触的,唉,性格如此。刚开始我拿着注会的书看了一段时间,听了一段时间课后发现自己没有一点会计基础就直接看注会的书还真的不行,于是只有改变策略,看基础一点的书,于是便从考从业资格证开始。从考从业资格证到后来的初级职称,其实一路挺顺的,这让我信心大增,对会计也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也更加坚定了我要继续走下去的决心。正如当初所想的回到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中来,此时我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看注会的书已经能够看懂了,从这时起,我真正开始准备注会考试了,当时是2月份,一边听老师讲一边看书,就这样看完了会计和审计(一开始还是很有难度的,很多地方都要听好多遍可能还是听不懂,实在听不懂的就到网上去问群里的高手们,就这样很辛苦的看完了第一遍),这样算是对教材有了大致的了解了。之前朋友就介绍过东奥,图书和课程都不错,因为一直都不太相信这些东西,看到她那么顺利的通过,我也勉强买来他的会计实务系列研究下,有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还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典题解及过关演练,自己本身不是学这个的,所以压力会很大,其实这一路走来还真得感谢《轻松过关》系列,抓重点,解难点,有套好的辅导教材是很重要的。

我曾经一度以为那些败在50多分门槛上的都是没仔细看书,没好好做题的,CPA的书再厚,知识点再多,只要好好准备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一定没问题的!可是现在看来我错了,事实真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是那么认真,那么拼命,其中的辛酸只有参加过认真准备过的人才知道。为了这个考试,放弃了多少东西,亏欠了多少人,也许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那是怎样的坚持?怎样产毅力?我不禁肃然起敬,我很佩服他们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好几年,我相信就算一直没通过考试,也会有人一直坚持下去,我说过这是一条漫漫长路。

现在的我因为复习与备考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所以10年的考试就这样搁浅下了,不过,我相信,自己复习了这么久,对于11年,我志在必得!!

会计人员的励志故事3:

考职称是被形式所逼迫的选择,03年报考的初级,因为非典推迟考试,没有珍惜机会,反而把以前学的都忘光了。一直到06年,才知道挂职称还有名额限制,那一年我们一批的过了好几个中级,这时才有危机感。因为是新制度变革的第一年,到元月份参考教材还没下来,思想上学习那根弦始终没绷紧,决算时听同事说报了面授培训班,还觉得不可思议,参考书还没下来怎么学习,原来是老师拿到大纲给她们讲课。人家一门课都学完时,我才跟上报会计班,第一堂课就给我很深的打击,因为没听财管,根本就听不懂老师讲的实际利率。两次学习中间,猛啃资金时间价值,第二次上课总算能跟上班。从此,双休日培训会计,中间有空听闫华红老师的财管,因为是听同事的,笨的也不知道下载,只能利用人家的空闲,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到办公室听课。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听同事的课件,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被我挤的一点不剩。那段日子每晚坚持到12点,有时甚至到1点,学习得近乎有点疯狂。

07年一次过了中级的三门,感觉并不是很难,难得是要下功夫,要坚持!因为感觉不错,07年又报了注会。我在事业单位上班,拿到中级会计师证已经很满足了,考注会只是报着试试的态度,因为大意失荆州,报了三门,一门都没过。08年改变策略,只报了两门会计和经济法,好在过了一门会计。紧接着09年注会考试改革,变成专业阶段加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也由原来的5门变成6+1门,考试难度加大。这时的我才觉得不能再这么吊儿郎当,得把注会当一回事。考注会和中级还不一样,中级只要你努力就会有回报,可是考注会你努力不一定有回报,要想有回报必须加倍努力。我报考了东奥的学习班,喜欢张志凤老师、刘圣妮老师和郭守杰老师讲课的风格,重点突出,思维清晰。对郭老师的口头禅现在记忆犹新:该卡死的一定要卡死,会一点和不会一样的!

注会报考的顺序我采取的是先难后易,08年过会计,09年过的审计和财务管理,10年过的税法和经济法。因为09年我是老考生,过一门财务管理可以抵上新考的财管务理和公司战略管理与风险管理。可想而知,那一年我的压力之大,审计对我来说就像天书,刘老师解释:天书就是天天都要看的书。在报名前我把08年的审计课件听了一遍,第一遍听得头晕、瞌睡,听第二遍时就有点感觉。只要条件允许,我每天早上都在花园念书,把审计书过了遍,至于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两章,念得不下三遍。

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感谢东奥的老师外,还要感谢我的婆婆。在我考试期间,帮我带孩子,照顾家里,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今年我要备战综合阶段考试,又报了东奥的学习班,希望2011年是我马拉松的终结点!

304 评论(13)

扬州宏宏

会计师对下属说:"今天要暴涨(报账)了"一会计人员立刻是说:“这下我发了,我买的股票太多了。”

34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