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pingyao
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只是前提是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培训,所以先看是否有无本地相关政府部门所颁发的办学许可资质,是可以当面出示给你看,还是借口理由搪塞,以及经营范围是否注明写了有会计培训项目。其次看专业性,是否有服务重庆本土的企业财税服务,是否有培训依托,就能判断是否够专业。再就看是否可以提供学习效果保障,比如学完是否可以提供真账实习,一方面可以更好积累真正的企业真账实操经验,因为会计职业最注重的就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可以检测学的东西是否实用于本地的企业,学得怎么样,是否教的与社会企业实际相吻合等。不能提供实习则你学的是否有用你也不知道,风险就大。最后建议自己实地考察参观,学员实地基地,以及试学感受一下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授课风格等,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蛋糕上的草莓1
重庆会计学习的地方比较多,如:石桥铺、杨家坪、观音桥、南坪、五公里、红旗河沟、大学城、沙坪坝、汽博、两路、鱼洞、大渡口、解放碑、万州、北碚等;会计学习课程分为:会计理论考证、真账实操技能、实习就业、财税管理等;选择可供参考标准为:有正规资质,教学质量好,课程体系完善,真实实用性强,学习效果保障,开课时间等综合考量。
失踪的第九个梦
贝壳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进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商品售价+本期购进商品售价)*100%;比如期初库存商品成本90万,售价100万,本期购进商品成本180万,售价200万,那本期商品进销差价率=(100万—90万+200万—180万)/(100万+200万)*100%=10%。综合差价率就是商品流通企业核算商品差价的一种方法。因为商品流通企业很多都是以计划成本入账,把库存商品的价格作为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而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又与库存商品(即记账的销售价格)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就根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的存、销比例,平均进项分摊综合差价率的公式为:综合差价率=[结转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期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期末“受托代销商品”账 户余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100%其具体计算步骤是: 1.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除以当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当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含税)=当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当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当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100% 2.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用综合差价率乘当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 当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 当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当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 [1] 3.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 借:商品进销差价 ××× 贷:商品销售成本××× 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业平时结转的含税的售价成本就被调整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仍然是传统的售价成本核算方法,并符合增值税的核算要求。其具体计算步骤是1.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除以当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当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综合差价率(含税)=当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当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当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100%2.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用综合差价率乘当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当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当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当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3.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借:商品进销差价×××贷:商品销售成本×××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业平时结转的含税的售价成本就被调整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仍然是传统的售价成本核算方法,并符合增值税的核算要求。
优质会计资格证问答知识库